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稻瘟病菌小种间相对生存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水稻稻瘟病菌ZA_(49)、ZD_3和ZE_3 3个小种,各2个小种为一组合,以等孢子量混合,于相同条件下在秀水620和秀水48两个感病品种上进行继代接种,经5个世代的转接结果表明:在秀水620上ZA_(49)小种较ZD_3和ZE_3小种具更强的致病力,在秀水48上,ZE_3小种较ZA_(49)和ZD_3小种具更强的致病力,同样其相对生存力也强,两者呈正相关。病菌小种间相对生存力的强弱与病菌小种在品种上单独接种时产生的病斑数、病斑大小和产孢量有关。相对生存力强的小种在病菌群体中易取得优势,从而导致寄主品种的病害量增加。因此认为小种间相对生存力差异也是影响水稻稻瘟病菌群体小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广东水稻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1 ̄1995年对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部分主栽品种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稻瘟病菌小种分布及发生动态相对稳定,优势种群为ZB群,ZC群;优势小种为ZB13、ZB5、ZC13和ZB1,不同生态稻区优势小种有差异。品种间具有不同的抗性水平,本省育成推广的主栽品种对稻瘟病属中等的抗性水平,个别品种抗性偏低,属于中感至感。粳籼89等的抗病性逐年下降,这些主栽品种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原有小种的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世杰  刘二明  李小娟  黄红梅 《江西植保》2006,29(3):112-115,111
本文对稻瘟病菌致病力变异与遗传及变异可能的途径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提出了探讨,这对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水稻抗性基因Piz-t、Pib和Pii的有效性,利用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的特异性引物对自云南省6个水稻产区采集并分离获得的348株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进行PCR扩增检测,并测定其对仅含Piz-t、Pib和Pii基因的水稻抗性单基因系IRBLzt-T、IRBLb-B和IRBLi-F5品种的致病性,明确这3个无毒基因在云南省水稻产区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51.7%、46.8%和15.8%的菌株含有无毒基因AvrPiz-t、AvrPib和Avr-Pii,GT8、GT2、GT5、GT6、GT1、GT3、GT4和GT7基因型菌株检测频率分别为24.7%、21.8%、21.0%、16.7%、4.9%、4.0%、3.4%和3.4%;分别有4.9%、29.2%、41.1%和24.7%的菌株含有3、2、1和0个无毒基因;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总多样性指数水平较高,为2.81,其中滇中水稻产区的最高,为2.97;在348株稻瘟病菌菌株中,分别有89.1%、63.2%和38.5%的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zt-T、...  相似文献   

5.
 根据1979~1992年对四川省稻瘟病菌致病性与水稻品种抗病性的监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种群变异与水稻品种抗病性变化密切相关。潜在致病小种随水稻种植面积比率的扩大而增殖,最后成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6.
部分水稻栽培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把采集、分离自云南省 5个稻作区的 89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及本实验分离的 280多个子囊孢子单孢菌株 ,共 108个生理小种 ,接种于当地 10个主栽水稻品种上。根据不同菌株在各个水稻品种上的毒力频率及品种两两配合后的联合致病系数 ,明确云粳 34号、云粳 42号、腾糯 2号、楚粳 17号抗瘟性较强。在108个生理小种中 ,其毒力频率分别仅为1.93%、2.75%、9.43%和16.76% ,仍可在本省继续推广种植或作抗源使用 ;而合系35、鹤16、楚粳3号、楚粳 14号、云粳 9号、云粳136号的毒力频率值分别为23.99%、25.88%、42.32%、86.35%、57.84%和41.08% ,已不能在云南单一大面积推广种植。试验表明 ,在利用分生孢子菌株作抗性分析 ,同时辅助于子囊孢子 ,将可提高抗性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慢瘟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7年,以HA-4、Ba-90-2、红突31、HA84494、1952、V/38、837及早选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品种的慢瘟抗性。结果表明,病斑大小、单位病斑的产孢量、最终百分病叶面积及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是慢瘟抗性的4个有效组分。4个组分问彼此高度相关(r=0.8082-0.9741)。就4个慢瘟组分对8个品种作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为8类。HA-4、Ba-90-2、红突31、HA84494及1952为慢瘟品种,V/38为中慢品种,837及早选4号为速瘟品种。以ZC_(15)为代表菌研究的慢瘟品种,对ZC_(13)、ZE_3、ZF_1及ZG_1 4个生理小种呈类似的慢瘟反应,在田间自然诱发试验里,也皆表现为抗病。室内外慢瘟性研究结果高度相关(r=0.997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昆明地区云南樟和山玉兰上的黄圆蹄盾蚧进行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共收集到捕食性天敌昆虫6种,即日本方头甲、二双斑唇瓢虫、红点唇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日本通草蛉.其中日本方头甲是主要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5种,即双带巨角跳小蜂、双带花角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盾蚧汤氏跳小蜂和金黄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是主要寄生性天敌,在昆明一年发生4代,4月中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双带巨角跳小蜂羽化盛期.双带巨角跳小蜂对黄圆蹄盾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丽轮枝菌致病力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京白梨害虫与天敌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发现北京地区京白梨害虫18种,天敌17种.对不同时期、不同生长期梨园害虫、天敌的发生量及数量消长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京白梨园害虫及天敌的发生情况,为京白梨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了解稻瘟病菌群体毒性组成是水稻抗病品种合理布局的重要基础。2012-2015年从湖南桃江病圃中不含已知抗瘟基因的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上成功分离出351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温室于水稻5叶期采用离体接种法测定了其对2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毒性,结果表明,病圃中稻瘟病菌以广谱强致病性的菌株为主,病菌对不同抗瘟基因的毒力频率在50.56%~96.67%之间,而不同年度间对24个抗性基因均具毒性的菌株出现频率在0~15%之间。对2015年的每2个抗瘟基因的联合毒力分析表明,基因两两搭配后的联合抗病系数最高、联合致病系数最低的组合是Pi-3*Pi-k(RAC=0.19,PAC=0.43)。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DNA修复对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析DNA修复基因在稻瘟病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试验对稻瘟病菌DNA损伤检控点蛋白MoRad26进行了功能分析。首先我们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得了MoRAD26基因的稻瘟病菌敲除突变体。表型观察发现MoRAD26缺失突变体的致病力下降,对DNA损伤胁迫和H2O2胁迫更加敏感,但是对稻瘟病菌的生长、产孢以及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敲除MoRAD26基因降低了稻瘟病菌侵染菌丝的扩展能力进而影响稻瘟病菌的致病力,但其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稻瘟菌和水稻是研究禾本科作物病原-寄主互作机制的模式病理系统.云南罗平县不仅是云南省水稻主产区,栽培水稻品种多样,同时也是稻瘟病易发区,田间稻瘟菌群体组成复杂,信息流强度大.田间单孢菌株的分离和无毒基因的研究,是揭示稻瘟菌毒性变异机制和制定田间稻瘟病综合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单孢分离,从2017年云南罗平田间病...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种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河三角洲稻区优势天敌情况,2011—2013年,于辽河三角洲稻区调查了水稻节肢类捕食性天敌及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数量,并分析其丰富程度。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节肢类捕食性天敌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Scopoli)]、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草间钻头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Sundevall)],全部为蜘蛛类;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也有3种,分别为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japonicun(Ashmead)]、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Matsumura)]、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全部为卵期寄生蜂。  相似文献   

15.
凌云白毫茶园害虫和天敌优势种群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的系统调查,明确了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黄硬蓟马和茶二叉蚜等。以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达0郾5380~0郾9407;主要天敌为蜘蛛,其优势度指数高达0郾7505~0郾9508。掌握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的消长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为提出防治指标,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泰安郊区小麦田蚜虫两类天敌发生与流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安郊区小麦田蚜虫病原真菌和寄生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2年的调查,探讨了两类天敌的发生与气候因子和生物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麦蚜真菌病的发生水平与温度和降雨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蚜虫密度成极显著的负相关。寄生蜂的寄生率与温度成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蚜虫密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均成显著的负相关。定量地描述了感菌有翅蚜在整个真菌病发生期间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地处热带。由于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光温资源优势,每年有大量的水稻材料在南繁区繁育与种植,给稻瘟病菌的变异及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Pik等位基因已被广泛地用作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抗源。为了解海南稻瘟病菌AvrPik等位基因的变异及多样性,本研究从海南稻作区采集穗茎瘟病样,通过单孢分离获得100株稻瘟病菌株。利用AvrPik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病原菌DNA,所得PCR产物经克隆、测序后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从100株菌株中鉴定出AvrPik_A、AvrPik_B、AvrPik_D、AvrPik_E和AvrPik_F共5种等位基因类型。其中AvrPik_D类型最多,出现频率为50.00%;其次为AvrPik_E类型,出现频率为32.08%;第三为AvrPik_B类型,出现频率为8.49%。在AvrPik等位基因核苷酸多样性方面,非信号肽区域多样性要明显高于信号肽区域。就群体受到的选择压而言,南繁种植区与常规种植区的稻瘟病菌群体的Ka/Ks值均大于1,分别为2.703 1和1.236 6,表明,无论是南繁区还是常规种植区,AvrPik等位基因均受到了强...  相似文献   

18.
贵州烟仓害虫天敌种类及优势天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涌  高念昭 《植物保护》2006,32(3):81-84
贵州烟仓害虫天敌种类多,优势、有效天敌为麦蛾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米象娜金小蜂(Lariophagusdistinguendus)。天敌对降低和减轻害虫的发生量及控制其对烟叶的危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烟叶储藏中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