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烤烟双棚育苗和大田覆膜增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增加2.6-4.8℃.5cm地温增加0.8-2.1℃,10cm地温增加1.8-3.6℃,双棚比单棚的气温和地温提早2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在双棚内可提早20d播种;提前17d移栽;大田覆一膜比不覆地膜5cm和10cm的地温提早10d达到烟苗适宜生长的温度,成活率达98.9%,双棚育苗和大田覆地膜的增温保显效应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过程。表现在株高90cm,单  相似文献   

2.
枫香播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总结了枫香一年生播种苗(1-0)培育中的种子催芽、苗期物候、年生长规律、苗木分级、合理育苗密度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枫香播种苗速生期较长,年生长过程中出现1次高生长高峰,2次地径生长高峰:采用30ml/lH2O2或者5mg/kg三十烷醇水溶液浸种6小时,可提高场圃发芽率60%以上;枫香(1-0)苗木分级标准是Ⅰ级苗地径≥0.9cm,苗高≥87cm,Ⅱ级苗地径0.9~0.5cm,苗高87~75cm,Ⅲ级苗地径<0.5cm,高<75cm;合理育苗密度为65~85株/m2,每公顷产苗量65~85万株  相似文献   

3.
对毛竹竹腔注射50%甲胺磷原液后的竹叶进行了甲胺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竹叶中甲胺磷含量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减少;新打孔注射比用旧孔的残留量高。所以对胸径12cm以上的毛竹注射1.0mL.株^-1原液,胸径在12cm以下的注射0.5mL.株^-1原液即可。打新孔注射甲胺磷,防治竹叶害虫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根际施肥与叶面喷施高乐肥相配合对辣椒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辣椒根际施肥和喷施高乐叶面肥的研究,结果表明:(1)辣椒生态指标均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相比,株高增加18.5% ̄31.2%,茎粗增加23.0-41.4%,叶面积增加46.8% ̄64.5%,叶厚增加5.6%-13.2%。(2)辣椒果实性状有明显改善,单果重比对照提高4.0%-10.77%。(3)鲜果Vc含量比对照提高23.7%-53.2%,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8.4%-27.0%,果实颜色深绿。(4  相似文献   

5.
唐菖蒲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荷兰唐菖蒲品种引入青海经驯化,绝大多数品种生长良好。生长期150-170天,花期21-30天,米球繁殖系数0.6-3.02,重量增长78.3%-990%,切花母球的仔球重量增长69.47%-296.96%,切花梗长67-94cm,每穗花朵数13-22,花冠长8.1-11.5cm,着花密度3.1-4.4cm/朵,花色鲜艳,切花等级均达到特级标准。切花球种植密度1.7-4.1万株/亩,栽植材料密度5.  相似文献   

6.
对四川省389份大豆高蛋白(≥48.0%)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高蛋白品种资源以黄粒、直立生长、有限结荚、白花、灰毛为主。春大豆生育111.7±20.6天,株高51.1±16.5cm,百粒重15.4±5.0g,蛋白质49.0±0.8%,脂肪16.9±1.0%。夏大豆生育145.5±25.1天,株高74.4±30.3cm,百粒重12.4±4.3g,蛋白质含量49.2±1.0%,脂肪含量16.0±1.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春大豆r=-0.11)或极显著(夏大豆r=-0.52)负相关。筛选出高蛋白,极早熟和特大粒品种资源20份。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喷施S—3307对菊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菊花生长剪期喷施一定浓度的S-3307可使菊花叶面积增大3.6-5.4cm^2,叶重提高0.28-0.55g,叶片地产厚,叶色变绿,株高降低9.5-18.1cm,同时菊花的其它主要经济性状也变佳,从而使菊花的观赏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沟埂工程系统在红壤旱地上植柏,增温保墒,抗旱的效应十分显著。沟埂比对照平均土壤含水量增加10.48%,20cm株高处的最低气温高出3.4℃,最高气温低0.2℃,早晨相对湿度低5%,中午高出1%;50cm株高处的最低气温高出3.6℃,最高气温低1.6℃,早晨相对湿度低4%,中午高2%。0~10cm平均土温晴无比对照低0.8℃,阴天高0.8℃。在沟埂调控下,棉株平均株高比对用高3.4cm,单株成铃数多1.7个,百铃重0.1kg,每公顷皮相比对照增产18.9%。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专用叶面喷剂的增产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水稻专用叶面喷剂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植后7-10天喷施1次400倍专用叶面喷剂,可促进水稻发根早,返青块,叶色较浓绿,可提前3-5天分蘖,每亩增加分蘖3.8-5.0万条,有效穗增加2.0-3.0万穗,结实率提高3.3%-4.0%,千粒重增加0.30-0.76g,植株矮3.0-7.5cm,增产12%-14%,其增产机理为专用喷剂促进水稻根系活力,增加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灌浆期剑叶中C^14光合  相似文献   

11.
降水是主要的生态因子,对林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利用汉中1997年飞播油松14 a调查资料,结合当地1997-2011年降水情况,采用聚类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法研究树高、树高年生长量和树高生长年增量与降水量的关系,探讨RPA拌种飞播对油松利用林地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树高与年、3月和8月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1月降水量负相关极显著,与12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对照油松高年生长量与8月和11月降水量正相关显著;RPA树高年生长量与3月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8月和7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1月降水量负相关显著。4月降水量与对照油松高生长年增量呈显著负相关,与RPA负相关极显著。剔除树龄因子,树高对3月、2月和11月降水反应敏感;3月、7月和9月降水量对RPA和对照树高模型贡献分别为54.2%和52.5%。RPA树高年生长量优化模型中,排除了年降水量的作用,3月、4月、8月、7月、12月、11月和1月降水量作用依次降低,贡献介于2.7%~27.2%;对照模型中,年降水量贡献47.1%,8月、3月和12月降水分别贡献29.8%、10.7%和9.7%。4月降水量对树高生长年增量作用较大,1月和12月降水也与RPA年增量相关。引入时间因子,3月降水对树高作用较大。树龄权重下,3月降水量对树高作用最大,而年降水量是影响树高年生长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林分平均高生长模型及模型参数环境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云南松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在西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研建其林分平均高生长模型以及对模型参数进行环境解释,可为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云南松林分的生长动态提供经验模型。方法基于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气象数据,以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结合7种理论生长模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构建林分平均高生长模型,并对最优模型的参数进行环境解释。结果对选定的7种理论生长模型进行拟合,以调整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为模型拟合精度指标,从中选出林分平均高最优生长模型,将标准化的环境影响因子引入到最优生长模型参数中,对最优模型的参数进行环境解释。经方差分析可知,引入环境影响因子后的模型与基础模型之间有显著差异,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结论(1) 从7个理论生长方程中选定林分平均高最优生长模型为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调整R2达到0.616,均方根误差RMSE为2.328 m。(2)将环境影响因子引入到不同参数组合位置时表现最优的模型形式,作为该环境因子对林分平均高生长模型的参数环境解释,各环境因子引入后,模型拟合效果明显提高。调整R2后,提高最显著的是将湿润指数同时引入到参数a、b、c位置上时的模型形式,其拟合效果提高了5.375%;提高最低的是将土壤厚度因子同时引入到参数a、b、c位置上时的模型形式,其拟合效果提高了1.938%。(3)各环境影响因子对林分平均高生长模型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湿润指数>年均降水量>海拔>潜在蒸散量>年均温度>温暖指数>年均生物学温度>坡度>土壤厚度。(4)地形因子和气候因子与林分平均高生长之间的关系有正有负,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对林分平均高的影响不大,气象因子中温度对林分平均高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对降水的制约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甘蔗株高生长的气象因子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表面看,影响甘蔗株高生长的气象因子有当旬的平均气温、蒸发量、降雨日数和平均风速。通径分析表明,平均气温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它气象因子大多通过平均气温对株高生长起作用。逐步回归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影响甘蔗株高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平均气温。旬均温在25.0℃以下时,株高生长缓慢;旬均温为26.0-27.9℃时,株高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4.
浅议甘蔗地套种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美先 《广西农学报》2009,24(3):27-28,31
甘蔗、西瓜的生长期各不同。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利用甘蔗、西瓜两种作物成熟的时间差,在甘蔗生长前期套种一茬西瓜,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能大幅提高甘蔗的产量。据试验,每公顷西瓜、甘蔗的收入均万元以上,收入净增2万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生命素对甘蔗生长速度、农艺性状及产量效益的影响,提高甘蔗生产效益,在甘蔗生产上施用"永业"生命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永业"生命素对甘蔗生长速度和株高、锤度、有效茎数、单茎重等农艺性有良好的影响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甘蔗单产,其增产率为11.97%-29.75%。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糖蔗生长发育所需的气象条件要求,采用广西龙州县198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作依据,分析当地气温、降水和日照的气象条件对糖蔗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州县独特的气候正与糖蔗的种植及其生长所需要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很适宜糖蔗的种植。  相似文献   

17.
硅肥对蔗地土壤性状、甘蔗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大棚条件下进行甘蔗硅肥施用量研究,阐明硅肥对甘蔗生长、营养以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每桶26gN+1.76gP+20gK为对照,设置T1~T6(20、40、60、80、120 and 150g/桶)6个不同硅肥用量,研究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的影响。【结果】硅肥处理的甘蔗+1叶N、P、Ca、Mg、Si含量较对照有一定提高,其中120旆处理的甘蔗+1叶含硅量比对照增加92%。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影响,SOM和有效P较对照显著降低,120g/桶处理的有效Si含量较对照增加137%,150g/桶处理的交换性Ca和Mg分别较对照增加117.9%和86.0%,pH均有一定提高。硅肥处理对甘蔗株高和产量增加有显著影响,对甘蔗干物质和产糖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结论】硅肥对甘蔗生产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一定正效应,可结合常规施肥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对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为BGA土壤调理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02-281和ROC22作为试验品种,采用室外桶栽试验,分别以壤土和粘土为栽培基质,设不同BGA施用量(0、2、4 、6、8 g/kg土)处理及施用复合肥(1.2 g/kg土)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甘蔗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桶栽甘蔗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可促进甘蔗苗期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高度,明显提高甘蔗叶片中N、K含量。在同类型土壤条件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效应一致,而对于同一甘蔗品种下粘土施用效果比壤土显著,其中6、8 g/kg土施用量的促进效果较显著。【结论】BGA土壤调理剂对桶栽甘蔗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对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为BGA土壤调理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02-281和ROC22作为试验品种,采用室外桶栽试验,分别以壤土和粘土为栽培基质,设不同BGA施用量(0、2、4 、6、8 g/kg土)处理及施用复合肥(1.2 g/kg土)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甘蔗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桶栽甘蔗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可促进甘蔗苗期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高度,明显提高甘蔗叶片中N、K含量。在同类型土壤条件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效应一致,而对于同一甘蔗品种下粘土施用效果比壤土显著,其中6、8 g/kg土施用量的促进效果较显著。【结论】BGA土壤调理剂对桶栽甘蔗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收割机切割器运动对甘蔗收割质量的影响,提高切割器的切割质量,研究了甘蔗收割机双圆盘切割器的运动学规律,推算出描述该运动规律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最佳参数匹配,利用pro/E建立甘蔗切割器三维实体模型,在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对刀刃上单点运动进行分析,得出了刀刃单点的位移、轨迹的运动规律图。结果表明,在不同前进速度、不同刀片数目的情况下,随着公式系数P的增加,甘蔗被重复切割次数会增加,通过合理选取系数,可以算出准确的刀盘转速以达到特定的切割效果。当系数P取1或2时,能够控制甘蔗被一刀或两刀切断,是比较理想的切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