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柞蚕微粒子病蚕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罹微粒子病柞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量减少,随着龄期的增进,病症加重,蛋白质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更为明显。4龄期Lp-s6电泳带Rf值,病蚕小于健蚕;病蚕缺少Lp-m9、Lp-f14电泳带;Lp-f16电泳带,病蚕蛋白质量高于健蚕。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微粒子原虫在蚕体内寄生与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2.
β-谷甾醇等化合物对昆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Folin-酚”法,就β-谷甾醇(β-sitosterol)、瑞香亭(daphnoritin)以及狼毒色原酮(chamechromone)3种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4h后,这3种化合物提高了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48h和72h后,这3种化合物均降低了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强度的磁场及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研究了磁场对柞蚕幼虫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强度在100~700 mT时,对蚕体的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但不同处理时间对蚕体蛋白含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柞蚕微粒子虫对柞蚕幼虫组织细胞的侵染及增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微粒子虫对柞蚕幼虫组织细胞的侵染及增殖规律研究丁杰宿桂梅张禹于广安(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凤城118100)我们从1990年开始对柞蚕微粒子病的病原种类及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已经确定柞蚕微粒子虫(Nosemapernyi新种)是引起柞蚕微粒子病的病...  相似文献   

5.
不同柞蚕品种幼虫期血淋巴雌特异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  刘限  石生林  李群  王学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71-11872
对10个柞蚕品种的雌特异蛋白进行了测定,同时对血淋巴雌特异蛋白含量与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柞蚕雌特异蛋白含量与某些经济性状密切相关。因此,柞蚕雌特异蛋白含量可以作为一项生理指标,在柞蚕育种中加以应用,对某些经济性状进行早期预测或选择。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5-1178
针对目前南阳市柞蚕微粒子病高发现状,借鉴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叶面消毒技术,探讨柞蚕微粒子病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壮蚕期用防微灵1∶100倍和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较好,镜检各龄迟眠蚕、病蚕、死笼茧、病蛹,化蛾逐蛾镜检,均没检出微粒子孢子,蚕期无毒性反应,对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全茧量、茧层率、合格卵圈率、单蛾产卵量等均无明显影响;连续2代喂饲的原蚕,1∶100倍药液对次代原蚕的结茧率、上茧率、死笼茧率都有不良影响,茧的性状和卵量亦有下降倾向,而1∶200倍药液则无不良影响。说明壮蚕期1∶200倍药液防治微粒子病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柞蚕微粒子病上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寄生蚕体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俗称“锈病”、“渣子病”,可通过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给下一代,是影响蚕业持续发展的大敌,尤其是给蚕种繁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005年柞蚕微粒子病发病极重,据调查,柞蚕种茧的病毒率由0.2%上升为2%左右,种茧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ApNPV侵染对柞蚕蛹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c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和96h是酶活性变化的两个转折点,48h是酶活性差值低谷,雌、雄平均较对照低622U·mL^-1;96h是酶活性差值高峰.雌、雄平均较对照高850.5U·mL^-1。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的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309.5U·mL^-1;72h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稳。PO活性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2173.5U·mL^-1。雌、雄蛹间酶系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但程度不同,雌蛹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雄蛹。  相似文献   

9.
柞蚕微粒子病同桑蚕微粒子病一样,都是由原虫寄生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通过胚种和食下传染,危害柞蚕生产,是目前柞蚕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笔者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种级的柞蚕种茧、幼虫、收获的丝茧调查结果看:柞蚕微粒子病毒率在品种间略有差异,但不十分明显。种级间差异显著,原种级的种茧、幼虫、收获丝茧的微粒子病毒率高于双母级的种茧,杂交种高于原种级的种茧。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的调控效果,以湘晚灿6号和湘晚籼9号为材料,用0.2%的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喷施水稻始穗期叶片,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无穗期叶片内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其中,对谷氨酰胺转化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增强作用可持续到乳熟后期,并能增加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籽粒内全氮,蛋白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链球菌可以感染天幕毛虫、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等21种蚕场昆虫的幼虫,感染严重的能导致死亡,其中某些昆虫随着幼虫的生长发育,柞蚕链球菌能够感染它们的蛹和成虫,但不能传染给下一代;被感染昆虫幼虫的排泄物及死亡后的尸体均携带柞蚕链球菌,并且可以感染柞蚕。  相似文献   

12.
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体内蛋白含量、SOD和TCh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玲  林玉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65-3167
选用杀虫剂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进行染毒试验,研究农药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致死率和体内蛋白含量、SOD和TCh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蚯蚓受到低浓度呋喃丹胁迫时,其体内蛋白含量和TChE的活性均表现为升高趋势,SOD活性表现为降低;当受到高浓度呋喃丹胁迫时,其体内蛋白含量和TChE活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SOD却表现为升高;其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均为抛物线型。可利用蛋白含量、SOD和TChE活性的变化来指示呋喃丹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巍 《农技服务》2012,29(2):143-144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从播期、密度肥料和微肥方面论述了提高高蛋白大豆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为今后大豆品种的田间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香果树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蛋白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属于典型的光敏感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的香果树种子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急剧上升后逐渐下降;在黑暗中香果树种子完全不能萌发,整个培养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都很低,可能导致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5.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土壤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定位施肥的设施土壤为材料,采用土壤有机碳物理分组方法,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POM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的土壤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之间的粗POM和单施无机肥处理的粗POM平均碳含量要比不施肥高6.97倍和4.85倍.施肥对细POM C浓度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长期施用有机肥料或配施无机肥(除AN处理外)还提高了大团聚体包襄的徽团聚体内(intra-mM)的和游离微团聚体内的(free intra-m)POM C含量,而无机肥的施用却导致了intra-mM和free intra-mPOM C含量下降22.5%~21.1%.  相似文献   

16.
香蕉 - 甘蔗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蕉与甘蔗轮作不同年限后,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从土壤养分层 面探索香蕉 - 甘蔗轮作模式缓解连作障碍机制。【方法】设置两个田间试验,一是连作蕉地轮作甘蔗试验,包 括连作多年的蕉地(CK)和连作蕉地轮作甘蔗 1 年(GZ1)、2 年(GZ2)、3 年(GZ3)4 个处理;二是轮作甘 蔗后回种香蕉试验,包括连作蕉地轮作甘蔗 2 年(GZ2)和轮作 2 年甘蔗后回植香蕉 1 年(XJ1)、2 年(XJ2)、 3 年(XJ3)4 个处理,测定不同年限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等共 24 个指标。【结果】土壤 pH 值随着轮作甘蔗 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回种香蕉年限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土壤转化酶(Inv)、脲酶(Ure)、 多酚氧化酶(PPO)、纤维素酶(Cel)等土壤酶活性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硫、有效硼等养分含量则相反, 随着轮作甘蔗年限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回种香蕉后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香蕉 - 甘蔗 轮作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土壤 pH 值呈正相关,与土壤酶中 Cel 活性与土壤养分中 NO3 - -N、K、S、B 含量呈负相关。轮作甘蔗可较好改善土壤质量,其中土壤 Inv、Ure、PPO、Cel 活性指标 GZ2 比 CK 显著升高,土壤养分 NO3 --N、P、K、S、B 含量及 Ca/Mg 等指标 GZ2 比 CK 分别升高 146.13%、18.61%、 22.70%、45.48%、214.63% 和 37.64%;连作蕉地轮作甘蔗 2 年回种香蕉 3 年后,土壤质量严重恶化,其中土壤 Inv、Ure、PPO、Cel 活性指标 XJ3 比 GZ2 显著下降,NO3 --N、S、Zn、B 等养分含量指标 XJ3 比 GZ2 分别下降 45.18%、38.97%、19.05%、72.09%,除 Cel 活性和 AA 含量及 Ca/Mg 指标外,其他指标低于或接近于 CK 水平。 【结论】连作蕉地轮作甘蔗可以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从而缓解香蕉连作障碍;连 作蕉地轮作甘蔗 2 年后土壤理化性状即可得到有效改善,轮作甘蔗 2 年后回种香蕉 3 年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土壤的农药污染程度,选用杀虫剂杀虫单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进行染毒试验,采用滤纸法研究两种温度下农药污染对赤子爱胜蚓的毒理和其体内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杀虫单单一作用时,在10℃和20℃两种温度下,蚯蚓死亡率分别为20%和30%;随杀虫单浓度的增大,蚯蚓体内蛋白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SOD活性随农药浓度的升高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其降低率分别为32.2%和21.2%,但规律不很明显;时间和浓度对SOD的影响达到极显著(P<0.01);农药对蚯蚓体内AChE活力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这与该农药是较弱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关,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AChE活力表现出一定的恢复现象。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蚯蚓死亡率及蛋白含量、SOD、AChE酶的活性有一定影响,可通过对比两种温度下的蚯蚓体内酶活性的大小来进行生物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8.
NaCl对小麦离体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离体小麦叶片在暗处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2d达到最大值,以后缓慢下降。而经NaCl处理后小麦离体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分析结果显示,NaCl处理1d时,出现一条弱带(POD2),随后即消失;POD1带随时间延长着色变浅,也逐渐消失。总趋势与其活性变化一致。对蛋白质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导致离体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合蛋白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大麦虫蛋白进行控制酶解,研究酶解时间、酶活比、底物浓度、酶解温度、pH与加酶量等对酶解反应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并对大麦虫酸性多肽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酶解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5%,时间120 min,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1∶1,pH 8.71,温度48℃,加酶量16.91 mg/g.该酸性多肽对(O)_2~(-·))、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具有很强还原力.利用优化工艺制得酸性肽得率为79.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