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的膜酯脱酯化伤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V-B辐射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其96h半抑制剂量(96h EC50)为1.91J/m^2。进一步的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能够引起藻细胞活性氧含量的增加,从而导致三角褐指藻的膜酯脱酯化伤害。  相似文献   

2.
对虾育苗中常用海洋微藻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对对虾育苗中致病菌鳗弧菌、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的水溶性物质及脂溶性物质对鳗弧菌有抑制作用;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的水溶性物质及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扁藻的脂溶性物质对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在抑菌试验中,等鞭金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密度达10×104/ml时,对对虾育苗池水的抑菌作用较好,特别是对弧菌的抑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海洋大型绿藻条浒苔与微藻三角褐指藻相生相克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 g/L)均能抑制三角褐指藻(起始浓度104cell/ml)的生长,最大抑制率为74.5%;低起始浓度(102~103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对条浒苔具有促生长效应,而高起始浓度(104~105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条浒苔的生长。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0.3~0.7 g/L)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平均抑制率为75.2%,抑制效果较条浒苔鲜组织更为明显;其最大抑制效应(84.8%)表现在接种后的第8天,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量随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条浒苔可能通过相生相克作用影响共培养体系中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化学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短期增强UV-B辐射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光合色素、丙二醛(MDA)、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藻细胞相比,增强的UV-B(240μW/cm2)辐射可导致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蛋白含量下降,以及MDA含量显著变化(P<0.05),表明螺旋藻对UV-B辐射敏感,UV-B辐射对藻细胞光合色素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对螺旋藻的膜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而UV-B辐射可导致MAAs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增强UV-B辐照能诱导藻细胞屏蔽色素合成以及抗逆物质脯氨酸的累积,这可能是螺旋藻对UV-B胁迫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三角褐指藻是对虾前期的优质饵料,但其繁殖盛期较对虾育苗期早,在时间上不同步。为解决这一问题,乳山县在三角褐指藻繁殖盛期将它浓缩,并放在-20℃~-30℃的冷库里贮存,需要时取出,再溶化投喂。在1984年的对虾育苗中,当饵料比较缺乏时,县育苗场用冷库里的三角褐指藻与鲜活牟氏角毛藻(6:4)一起投喂,发现对虾苗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成活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角褐指藻是一种单细胞蛋白,通过测定三角褐指藻藻液中的主要营养指标蛋白质的变化,旨存探讨三角褐指藻藻液的采收,研究三角褐指藻作为蛋白质饲料添加到饲料中的可能性,为饲料蛋门质提供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学玺 《水产学报》1997,21(4):438-442
久效磷对饵料单胞藻-三角褐指藻有严重的生长抑制作用。在其毒害下,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在细胞内大量积累,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细胞内的电解质大量外漏,细胞严重受害。  相似文献   

8.
由于氟氯烷烃化合物(CFCs)的污染,日趋严重的臭氧层(Atmospheric ozone)侵蚀的问题,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B(UV-B:280-315nm)波段的辐射不断增强,通过影响海洋微藻的初级生产率从而导致了海洋生态化境的变化。为了探究UV-B辐照对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细胞的作用机理,具体量化胁迫抑制剂量,通过考察紫球藻细胞生长对不同辐照剂量、pH值及培养基的响应,结合紫球藻细胞叶绿素a(Chl-a)、藻红蛋白(PE)、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生成量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了其对紫球藻细胞内含物及细胞代谢活性的持续性影响。UV-B辐照通过固定强度为0.35 W/m2的紫外平行光束仪,调节照射时间以得到实验设计辐射剂量0、75、150、200、250、300、400、500 mJ/cm2,对应照射时间分别为0、36、72、96、120、144、192 min。结果表明,高剂量的UV-B辐照对紫球藻细胞生长有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辐照剂量大于300 mJ/cm2时会直接导致藻细胞群体的大量死亡,抑制并破坏紫球藻细胞内光合色素和藻红蛋白的合成。碱性环境和培养基本身对UV-B辐照抑制紫球藻细胞的生长有一定阻碍。紫球藻细胞内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随UV-B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MDA则持续增加。EPA的生成量随UV-B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减少,低剂量的UV-B辐照(75-150 mJ/cm2)可促进紫球藻胞外多糖的合成。研究结果可为紫球藻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利用UV-B辐照技术控制紫球藻藻华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岳伟萍 《河北渔业》2010,(12):13-14,51
三角褐指藻是一种单细胞蛋白,蛋白质含量丰富,质量好,动物易消化,并且三角褐指藻容易培养,生长速度快。本文旨在通过测定藻液中的主要营养指标蛋白质的变化,探讨三角褐指藻藻液的采收,研究三角褐指藻作为蛋白质饲料添加到饲料中的可能性,为饲料蛋白质提供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三角褐指藻浓缩液长期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长期保存对三角褐指藻浓缩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的低温下长期(2个月以上)保存后,三角褐指藻获得较高的存活率(700k,以上);并且在恢复生长时保持较高的比生长率,因此0~10℃是三角褐指藻长期保存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
李霞  丛伟 《水利渔业》2011,32(6):38-45
采用室外培养,单因子设计,设置紫外辐射(UV-B 100 μW/cm2)、遮阴(光强为自然光的70%)和全自然光3个处理,测定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30d处理前后生长势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凤眼莲是对光因子高度敏感的植物,不同光环境下株型不同;与全自然光处理材料相比,遮阴后增加了...  相似文献   

12.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C2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培育蛋白酶活性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评价其降解饲料的能力。结果表明:(1)经6次紫外诱变,突变菌株B38的透明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之比(H/C值)达到6.42,提高了2.13倍;(2)福林酚法测得B38的蛋白酶活性为86.82 U/m L,是出发菌株BC2的3.14倍,但紫外诱变对B38纤维素酶活性影响不显著;(3)连续传代培养10代后发现B38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能力保持稳定,证明诱变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4)利用凯氏定氮法评价B38降解饲料蛋白的能力,发现与BC2相比,B38降解饲料中可溶性蛋白的能力提高了2.57倍,而降解不溶性蛋白的能力变化不大。本研究诱变选育的枯草芽孢杆菌B38为开发优良的水产微生态制剂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睛金鱼(Carassius auratus)受精卵和处于4~8细胞期、多细胞期、原肠期、心脏搏动期的胚胎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紫外线(UV)照射对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发现用低剂量的UV照射可以提高金鱼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孵化率。对发育到原肠胚以后的胚胎UV照射无上述刺激作用,而是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孵化率急剧下降。另外,实验结果显示,UV并未加速胚胎发育的进程。当UV照射时间小于180s时,受精卵或发育早期胚胎的畸形率没有明显增加。对出现上述结果的可能机理做了探讨并对UV用于育苗孵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雨生红球藻对紫外辐射的生理适应及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霞敏 《水产学报》2003,27(2):105-112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辐射雨生红球藻,测定了生长K值、色素含量、SOD、POD、CAT酶活性的变化,同时用训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对雨生红球藻有致死效应,致死率随着剂量升高而加大,辐射8min后藻细胞全部致死。辐射时间小于4min的存活抗性藻株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紫外辐射后细胞叶绿素和类胡萝L素含量增加,增幅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而加大。紫外辐射4—5mh能使红球藻细胞虾育素含量显著提高;紫外辐射1—4min,细胞中SOD活性随着剂量增大极显著升高,但CAT酶活性降低(不显著),紫外辐射5min时SOD、CAT都失活,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受到严重损伤。POD酶活性在紫外辐射3-5min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at proper dosage of ultraviolet (UV) irradiation (180   sec: 36,000   erg/mm2), sperm chromosomes of left-eyed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 were inactivated, while spermatozoa maintained ability to move and inseminate eggs. Gynogenetic haploids were detect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chromosome counting, and flow cytometer analysis. The ultrastructure of treated sperm was observ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e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being irradiated at lower dosage of irradiation (0–180   sec: 0–36,000   erg/mm2),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spermatozoa was not affected by UV irradiation, while the inner structures including membrane system and karyoplasm denseness of treated spermatozoa were little changed. However, obvious changes were observed in their membrane system, mitochondria, and nucleus if the dosage of irradiation increased to 240   sec: 48,000   erg/mm2 or 300   sec: 60,000   erg/mm2. The sperm survival rates did not change at the lower dosages of the UV irradiation (0–180   sec: 0–36,000   erg/mm2) but decreased as the irradiation dosage increased. The motility of treated sperm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in general but did not change with UV irradiation dosage increasing at the certain range of 0–300   sec: 0–60,000   erg/mm2.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UVB辐射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采用波长302nm,强度分别为120、240、310、420μW/cm2的UVB照射斑马鱼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照射时间分别为1、3、5、10min,用于研究UVB照射对形态学及DNA损伤的影响;将原肠期、体节期胚胎及孵化后2d仔鱼经UVB照射,设立未经UVB照射组为对照组,观察记录UVB照射后胚胎发育情况,统计死亡率、畸形率;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检测不同UVB照射条件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照射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形态有明显的影响,能够造成尾部弯曲、围心腔扩大、脊柱扭曲等多种畸形甚至死亡;(2)在检测UVB照射与DNA损伤的关系时,发现UVB照射对胚胎细胞中的DNA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损伤,且DNA损伤随照射强度的增加和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所研究的3个发育阶段中,原肠胚受损最为严重,但未发现明显的剂量累积效应。结论认为,UVB照射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有明显影响,不同的照射强度和时间造成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胚胎对UVB照射的耐受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选诃子醇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实验,并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诃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对影响诃子中没食子酸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发现,以没食子酸得率作为考察指标,影响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D(提取次数)>B(料液比)>A(提取浓度)>C(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90min,料液比12mL/g,提取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 min均有效,以5 min为最适;冷休克持续时间10-50 min均有效,以30 min最佳。综合以上两项因素,授精5 min后,休克时间持续30 min组的原肠胚存活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达到4.72%。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利用紫外辐照计对10支(新旧各5支)15 W紫外灯管不同时段、不同位点(沿灯管方向和垂直于灯管中部方向)、不同高度下的辐射强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不同紫外灯打开后辐射强度趋于稳定的时长不同;不同位点处辐射强度存在差异;随着紫外灯管高度的增加辐射强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即使高度上升1 cm也会造成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