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蚕5号催青标准与孵化收蚁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贵蚕5号蚕种催青标准、催青期各胚子发育阶段应注意事项,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技术。[方法]以贵蚕5号正反交蚕种为材料,以洞庭碧波为对照种,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催青,在全过程中注重观察蚕卵发育各期情况,蚕卵发育至戊3胚子、点青、转青整齐度及孵化整齐度等,研究催青标准与蚕卵孵化及收蚁关键。[结果]该品种的催青标准除按常规品种催青标准进行外,注重严格戊3胚子后补充感光时间和孵化时感光时间,否则可能影响蚕卵孵化率。[结论]贵蚕5号是可按常规催青标准催青的春秋兼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催青又称暖种.即把已经活化的蚕卵在适合的温.湿、光照环境条件下使其顺利发青到孵化的过程。由于蚕卵在孵化前一天.卵色变青因此称为催青。春季催青一般需要10~11天.夏秋季需9~10天。如何确定催青日期.饲养春蚕要根据当地气温和桑树发育情  相似文献   

3.
桑蚕普种催青,是指经过了越年解除了滞育以后,或经人工孵化法处理的蚕种,保护在特定的环境下,使蚕卵胚子向着生产所需方向发育。经过催青的蚕种,能够预测其孵化日期,而且蚕卵孵化整齐,蚁体强健,桑蚕茧质优良,能够使广大养蚕农户丰产又丰收。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16):110-111
原蚕点原种催青不仅事关蚕卵能否按计划在预定日期孵化和孵化齐一,而且密切影响化性变化,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正确把握催青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对蚕卵胚子发育及化性变化的影响规律,正确进行催青期温、湿、气、光的调节及相关技术处理,正确处置应急状况,着力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和孵化整齐度,有效控制化性,提高原蚕点原蚕制种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5.
蚕种催青就是把解除滞育后的蚕卵用人工的方法保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条件下,促使卵内胚子正常发育至孵化出蚁蚕的技术过程。这是养蚕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项要求较高、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种的孵化齐一程度和蚁体强健度,进而影响蚕茧的产量高低和质量优劣,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野桑蚕卵春季人工孵化效果,设计人工催青环境条件对野桑蚕卵进行催青孵化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催青野桑蚕卵孵化历期平均4.6 d,平均孵化率82.07%,平均结茧历期4.3 d,平均结茧率69.38%。对照分别为32.8 d、58.83%、46.2 d、48.34%。春季人工催青野桑蚕卵可以促进孵化整齐、结茧集中。  相似文献   

7.
张羽先 《农技服务》2009,26(9):73-73,75
从蚕种选择、合理催青、促进蚕卵孵化齐一及补催青与收蚁4个方面总结了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01,(3)
1.黑暗保护蚕种经催青后胚子发育。此时,黑暗环境对于未发育充分卵子有促进作用,对已发育的蚕卵有抑制作用,可使整批蚕种发育趋于一致。所以领回蚕种后要用红纸、黑布或红布对蚕种进行黑暗保护,直至感光孵化为止。  相似文献   

9.
催青过程中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华  冯江  黄小云  郑克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17-8518,8535
为了提高蚕卵的孵化率。将蚕卵放置在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催青,通过对比研究温、湿度对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室温催青经过10 d完成,孵化率90.0%以上,温度大于30.0℃的催青时间是8 d,孵化率只有60.0%~70.0%。在其他催青标准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在70.0%~80.0%的孵化率比湿度在90.0%以上的要高。室温19.9~24.5℃,1日孵化率高,催青效果好;在相同温度下,湿度在70.0%~80.0%1日孵化率较高。蚕卵催青过程中温度设置在19.9~24.5℃,湿度保持在70.0%~80.0%,蚕卵孵化率最高,达98.3%。  相似文献   

10.
从二化性品种获得优质的非滞育蚕卵作为显微注射受体,一直是家蚕转基因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家蚕转基因技术中非滞育蚕卵主要是通过完全低温暗催青、早浸酸2种方法得到,但这2种方法分别存在催青 时间长、浸酸时间难以把握的局限.对完全低温暗催青技术进行了改进,即在家蚕胚胎发育至温度敏感的缩短期 (戊3 期)后再对蚕卵低温黑暗处理直至孵化,结果表明:后期低暗组能有效地获得非滞育蚕卵并且较完全低暗组催 青时间缩短3~4天.并进一步分析了后期低暗组、完全低暗组以及早浸酸组3种处理得到的非滞育卵的健康性, 结果表明后期低暗组和完全低暗组健康性差异不大,均明显优于早浸酸组;后期低温暗催青在蚕卵孵化所需时间 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获得的非滞育卵健康性亦可得到保证,有望成为人们获得非滞育卵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蚕种浴消后,冷藏就成为蚕种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因越年蚕种入冬后接触一定程度的低温,蚕卵内的胚胎就会逐渐解除滞育成为活性卵,若活性蚕卵感受到10℃以上的温度,胚胎便会逐渐发育以至孵化.如果将越冬后的蚕种在自然温度中保护,而此时正是冬春之交,气温忽高忽低变化较大,最后导致胚胎发育极不整齐,甚至孵化较早,蚁蚕因没有适熟桑叶而遭受损失.为了避免越冬后的蚕种孵化过早,促使蚕卵孵化齐一;同时又能根据生产需要,准确预测催青后的收蚁日期,随时调节养蚕日期,从而能更好地加强生产的计划管理;因此,越冬后的蚕种必须要在适当的时期进行冷藏保护.  相似文献   

12.
柞蚕卵出蚕前再消毒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君  申辉 《河南农业》2014,(23):16-17
<正>为了确保柞蚕丰收,消毒防病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河南柞蚕春蚕卵在3月中旬消毒后入催青室催青,一般于4月上旬出蚕。蚕卵第1次消毒后在感温、运输、装孵卵盒等操作环节中,极有可能再次沾染病原;蚁蚕是柞蚕幼虫期抗病力最弱时期,且蚁蚕在孵化时都有啃食卵壳的习性,蚕卵虽经过1次消毒,也极有可能未完全杀灭病原。为了防止蚁蚕食下感染,确保春柞蚕丰收,建议在河南各柞蚕区全面推广柞蚕卵出蚕前1天进行2次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养蚕业至今仍是我国农村的骨干副业之一,具有饲养时间短、见效快、收益大等特点,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人民生活、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补催青和收蚁1补催青蚕种点青齐一后,平摊成0.167平方米,进行遮黑处理。在蚕种盖上1只蚕匾,再盖上黑布。第9-10天,蚕卵卵面呈黑色,称为"蚕种化鸟"。第11天晨六时除去遮光物,开灯感光,使蚕卵孵化整齐,减少收蚁批次。  相似文献   

14.
<正>蚕种催青是把经过活化后的蚕种,人为提供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使胚胎顺利地向生产所需的方向发育,直到孵化的操作过程。蚕种催青按胚胎发育阶段及催青场所分2个阶段:第1阶段是指蚕种出库后至蚕种转青(己5胚子),这一阶段由技术人员在专用催青室完成;第2阶段是从转青至收蚁,这个过程是在小蚕共育室由农户完成,称补催青。蚕种催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的整齐、蚁体的强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幼虫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蚕种催青前期用适当强度的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蚕卵的孵化、蚁蚕生命力、幼虫发育经过及小蚕的生长均无不良影响,但能促进大蚕期的生长,茧层量比对照增加8.23%-11.32%,茧层生产效率最佳处理区比对照提高24.44%。该技术是一项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养蚕增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在实际生产中,蚕种出库催青后,往往会发生延迟收蚁的情况,例如春期催青中遇到晚霜、冰雹、干旱等,使桑树生长缓慢,需要延迟收蚁。可通过适当降低催青温度,或将蚕种冷藏抑制,以达到延迟收蚁的目的。但蚕种耐冷藏的时间因胚子发育的不同时期而异,一般来讲,活性化了的蚕种最耐长期冷藏的时期是在还没有完全开始发育的甲胚子时期,以后随着胚子发育的进展变得不耐冷藏,尤其是过了丙2以后的胚子格外弱。现将催青期蚕卵及蚁蚕冷藏的时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成春到 《新农村》2005,(4):18-18
蚕卵催青期和小蚕一二龄期,蚕室温度低,需进行加温。如果加温使用煤制品,煤炉上又无排气设施,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就会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蚕卵催青期中毒,易发生死卵或孵化不齐。小蚕中毒,胸部膨大,吐水,尾部收缩,很快死亡,尸体大部腐烂,皮破后流出褐色污液,有的干涸。  相似文献   

18.
桑蚕普种催青,是指经过了越年解除了滞育以后,或经人工孵化法处理的蚕种,保护在特定的环境下,使蚕卵胚子向着生产所需方向发育.……  相似文献   

19.
家蚕胚胎发育对高温干燥敏感性的表现及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在胚胎发育期间,对30℃相对湿度60%的催青条件,品种间表现了不同的耐受性能力,耐受性能力强的品种,其孵化率为91.2%,弱的孵化率为24.08%,耐受性是属于一种遗传性状,普通蚕与催青热敏感性蚕品种杂交,其F1代杂种的蚕卵,用高温干燥条件催青,可控制雄蚕的孵化率在90%以上,而雌蛋的孵化率在9%以内,在高温的环境中,雌胚子较雄胚子对干燥敏感,雌胚子虽可发育至转青期,但几乎不能孵化,部分胚子形  相似文献   

20.
蚕卵在不同条件下催青,不同交配组合间存在差异,平均单蛾产卵数以高温干燥♀×高温干燥♂组合>高温干燥♀×自然温湿♂组合>自然温湿♀×自然温湿♂组合>自然温湿♀×高温干燥♂组合。比较分析不同交配组合间的不受精卵率,显示出蚕卵经高温干燥处理后发育而成的雌雄蛾,有降低当代蚕蛾不受精卵率的现象。高温干燥催青条件对后代卵的孵化影响是高温干燥♀×自然温湿♂组合>自然温湿♀×自然温湿♂组合>高温干燥♀×高温干燥♂组合>自然温湿♀×高温干燥♂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