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Pteridophyte的区系。结果表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42科、91属、267种(含9变种);含10个种以上的科有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依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种的分布可以划归11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亚型,其中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构成其区系的主体。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蕨类植物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中,但热带亚洲成分对本区也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采自贵州省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279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鉴定,统计出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5科,74属,13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苔类植物9科,10属,18种;藓类植物26科,64属,113种。其区系基本特征是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兼有多种区系成分。该区以东亚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2.8%;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保护区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中国特有种比例仅次于东亚成分,占总数的19.3%。优势科分析表明该区苔藓植物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科61属161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0.2%。其中,东亚分布有110种,占总种数的68.35%。热带、亚热带种占到了总种数的23.6%,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5.9%)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4.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 4 1科 86属 185种组成。区系地理成份复杂 ,科属的地理成份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 2 8种、水龙骨科 2 2种、蹄盖蕨科 19种、金星蕨科 15种 ,4科占总种数 4 5 .4 1%。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 15种、铁角蕨属 11种、凤尾蕨属 10种、卷柏属 9种、复叶耳蕨属 8种 ,占总种数 2 8.6 5 %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份可分为 14个 ,主要是泛热带 (2 6属 )和热带亚洲(13属 )成份。而种的地理成份则以亚热带山地成份为主。本区东亚成份突出 ,加上中国特有成份共占总种数的 70 .81% ,显然应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下延叉蕨、紫柄蹄盖蕨、光蹄盖蕨、剑叶卷柏和三相蕨为江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其区系特征、与邻近保护区区系相似性、属种系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8科74属153种;属种系数大,生境条件一致性高,区系丰富度小.(2)区系特征呈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热带分布科19个,占总科数的50%,热带分布属43属,占总属数的58.11%;优势科、属不明显,单种科、单种属及古老孑遗植物数量多,说明区系特征及地质年代起源古老.(3)该保护区与贵州赤水自然保护区和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最为接近,关系最为密切,而与四川九寨沟和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差异较大,关系疏远.这可能与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和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的优先领域保护的地区之一,计有蕨类植物23科、47属、93种。从植物系区系地理学角度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区系分析。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调查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类型,并与邻近的7个山地进行了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和丰富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古田山共有蕨类植物34科、65属、158种和8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和铁角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瓦韦属和凤丫蕨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以泛热带公布为最多;种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7个山地中,与古田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九龙山;古田山的蕨类丰富度比纬度位置高的安徽黄山和浙江天目山要大,但比纬度或经度位置低的4个山地小.古田山拥有29种中国特有蕨类及一些珍稀蕨类植物,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及与相近地区相似性系数的分析,为该区森林的形成和演变、蕨类植物的保护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丰富西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方法】依据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野外线路调查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运用野外植物调查样方法,对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蕨类植物进行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采用Czeha-nows-ki系数将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相似度进行比较。【结果】兴隆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12科19属29种,蹄盖科为优势科,铁角属为优势属,有比较原始的卷柏科、木贼科等类群,及鳞毛蕨科、水龙骨科等较先进的类群,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蹄盖蕨科、铁线蕨科、中国蕨科等类群,但分化程度不高,单种和寡种科属居多;该区蕨类植物科级水平上以热带性质为主(71.43%),属、种级水平上均以温带性质为主,分别占62.5%、96.55%,呈现出热带向温带渗透和过渡的性质,以北温带分布占主导地位;与其他5地区相比较的亲疏关系依次为:太统-崆峒山>太白山>陕西牛背梁>白水江>秦岭,与太统-崆峒山科、属、种级水平上最为亲密...  相似文献   

9.
贵州施秉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林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采集和分类的基础上,对云台山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林区蕨类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区系分析。现已知该地区共有蕨类植物26科44属87种,以热带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表明,该区具有蕨类植物物种比较丰富、蕨类植物科属结构较简单,分化程度不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阳明山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野外调查,对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44科,包括106属378种(含变种和变型);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表现明显,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耳蕨属、铁角蕨属和蹄盖蕨属.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区系由40科86属227种(含变种和变型)组成。总结了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和地理成分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该区系优势科是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和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等;优势属是铁角蕨属(Asplenium)、凤尾蕨属(Pteris)和鳞毛蕨属(Dryopteris)等。科内、属内种类贫乏;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地理成分有11个类型,具有亚热带性质,但兼有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该区系与海南和西双版纳区系较接近,而与四川和贵州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福建将石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将石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及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将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 964种,隶属于217科892属,其中食用植物102种、药用植物752种、园林绿化植物221种、材用植物113种、鞣料植物59种、油料植物115种、香料植物56种、蜜源植物117种、纤维植物88种。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其中泛热带成分、北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热带亚洲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23.13%、14.71%、13.90%和12.30%。  相似文献   

13.
毛国纬  何林  杨发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28-15829
通过对采自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青藓科植物共计90号标本进行鉴定得出,该地区共有青藓科植物7属,30种,其中2属为该地区的新记录属,13种为新纪录种。经分析,该区域青藓属植物共有20种,为该地区青藓科植物的优势属。对该地区青藓科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其总体性质是温带的。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20-11021,11140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新路海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64种,隶属于41科、99属;科的分布类型以世界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属的分布以北温带分布和世界分布属为主,温带成分比例远大于热带成分,反映出该地区明显的温带性质;该区植物种类较为贫乏,草本植物类型占明显优势,充分体现出该区植被以高山草地为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样线法调查并综合有关文献,录得珠峰保护区鸟类342种,并对其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中留鸟218种,夏候鸟67种,冬候鸟43种,旅鸟及迷鸟1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31种;东洋界132种,古北界156种,广布种54种,特有种19种.多样性指数2.4340,均匀性指数0.4371.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将保护区明显阻隔为南坡和北坡两种不同的生态景观.南坡鸟类群落以森林鸟类为主,东洋界成分占67%,垂直分带明显,多样性系数3.3983,均匀度指数0.6396;北坡鸟类群落以湿地和荒漠鸟类为主,古北界成分占77%.呈斑块状分布,多样性指数1.8751,均匀度指数0.4199,南、北坡鸟类群落的相似百分率为15.7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岩下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种子植物调查和标本采集的基础上,进行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科、属、种的分析,并与贵州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5个邻近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及其相似性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该区内有种子植物131科、380属、630种,优势科较为明显,但优势属不明显。(2)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区系性质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其中温带分布属有197属,占总属数的57.94%。热带分布类型亦占相当优势,有141属,占总属数41.47%,说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到温带过渡的性质。(3)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成分贫乏。(4)该保护区与其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似性很大,其中与关山、宽阔水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最大,太平山、茂兰、草海次之。  相似文献   

17.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67属194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耳蕨属Polystichum、鳞毛蕨属Dryopteris、铁角蕨属Asplenium,它们构成了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主体。对蕨类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分布种占绝大部分,共有98种,占到总种数的50.52%,属东亚植物区系;热带成分种35种,该地区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中国特有种55种,该地区具有地域特殊性;单种属多,具有地区过渡性。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齐云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文献研究,记录该地区蕨类植物40科86属230种.分析表明:(1)该保护区中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和短肠蕨属等;(2)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划为4大类,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为总属数的60.5%,世界分布属占20.9%,温带分布属占17.4%,中国特有属占1.2%;(3)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也可划为4大类,温带分布种(114种)所占的比例最大(49.6%),热带分布种占有较大的比例(30.0%),中国特有种占18.7%,世界分布种占1.7%;(4)在种的相似性上比较,该保护区与井冈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59.7%),而与大瑶山的相似性系数最低(36.7%).  相似文献   

19.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