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各项服务功能,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替代消费法、成果参照法等方法进行了经济价值的评估。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12.5337×108USD,单位面积价值为1294.74USD/h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空间分布上,西部10个市县中通榆的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最大,为481.773×106USD;而白城最小,为22.528×106USD。还对吉林省西部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时间上的变化做了比较,与20世纪50年代初相比,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21.9976×108USD,变化率为-62.7%,年变化率为-1.274%。  相似文献   

2.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其土壤保持功能对于维持敏感而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改进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土壤保持功能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年土壤保持总量为1.65×108 t/a,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168.18 t/hm2;流域土壤保持功能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草甸草原的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农田和典型草原其次,沙地植被和草甸最差;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功能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可见,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保持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锡林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最新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青海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068.03×108元/a,其中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6项生态因子的服务价值合计为3848.90×108元/a,占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94.62%。生态环境严酷的高寒类草地组生态服务价值为3544.33×108元/a,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达87.12%,合理利用此类草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中游为研究区,应用Landsat TM资料,结合地面生物量定位测定,建立草原地上生物量估产模型,应用Visual C^ 编程,估算了2000年7月中下旬锡林河流域中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在锡林河流域中部两大草原植被类型[羊草 大针茅和(大针茅)克氏针茅 冰草]不同生物量的基础上,以象元为诊断单元,判别了各象元所代表地块草原植被的退化等级,绘制锡林河流域中部草原植被退化分布图。1999年锡林河以东草原退化面积为2697.3km^2,占中游草原面积的49.7%,以西退化面积为1644.4km^2,占30.3%。以草原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标,针对不同退化等级草场制定不同的牧草产量利用率,划分6个放牧强度等级,计算各放牧等级的合理放牧得序(标捧羊单位/km^2)、面积和载畜量.研究结果可为草原退化的恢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初步评价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调查,重点估算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和类型的生态价值。计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生态系统2003年提供的总服务价值为71.32×108美元。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看,草地的经济功能价值仅为21.26%,远低于草地的生态价值。从新疆草地类型看,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荒漠和低平地草甸是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占58%以上,而其贡献率为43.17%;低平地草甸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30.20%;沼泽和温性草甸草原虽然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很高,但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这些结论体现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及开发和保护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草地生态体系价值估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草原生态系统价值估算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以谢高地等人计算出来的各种草地类型单位面积价值量为经济参数,利用2003年MODIS数据估算的中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折合US$311.48×108,并从草地类型和省区等角度分别进行区域分析,表明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农牧交错带较高且逐渐向牧区递减的特征,说明牧区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比较严重,草原生态功能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为理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效应,基于甘肃省农牧交错带2000、2010、202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各乡镇级单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20年甘肃省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耕地、林地为主,其中,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耕地和湿地面积减少。2)2000-2020年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1.2358×108元,调节服务在各时期占主导地位,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草地和林地在维持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服务价值方面作用重大,是维持甘肃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显著的集聚分布格局,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的空间演变保持平稳。研究结果可为甘肃省农牧交错带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然后结合甘肃省各种草原类生物量,修正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最后计算出甘肃省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草原提供的其他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的3.1倍和3.7倍以上;2)甘肃省暖性灌草丛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84418.28元·hm?2,温性荒漠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为10120.21元·hm?2;3)甘肃省草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069.73×108元,是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的23倍,约等于甘肃省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733.27×108元,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4.52%;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低,为58.51×108元,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0.83%.本研究不仅为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提供了思路,也为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有天然草场3 64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 161万公顷,草地畜牧业是该省牧区经济的主体,但由于环境及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草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草地牧草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全省天然草地整体生产力较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三分之一,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80%[1].  相似文献   

10.
草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目前,草地退化导致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我国草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其潜在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的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基础上,再叙述2003年即千年生态系统框架提出以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旨在为区域及全国尺度开展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Ⅱ.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项目   总被引:16,自引:15,他引:1  
在R.Costanza等(1997)划分的生态系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草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产品和生命系统支持功能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其大气成分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土壤形成和维持土壤功能,养分获取和循环,废物处理,传粉与传种,基因资源,避难场所,生物控制,原材料生产,饲草和食物生产,游憩和娱乐,文化艺术等15项服务的内容作了综合的叙述。  相似文献   

12.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20,他引:9  
探讨了草地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的概念与内涵,认为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判断与度量准则应该是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风险与管理的科学统一。同时尝试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健康-服务功能-风险与管理(health-service-risk and management,HSRM)"模型,构建了HSRM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提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草地生态安全度计算公式和安全状态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14.
姜晓群  林哲艳  时钰  赵晋灵  李昂 《草业学报》2020,29(11):151-164
当初步遏制草地退化后,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对草地管理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更好地通过草畜平衡和生态补贴实现生态保育和牧民利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目标。长达90年的美国公共放牧地政策可以为我国调整和优化草地管理政策提供借鉴。美国经验表明,实现草地生态保育需要在社会共识、法律体系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牢固地树立和实现草地的多重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理念。进一步地,公有的草地产权制度是保障草地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法律前提,非牧产业发展是实现草地多重功能的经济基础,精细的行政管理是实现草地生产生态平衡的技术保障,多种利益主体参与是实现草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活力来源。美国草地管理制度发展的曲折反复,也说明了生态管理政策的失效和调整,禁牧和监管强度的张弛反复,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诉求和博弈消长,都是草地治理中的正常情况。我国草地治理也可能经历复杂曲折的过程。在下一阶段,草地产权的优化、行政管理的精细化、牧民利益和生态保育目标的协调,是实现我国草地可持续治理的核心要务。  相似文献   

15.
许晴  许中旗  王英舜 《草业科学》2012,29(3):364-369
为了定量评价禁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对放牧及禁牧时间不同(2、7和17年)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显著提高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碳吸收、氧气释放及物质循环功能的价值量;物质生产功能价值量随禁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禁牧17年典型草原为最高;碳吸收、氧气释放及物质循环功能的价值量则以禁牧2年的典型草原为最高。禁牧可以显著提高典型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长期禁牧不利于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和维持。  相似文献   

16.
以草地地上生物量为基础,运用经济学的市场价值法、物质量法、水量平衡法等方法对太仆寺旗和沽源县境内的农牧交错区草地的固定CO2、释放O2、土壤侵蚀控制、涵养水源、营养物质循环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初步的评估。结果表明:由这5项功能构成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间接价值在农区为16 668元/(hm2·a),在草原区为17 223元/(hm2·a)。尽管草原区的间接价值比农区的高3.33%,但研究所选的农牧交错区由于农业活动的干扰,并没有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显著下降。这说明维持现阶段的农业活动或退耕还草可能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发展;但若继续开垦和破坏草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能会显著下降,草地所具有的生态屏障作用也会减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7.
Evaluating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ecosystem services is fundament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ose ecosystem services. Alpine regions are both a hotspot of ecosystem service supply,and sensitive and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joint role of land-us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in shaping the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alpine ecosystem services. Here,we first used models of ecosystem services to quantify changes in seve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n 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from 2000 to 2015 in Haibei and Hai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s o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Next,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limate change,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land-use change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use change effects on ecosystem services using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We found that ecosystem services increased in the south while decreased in the north from 2000 to 2015. Land use change(relative contribution was 34%)was the major factor affecting food supply.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wa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change(relative contribution was 77%). Water purificati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tention),soil retention,water yield and water retention were a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chang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were 63%,48%,74%,86% and 75%,respectively). 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was also a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ervice of soil retention,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i. 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on other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varied with land-use change (interaction,P<0. 001). Our study highlights that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both land-use change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land-use change and optimizing the spatial-temporal alloc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to improve ecosystem multiserviceability in alpine region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调蓄性湖泊(洞庭湖)和亚洲最大的内陆湿地,维系着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也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洞庭湖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保护和修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市场价值法、防护费用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消费剩余、条件价值法,对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18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洞庭湖区服务功能总价值1733634×104元。其中,社会服务功能价值(895759×104元)>调节、支持功能价值(765662×104元)>供给功能价值(102213×104元),分别占服务总价值的51.67%,42.43%和5.90%。若以其产品可进入经济市场与否来划分,具有市场价格的服务的经济价值(985863×104元),没有进入市场交易的间接服务的生态价值(747771×104元),它们之间比约为1∶0.76。本研究结果可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开发的对策制定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拉萨河谷地区达孜县为例,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对山地灌丛草地生态系统生产产品、固定CO2、释放O2、涵养水分、维持营养循环等服务功能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达孜县山地灌丛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65.03万元/a,各项服务功能的价值依次为:产品价值45.60万元/a(17.20%)、固定CO2价值83.80万元/a(31.62%)、释放O2价值113.33万元/a(42.76%)、涵养水分价值13.16万元/a(4.97%)、营养循环价值9.14万元/a(3.45%)。由此可知,达孜县山地灌丛草地生态系统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其释放O2的服务功能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目标权重分析的草地适宜放牧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的理念,首次发展了生态系统服务指数(ESI),试图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考虑,提出科学的适宜放牧率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利用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中部草原研究站17年长期放牧试验数据,选取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土壤表层含水量和单位面积家畜增重4个指标,通过对不同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计算不同管理目标下ESI及其稳定性,并对单目标管理与多目标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北美混合普列里(Prairie)草地,围封不利用或建立自然保护区,虽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但既不能有效的提高植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水分含量等生态功能,又没有畜产品产出;而在重牧或极重牧处理下虽然获得了较大的畜产品生产,但导致了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较大的系统不稳定性.因此,这2种管理方式在实践中都是不可取的.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数综合考虑,认为应该权衡各项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此时轻牧或中牧是最适宜的.因此,ESI的建立避免了单项指标的评价偏差,使得适宜放牧率的确定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