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茶和食茶     
饮茶和食茶蔡如桂(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723600)饮茶俗语喝茶,一般指饮用冲泡或煮滤的茶叶有效成份溶液;食茶即吃茶,则理解为把茶叶咽下肚子。皖南、浙北、赣东一带,不管路过“行善亭”或止步人户家,都请“吃茶”,其实是请喝茶水,把吃和喝“合二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道除了有其共性——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特性外.儒、道、释三家赋于茶道以各自的内涵。儒家的积极入世,家国天下;道家的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佛家禅宗的色空无我,茶禅一味,体现了三家赋于“茶道”的不同特性。本文试图以简明的语言,用“一颗进取之心吃茶”,“以一颗自然之心吃茶”,“以一颗平常之心吃茶”阐释三家茶道审美之“比德”,“畅神”,“妙悟”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3.
茶氨酸的分析研究和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氨酸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本文从茶氨酸的化学性质和特点;国内外对茶氨酸分析研究的现状;以及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性应用等方面来综述浅析。  相似文献   

4.
茶归生活     
正茶,原本是树叶。因人为的加工制作,一片树叶转变为一颗茶叶,因人的心手相调,一撮茶叶演化出一碗茶汤。茶叶,不仅仅是加工过的树叶。吃茶,离不开茶叶、茶水、茶器,更离不开茶人。对茶的物质性而言,人的精神性才是决定因素。茶道,是茶之说,茶之路,茶之哲学。天地聚气于植物鲜生命,经人采撷制作成茶的贮生命样式,然在水  相似文献   

5.
<正>学院下设食品化学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动物性食品加工、现代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藏与物流包装、茶与特色资源加工等6个研究中心。近5年来,学院承担了"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73项,以及各种国际合作项目和横向项目近300项,累计科研经费8916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其中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200篇;授权专利40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省黎平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西部最美茶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种茶、制茶、吃茶、饮茶的历史悠久,茶产品丰富,除黄茶外,五大基本茶类(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青茶)及保健茶(饼茶、青钱柳茶、老鹰茶、虫茶等)均有生产。黎平香茶是黎平县众多茶产品中产量和销量最大的一款卷曲型茶,但各生产厂家在标准、技术等因素上的差异导致该产品技术不稳定、标准不统一等,不利于品质统一  相似文献   

7.
自古以来,我国茶叶饮用的方式可分为二种:吃茶、喝茶、饮茶。随着社会的发展,制茶技术不断改革,茶叶的花色品种增多,人们对茶叶饮用价值的研究愈加重视,茶叶饮用方式也在逐渐演变,愈来愈多的人喜爱“饮茶”,品尝茶的真香真味。充分利用茶叶的饮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1土家族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湘、鄂、川、黔的武陵山一带,这里有"八千奇峰,三百秀水",到处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素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誉,成为旅游胜地之一。由于当地自然环境适宜种茶,长期以来一直是优质名茶的重要产地。山美、水美、茶美,自然引人入胜。这个地区的土家族,千百年来世代相传,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茶方法,那就是喝擂茶。擂茶,又称"三生汤"。关于"三生汤"的由来,流  相似文献   

9.
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历史名茶,而凤冈茶则是贵州省近几年兴起的一款健康茶品。本文从杭州市民饮茶量的估算、凤冈茶的抗氧化优势、凤冈县与杭州市两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等方面,探讨了将凤冈茶与龙井茶结合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在杭州这个"国茶之都"发展具有凤冈特色系列茶产品的可能性,也探索了使得"龙凤呈祥"成为东西部茶文化和茶健康融合发展产业品牌的方法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5,27(4):190-190
茶多糖TPS(Tea Polysaccharides)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迄今为止,主要集中在茶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理作用方面,且生理作用研究主要停留在动物活体实验上,有关茶多糖对于人体的保健功能和药理的临床试验报道较少,有待深入研究。作为一类新型的保健食品、药品原料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提供不同纯度的茶多糖制品,茶多糖功能食品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前景广阔。茶多糖的组成与物理性状以单糖为基本组成单位的茶叶复合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糖蛋白,其组成和含量因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茶,种类繁多,功效各异。只有欣赏、品饮各种茶,才能成为真正的茶人。如果说喝茶是时下的流行元素,那么药食同源的保健茶则是永恒的经典。保健茶风靡全球,源于人们对健康和高品味生活的认识和追求。专家预言,21世纪是纯天然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世纪。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作为日常必需品,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4,26(2):95-96
“茶叶深加工”栏目由本刊与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合办,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就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茶氨酸、茶皂素等专题分别撰文,介绍其生理功能、分离提取方法、检验方法及其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近来,许多营养学家在谈到如何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指出,科学饮茶是有效方法之一,原因是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茶色素和茶氨酸等保健功能成分,可增强人体健康。茶是源于我国遍布世界的三大软饮料之一。目前,全世界有60个国家种茶,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饮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就有茶叶药用功能的记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叶是健康饮品,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病毒、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保健功能。21世纪被称为“绿色世纪”,追求安全、优质、营养、保健食品生产正成为全球食品工业发展的主流。茶叶作为我国最丰富的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资源,加之茶叶富含这些生物活性成分功能明确,在公众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今天和明天,保健食品的研发注定是茶叶深加工领域中的一个大大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把食品速冻工艺技术运用到茶叶初制加工过程中,可以缓解茶叶生产加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减轻制茶劳动强度,提高低档茶原料经济价值,提高茶叶卫生质量,为茶叶生产加工提供了新方式,开辟茶叶消费的新领域,促进我省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超微绿茶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6,28(1):19-19
超微绿茶粉是将茶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和干燥处理后进行超微粉碎成200目(74μm)(气流粉碎式加工)甚至1000目(12μm左右)以上的茶叶超微细粉。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成分。超微绿茶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可作为面包、面条、糖果、果脯等食品的风味添加剂,赋予食品天然的绿色(超微绿茶粉)、红色(超微红茶粉)色泽和营养保健功能;应用于冰淇淋、果冻、糖果、奶油蛋糕、饼干、糕点、茶豆腐、口香糖、茶饮料及面条、面包等食品中,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超微茶粉可溶于冷、热、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普通茶叶的市场均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对荼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保证荼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年老体弱的特殊群体对食品的迫切需求,必须加大对名茶的培育和更新普通茶的提质及加工深度,同时还要加大对茶叶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学荼、知荼、得茶、爱茶、宣传茶,更多的人在“茶杯”中找到健康。  相似文献   

16.
茶氨酸的合成、药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汤炎 《茶业通报》2002,24(4):19-21
茶氨酸是茶树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1%~2%,具有重要的药理功能和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的茶氨酸的合成、药理方面给予一定综述,并简要的介绍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究其根本是因为茶中富含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等物质。"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道尽中国人对茶的喜爱。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在静的时间里,品一杯香茗,香飘四溢,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老鹰茶是中国西南地区民间有长期饮用习惯的饮料。对老鹰茶中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在饮料中的应用进行评估。经试验测得的老鹰茶原料蛋白质含量为16.16%,脂肪含量为3.12%,黄酮含量为2.4%,铜含量为2.99 mg/kg,铁含量为0.29 mg/g,硒含量低于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限。老鹰茶的提取物,经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证明其无毒。以老鹰茶为原料制备的饮料,污染元素的含量低于国家标准,且具有较长的保质期。为老鹰茶在功能食品与中医药领域的开发做了前瞻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桑叶是药食同源的绿色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GABA、DNJ等多种功能性成分,不含咖啡因且滋味尚佳,适宜加工为代用茶。目前,桑叶茶加工以桑绿茶为主,桑红茶、桑叶乌龙茶及发酵桑叶茶亦有研究。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12,(1):17-17
坚持发展名茶和大宗茶"两条腿"走路,是我国现阶段茶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大宗茶的品质,为企业搭建一个打造大宗茶品牌的平台,使普通百姓能够喝得起茶,喝得到好茶,促进茶叶的健康消费,推动大宗茶的发展,我会决定举办第二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