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盐度跃层形成机理及盐度跃层变化规律的微观特征,对旅顺一个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表、底层盐度周年变化和四季代表日盐度昼夜垂直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池塘表层盐度变化为24.6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夏季盐度较低;7—9月、12月到翌年3月,养殖池塘表、底层存在盐度差且底层大于表层;夏季和冬季代表日池塘盐度存在昼夜和垂直变化,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夏季-120 cm以下和冬季-60 cm以下水层无昼夜变化。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上层盐度波动较大,下层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2.
刺参是蓬莱的传统海珍品之一,近年来进行刺参的池塘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系统的技术操作规范.针对这一现状,详细介绍了刺参池塘养殖的各项技术要点,包括:池塘管理、水质管理、饵料投喂以及病害防治等,对刺参养殖从业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池塘养殖仿刺参的呼吸代谢、肠道内含物含量及几种酶活性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表明:仿刺参的生理指标在一周年内多呈现出两个升降周期,耗氧率的峰值出现在6月(0.0206 mg/(kg.h))和10月(0.0162 mg/(kg.h)),谷值则出现在2月(0.003 mg/(kg.h))和9月(0.0126 mg/(kg.h));排氨率的峰值出现在6月(0.9706μg/(g.h))和10月(0.5740μg/(g.h)),谷值则出现在1月(0.0629μg/(g.h))和8月(0.2587μg/(g.h));肠道内含物量含量的峰值出现在4月和11月(均超过80%),其谷值出现在1月(10%)及7月(0);蛋白酶、淀粉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在3月(165.9、674、107.61 U)和10月(132、636、98 U),其谷值出现在12月(75、457、50 U)和5、6月(68.96、397.44、53.16 U);肠道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3月(177.35、624.27 U)和10月(168.37、666.04 U),而其谷值则出现在1月(115.67、493.04 U)和7、8月(85.20、446.16 U)。  相似文献   

4.
对池塘养殖仿刺参的呼吸代谢、肠道内含物含量及几种酶活性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表明:仿刺参的生理指标在一周年内多呈现出两个升降周期,耗氧率的峰值出现在6月(0.0206 mg/(kg.h))和10月(0.0162 mg/(kg.h)),谷值则出现在2月(0.003 mg/(kg.h))和9月(0.0126 mg/(kg.h));排氨率的峰值出现在6月(0.9706μg/(g.h))和10月(0.5740μg/(g.h)),谷值则出现在1月(0.0629μg/(g.h))和8月(0.2587μg/(g.h));肠道内含物量含量的峰值出现在4月和11月(均超过80%),其谷值出现在1月(10%)及7月(0);蛋白酶、淀粉酶及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在3月(165.9、674、107.61 U)和10月(132、636、98 U),其谷值出现在12月(75、457、50 U)和5、6月(68.96、397.44、53.16 U);肠道内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3月(177.35、624.27 U)和10月(168.37、666.04 U),而其谷值则出现在1月(115.67、493.04 U)和7、8月...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仿刺参养殖池塘表层与底层的三氮一磷及硫化物,研究仿刺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变化范围:表层氨氮含量为0.107~0.412 mg/L,底层氨氮含量为0.096~0.469 mg/L,冬季较其他季节低;表层硝酸盐氮含量为0.252~0.688 mg/L,底层硝酸盐氮含量为0.232~0.681 mg/L,冬季较其他季节高;表层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03~0.041 mg/L,底层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01~0.045 mg/L,夏季较其他季节高;表层磷酸盐含量为0.015~0.048 mg/L,底层磷酸盐含量为0.011~0.038 mg/L,夏季较其他季节高;表层硫化物含量为0.008~0.019μg/m L,底层硫化物含量为0.009~0.019μg/m L,夏季较其他季节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黄海北部非投喂型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温度、溶氧、盐度、pH和大型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特点,以及春季化冰期池塘的温度、盐度、pH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对池塘的纳潮换水、水位管理以及敌害生物的控制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境因子与仿刺参养殖的关系。结果表明:(1)池塘周年水温变化在-1.230.4℃,最高在8月,最低在1月;溶解氧值波动于3.530.4℃,最高在8月,最低在1月;溶解氧值波动于3.521.3mg/L,冬季高,夏季低;溶解氧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为DO=0.018T2-0.818T+15.805;pH值波动于7.6021.3mg/L,冬季高,夏季低;溶解氧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为DO=0.018T2-0.818T+15.805;pH值波动于7.608.72,冬、夏季高,春、秋季低;盐度波动于22.58.72,冬、夏季高,春、秋季低;盐度波动于22.533.5,夏季偏低。(2)冬季水温下降到-1.0℃时,池塘表层开始结冰并逐渐封冰;春季在化冰时存在温度和盐度跃层,可采用将表层水排放掉的方法消除跃层。(3)池塘的大型植物主要包括缘管浒苔、刚毛藻、沟草等,大型动物主要有矛尾鰕虎鱼、石鲽、花鲈、蓝点马鲛、鮻、斑鰶、鱵等鱼类,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黑荞麦蛤等贝类以及脊尾白虾、口虾蛄等。(4)在化冰期注意池塘盐度变化,化冰前池塘冰下水位应控制在12033.5,夏季偏低。(2)冬季水温下降到-1.0℃时,池塘表层开始结冰并逐渐封冰;春季在化冰时存在温度和盐度跃层,可采用将表层水排放掉的方法消除跃层。(3)池塘的大型植物主要包括缘管浒苔、刚毛藻、沟草等,大型动物主要有矛尾鰕虎鱼、石鲽、花鲈、蓝点马鲛、鮻、斑鰶、鱵等鱼类,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黑荞麦蛤等贝类以及脊尾白虾、口虾蛄等。(4)在化冰期注意池塘盐度变化,化冰前池塘冰下水位应控制在120130 cm以上,化冰后池塘水深应控制在150130 cm以上,化冰后池塘水深应控制在150170 cm以上。(5)在夏季高温期应注意监测溶解氧的变化,防止因藻类死亡腐败、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导致仿刺参发生缺氧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黄海北部非投喂型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的温度、溶氧、盐度、pH和大型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周年变化特点,以及春季化冰期池塘的温度、盐度、pH的日变化规律,同时对池塘的纳潮换水、水位管理以及敌害生物的控制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环境因子与仿刺参养殖的关系。结果表明:(1)池塘周年水温变化在-1.2~30.4℃,最高在8月,最低在1月;溶解氧值波动于3.5—21.3mg/L,冬季高,夏季低;溶解氧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为Do=0.018T^2-0.818T+15.805;pH值波动于7.印~8.72,冬、夏季高,春、秋季低;盐度波动于22.5~33.5,夏季偏低。(2)冬季水温下降到-1.0℃时,池塘表层开始结冰并逐渐封冰;春季在化冰时存在温度和盐度跃层,可采用将表层水排放掉的方法消除跃层。(3)池塘的大型植物主要包括缘管浒苔、刚毛藻、沟草等,大型动物主要有矛尾缎虎鱼、石鲽、花鲈、蓝点马鲛、鲮、斑鲦、鳐等鱼类,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黑荞麦蛤等贝类以及脊尾白虾、口虾蛄等。(4)在化冰期注意池塘盐度变化,化冰前池塘冰下水位应控制在120~130cm以上,化冰后池塘水深应控制在150—170cm以上。(5)在夏季高温期应注意监测溶解氧的变化,防止因藻类死亡腐败、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导致仿刺参发生缺氧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盐度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参数之一.近年来,随着池塘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由盐度变化所引起的养殖问题备受关注.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盐度变化对池塘养殖环境以及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盐度对池塘养殖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刺参的养殖历史和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其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
池塘养刺参     
王春生 《油气储运》2000,(10):16-17
  相似文献   

11.
3株芽孢杆菌对刺参池塘有机物的降解效果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修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质环境,根据菌株对底泥中有机质(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NO_2~--N)的去除率,从刺参养殖池塘底泥和商品益生菌中筛选高效降解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并对筛选出的优良菌株的产酶能力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1株细菌中经过筛选最终获得3株优良菌株(N1、DL、R),它们能同时高效降解底泥中COD、NH_4~+-N和NO_2~--N,5 d内对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71%、23.98%、24.97%,对NH_4~+-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0.54%、36.15%、36.74%,对NO_2~--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2.10%、14.41%、28.82%;根据菌株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N1、DL、R菌株分别为白翎芽孢杆菌Bacillus baekryungensi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刺参养殖池塘底质有机污染物降解益生菌及复方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体腔液和MEM、L-15两种培养基进行原代培养,初步探讨了仿刺参体腔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在18℃下封闭培养,体腔细胞在体腔液中直接培养能够贴壁、伸展,细胞呈球形和上皮样,但凝集现象严重;在合成培养基(MEM、L-15)中,体腔细胞凝集明显减少;与MEM培养基相比,体腔细胞在L-15培养基中贴壁时间长,伸展状态好,上皮样细胞较多,可培养至72h;培养基中血清的添加量与细胞的培养状态和可培养时间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软泥底质池塘中两种养殖仿刺参方式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在4个软泥底质的池塘中分别放入塑编网造礁和毛石造礁,对仿刺参进行了两种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11月初放苗,参苗平均规格为400~600头/kg,每种养殖方式中放苗1200 kg(60万头)。经过两年养殖,于2008年11月收获,放入塑编网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4~5头/kg的仿刺参19200 kg(25.6万头),成活率达42.7%,总重量增加了15倍;放入毛石造礁的池塘中共培育出规格为7~8头/kg的仿刺参9000 kg(6 300头),成活率达10.5%,总重量增加了6.5倍。  相似文献   

14.
于2008年1—6月对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4个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呼吸率和初级生产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呼吸率平均值分别为0.31、0.63、0.80 mg/(L.d)(以O2计,下同),分别占各粒级浮游生物总呼吸率的17.88%、36.10%和46.02%;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植物生产率平均值分别为0.27、0.59、0.64mg/(L.d),占各粒级浮游植物总生产率的18.18%、38.98%和42.84%;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生物呼吸率占相应粒级浮游植物生产率的比例分别为113.90%、107.24%、124.39%。(2)>200μm、20~200μm、2~20μm和<2μm的4个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75、0.65、3.08、1.26μg/L,分别占总叶绿素a含量的13.15%、11.30%、53.63%和21.92%。  相似文献   

15.
以2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试验材料,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DD104基因在仿刺参不同组织中以及低盐胁迫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D104基因在仿刺参管足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体腔液、触手、呼吸树中的表达水平次之,在体壁、肌肉和肠中的表达水平较低;仿刺参在受到低盐胁迫后,体内DD104 mRNA的表达随盐度胁迫时间的增加呈现波动性增减,胁迫72 h时DD104基因的表达最强,在肌肉和管足中的表达量达到最大;胁迫48 h时肠组织中的表达量最大;胁迫24 h时体腔液中的表达量最大.研究表明,低盐胁迫后DD104基因在仿刺参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发生变化的时间点不同,低盐胁迫下DD104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与渗透胁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黄、渤海春季刺参肠道及养殖池塘细菌菌群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海和渤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的沉积物、海水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内容物中的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16S rDNA文库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黄海和渤海养殖刺参肠道内容物、池塘沉积物和海水中共存在变形菌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 5个门类的细菌类群,其优势类群均为变形菌(变形菌比例>41%),且在文库所含变形菌的4个亚门( Alphaproteobacteria、 Betap:roteobacteria、 Gammaproteobacteria、 Deltaproteobacteria)中,除黄海春季刺参养殖池塘海水文库(YSp3)中α-变形菌占优势外,其余5个文库均以γ-变形菌为优势亚门。  相似文献   

17.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C)与俄罗斯群体(R)杂交子一代F1(C×R)亲参的发育情况及其与中国仿刺参群体多种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仿刺参子一代F1(C×R)在渤海北部池塘可自然发育成熟,或经人工促熟后发育成熟。3龄成熟子一代个体体重为(246.5±65.1)g,体重为140-400 g,性腺指数为(15.7±1.6)%,卵径为130-160μm。通过人工催产获得成熟精卵,F1(C×R)与C回交,在温度为(20.0±0.5)℃、盐度为31、pH为8.0、溶氧为7.4mg/L的条件下进行幼体培育,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各组杂交后代在体长、体重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耳状幼体阶段各组仿刺参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C♂〉C♀×F1(C×R)♂〉F1(C×R)♀×F1(C×R)♂〉C♀×C♂;4月龄时各组稚参、幼参体长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C♀×F1(C×R)♂〉C♀×C♂〉F1(C×R)♀×C♂,体重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F1(C×R)♀×C♂〉C♀×F1(C×R)♂〉C♀×C♂。  相似文献   

18.
以初始体重为(30±2)g的仿刺参为研究对象,分别注射500μL 1.0 mg·mL-1黄柏提取物、苦参提取物、枸杞多糖提取物、黄芪多糖提取物、菊粉和天蚕素等6种免疫增强剂,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研究免疫增强剂对仿刺参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后第3天,黄柏提取物和菊粉组仿刺参体腔细胞总数量(TCC)显著增加,最高达15×106个·mL-1(P<0.05);菊粉组TCC达到106个·mL-1时的呼吸爆发活性为0.35(P<0.05);黄芪多糖提取物、菊粉和苦参提取物组TCC达到106个·mL-1时的吞噬活性为0.42,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免疫试验组的酚氧化酶(PO)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3天达到最大值,黄柏提取物组的PO和ACP活性分别达83和0.065 U·mL-1(P<0.05);免疫试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天出现最大值,其中以菊粉组的变化最显著(P<0.05),SOD活性达到97 U·mL-1;PO、ACP和SOD活性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活性与注射时间之间无正比关系,不同免疫增强剂产生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