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枣树焦叶病在河南新郑等枣区蔓延成灾,国内未见报道。其病原有性时代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mem)Spaulding et Schrenk〕,无性时代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ioeosporioides Penz)。防治采用40%抗桔宁600倍,50%叶枯净4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等任一种均可,于6月初开始每半月喷1次, 相似文献
3.
对枣树焦叶病(又称炭疽病)的病原菌及其发病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菌,无性阶段为胶孢炭疽菌。对病叶进行分离培养,有一菌株在其菌落上可产生黑色粒状菌核。在菌核上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略弯曲,一端稍尖。并有褐色分隔的刚毛。经鉴定确认是墨色刺盘孢菌。本病原以无性孢子在树上的枣吊上越冬,由风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潜育期4~8天。本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温、湿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一般以每年6月温度为23℃,相对湿度82%时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下旬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80~89%时为病害发生盛期;9月中旬后病害停止发生。 相似文献
4.
植物冬季焦叶病,亦称冬季风灼病,属植物生理性病害,是冬季常见发生的植物病害之一。此病在园林环境中十分常见,但往往被人们误诊为其它类型的生理性病害,导致不能正确和及时地予以防治,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了给广大园林植物保护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作 相似文献
5.
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有红枣总面积796亩,蚧壳虫危害十分严重,几乎达到毁灭枣树的程度。1994年用5度石硫合剂,洗衣粉25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1995基本达到根治。蚧壳虫每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2龄若虫越冬,一年中第一、二龄完整,第3龄不完整。越冬若虫在第2年的4月中旬,气温上升到10℃时开始活动。第1代产卵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从6月上旬开始对枣树进行危害。第2代产卵子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危害盛期第3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脱皮盛期为9月中旬至9月下旬。两代都有重叠现象,不整齐。每个雌虫,每代的产卵数为30-100粒,… 相似文献
7.
8.
9.
11.
12.
13.
14.
15.
该文就辽西半干旱地区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的3种枣树害虫(枣飞象、枣尺蠖和枣粘虫)的虫情监测及预报、危害程度划分标准、防治策略、防治关键技术等作出全面系统阐述,同时提出大枣有机栽培病虫害防治办法,可供广大枣农在枣树栽培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枣树病虫种类很多,往往在一个地区,同一时期内发生几种病虫,所以防治时应全面考虑,综合防治,做到打一次药兼治几种病虫,提高防治效果。 1.5月上旬用2.5%溴氰菊脂2万倍,40%氧化乐果2000倍,1/1000磷酸二氢钾自寺混合液喷之,防治枣粘虫;6月上旬用苏云金杆菌0.25亿/毫升菌液,枣座果药混合喷之,既可防治枣粘虫,又兼有促进受精,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