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价家畜止痢散的抗腹泻作用,试验采用限度试验中最高剂量为按每千克体重5 g 1次灌胃给药,观察、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止痢散的抗腹泻效果及其对正常或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可认为该药无毒;与模型组相比,止痢散低、中剂量组可显著减少小鼠腹泻次数(P0.05);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止痢散低、中、高剂量组都对小鼠肠推进运动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中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胃排空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与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模型组相比,止痢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肠推进运动和胃排空都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说明止痢散具有抗腹泻的作用与其抑制胃肠运动有关,但其不能对抗痉挛的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葛芩止痢颗粒的抗菌、抗炎、止泻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葛芩止痢颗粒对猪源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构建大肠埃希菌的腹腔感染模型,观测葛芩止痢颗粒对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构建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检测葛芩止痢颗粒的抗炎作用;构建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检测葛芩止痢颗粒的止泻作用。结果显示:葛芩止痢颗粒对3种常见猪病原菌具有体外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大肠埃希菌MIC=14.37 mg/mL,猪霍乱沙门菌MIC=28.75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MIC=14.37 mg/mL;对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其对小鼠的保护效率略弱于硫酸多黏菌素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分别(8.62±2.18) mg、 34.79%,(7.48±1.93)mg、 43.42%,(6.50±2.20)mg、 50.83%;对蓖麻油引起的小鼠腹泻也表现出明显的止泻作用,高、中剂量组的止痢效果与盐酸小檗碱的效果基本一致且均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的效果要弱于盐酸小檗碱的止痢效果,但其止痢效果仍然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5)。表明葛芩止痢颗粒具有明显的体外、体内抗菌作用及体内抗炎、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3.
止痢散及其拆方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家畜新兽药止痢散及其拆方中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组方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评价家畜新兽药止痢散及其拆方的抗腹泻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抗腹泻的作用机制,采用动物模型观察止痢散及其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组方的抗腹泻效果,对正常或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小鼠肠推进、胃残留率的影响,对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止痢散及多地组、多地乌组都可极显著减少小鼠腹泻次数(P0.01);同时可显著减少正常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P0.01);但不能显著减少新斯的明致胃肠痉挛模型小鼠肠推进率和胃排空率(P0.05)。止痢散及多地组、多地乌组都可显著减小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P0.01)。综上所述,止痢散及其拆方的抗腹泻作用是与其抑制肠推进和胃排空,减小肠平滑肌收缩张力有关,但都不能对抗痉挛性胃肠运动,止痢散的这一作用与方剂中的多叶勾儿茶、地榆和乌药关系密切,这为止痢散的组方和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3种中药口服液的抗小鼠试验性腹泻试验,比较3种口服液对小鼠腹泻的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头翁口服液和大青止泻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和双连固肠口服液能极显著地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试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大青止泻口服液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P<0.01).表明3种中药复方口服液中,大青止泻口服液抗小鼠腹泻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透皮贴剂药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药效作用.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透皮贴剂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茵、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茵效果,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P<0.01或P<0.05),对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能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证实,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具有较好的抑茵、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止痢散抗炎的药理学作用,为最终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采用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等方法研究止痢散的抗炎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组耳廓肿胀度极显著降低(P<0.01),抑制率极显著增高(P<0.01);止痢散中、高剂量组耳廓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抑制率显著增高(P<0.05);其他各药物有一定抑制耳廓肿胀的作用,但不明显。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果显示:阳性组抑制率最高为46.45%;止痢散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6.45%、16.13%,表明止痢散中、高剂量组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性,但作用不明显。结论显示:止痢散具有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艾纳香油(艾油)的药理作用,试验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观察其灌胃给药毒性大小,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方法观察其抗炎活性,醋酸扭体方法观察其镇痛效果,试管二倍稀释法观察其体外抗菌效果。结果表明:艾油口服的LD50为5.179 g/kg;艾油高剂量可极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肿胀抑制率达到55.42%;艾油低、中、高剂量组都可极显著降低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P0.01),镇痛率最高可达84.03%;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μL/m L和1.75μL/m 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μL/m L和3.50μL/m L。说明艾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灌服给药可行,安全毒性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止痢散抑菌和镇痛的药理学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热板刺激、冰醋酸刺激小鼠扭体等方法研究止痢散的抑菌及镇痛作用。抑菌结果显示,止痢散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3125 mg/mL,止痢散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为0.6250 mg/mL,对于大肠杆菌的MBC为0.9375 mg/mL。热板刺激结果显示,与给药前相比:止痢散低、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30 min痛阈值极显著减少(P<0.01),在给药后1 h止痢散低、高剂量组痛阈值显著减少(P<0.05)。冰醋酸刺激小鼠扭体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组小鼠扭体次数极显著减少(P<0.01),止痢散低剂量小鼠扭体次数极显著减少(P<0.01);与阳性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扭体次数极显著增加(P<0.01)。结论:止痢散具有抑菌、镇痛作用;抑菌作用明显,镇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五倍子颗粒(Galla Chinensis granules,GCG)止泻、抗炎和镇痛的药效作用,通过番泻叶诱导小鼠腹泻模型,二甲苯诱导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诱导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小鼠疼痛模型(热板法和扭体法)的构建,观察GCG对小鼠腹泻、胃肠运动、炎症和痛觉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病理组织学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检测,进一步探究GCG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GCG治疗组(50 mg/kg BW、100 mg/kg BW和200 mg/kg BW)对小鼠腹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胃肠蠕动(P<0.01),且对小鼠耳肿胀及足肿胀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极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腹部收缩(P<0.01),其中,GCG治疗组(200 mg/kg BW和100 mg/kg BW)分别在给药后0.5 h和1.0 h开始延长小鼠热板试验中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时间(P<0.05),而GCG治疗组(50 mg/kg BW)只在4.0 h延长小鼠疼痛反应时间(P<0.05)。其次,GCG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改善角叉菜胶引起的足病理...  相似文献   

10.
研究自制外用中药膏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外用中药组方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膏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及蛋清致小鼠足的肿胀(P<0.01);能提高小鼠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中的痛阈值(P<0.01)。研究证明,外用中药膏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