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纳米微胶囊制备的主要方法界面聚合、原位聚合、凝聚法和聚电解质交替吸附法,概述了纳米微胶囊在饮料加工、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等农产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因其优越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使得微胶囊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它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领域中的许多难题。通过阐述微胶囊的优良特性、常用壁材分类、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微胶囊在化妆品、医药、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在油脂方面的应用研究,对于其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目前微胶囊化处理食用油脂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近年来在食用油脂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的重点高新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功能性食品方面备受青睐。阐述了微胶囊壁材、微胶囊制备方法以及微胶囊技术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成分微胶囊制备技术及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胶囊技术是本世纪的重点高新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借助微胶囊制备技术,将食品成分微胶囊化,不仅可保护其中的功能成分,防止氧化,增加其稳定性,而且可使产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流动性以及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对食品成分微胶囊制备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回顾和评述,并分析指出了微胶囊制备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胶囊技术在生物领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胶囊技术在生物领域的进展,包括微胶囊化生物细胞的制备、微生物微胶囊的制备、超临界流体微胶囊化技术包埋酶和蛋白质以及微胶囊化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肉味香精对改善食品风味和改良食品品质至关重要。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对肉味香精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产品质量优劣与产品的竞争优势。概述了肉味香精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如酶解技术、热反应技术、干燥浓缩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微胶囊技术等,旨在为肉味香精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微胶囊技术是在我国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一种新型技术。因其具有改变物料的状态、保护敏感成分、掩盖不良气味、隔离组分等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当中,着重介绍了微胶囊技术在酶、益生菌、营养素、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重新评价了大豆食品的功能价值,并介绍了大豆食品加工的生物工程技术、超滤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微波加热干燥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微胶囊技术和大豆食品辐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多孔淀粉是一种新型变性淀粉,具有高效、无毒和安全等优点。用多孔淀粉吸附目的物质后,可在特定条件下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来释放目的物质,从而达到缓释作用,同时也延长了使用时间,提高了使用效率,更有利于目的物的利用。多孔淀粉作为一种新型有机吸附剂、微胶囊芯材及脂肪替代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介绍了多孔淀粉吸附特性的应用研究概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及其常用壁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史进行简单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了目前在食品、药品行业使用较多的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等3种天然壁材。  相似文献   

12.
海藻多糖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多糖是获取食品添加剂的天然良好原料,琼胶、卡拉胶、海藻酸钠、海藻酸丙二醇酯等海藻多糖在食品添加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从上述几种海藻的理化性质、功能及目前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海藻多糖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性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开发海藻多糖功能,促进其在食品添加剂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食品检测技术学习领域是高职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基本检测方法,分为食品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三大类课程。从食品检验学习领域的视角,对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仪器分析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等课程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14.
面制品加工和贮藏的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核磁共振NMR及其成像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运用日益广泛而重要。这就为设计和优化食品,特别是面制品加工和贮藏过程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崭新的领域,同时在更基础的层面上,利用NMR技术来研究食品内部传热、传质过程及许多影响食品品质的因素,将会取得对其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开发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难点,根据食品检验相关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食品检验学习领域必须开发新的课程,以适应其发展需要。就食品检验学习领域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动植物源食品检疫技术及食品检测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新课程的定位、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复相乳液法制备HPMCP的BSA微胶囊,研究常用蛋白质定量方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福林-酚法、紫外吸收法对测定HPMCP微胶囊蛋白包裹量受壁材、乳化剂、亲水性保护胶体的影响。结果得到制备的微胶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粘结在一起的现象,三种方法中福林-酚法影响程度最小,适合测定HPMCP蛋白微胶囊的包裹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为中国食品领域未来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食品领域标准制修订、发布活动和标准化发展趋势提供风向标,为建立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供知识服务支撑。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标准数量、标龄、发布年代、采标率、采标一致性程度、采标及时性等多个方面,将英、德、法、俄、美5 个国家食品领域的现行标准文献与中国现行标准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行食品国家标准总数为2242 项;5 年以下标龄的标准百分比仅次于美国;标龄3~5 年的现行标准比例较高;标准发布高峰期在2009 年;中国食品标准的技术领域主要分布在农产食品综合、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建议加强乳和乳制品、食品加工器具、包装材料和设备等标准研制;中国食品标准的国际标准采标率相对较低,仅为18.02%;采标一致性程度较其他几国低;采标时效性不高,采用近5年的国际标准数量较少,建议缩短采标时间差。  相似文献   

18.
流态化技术具有传质效果好、床层温度分布均匀、易于工程放大等显著优点,在流化速冻、流化干燥、流化造粒、流化吸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概括流态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对食品流态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及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