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白银市荒漠区景泰县芦阳镇红光村选择旱砂地,用春季植苗和雨季直播2种方式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种方式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差异不大,雨季直播苗木前3年生长较慢,进入第4年生长量超过了植苗造林,新梢生长量最高可超过春季植苗造林的25.2%。成本分析表明直播造林成本远远小于植苗造林,建议旱砂地柠条造林采用雨季种子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2010年核桃楸秋季山地直播造林的试验结果,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总结出核桃楸山地直播的造林的关键技术。直播造林与植苗造林相比,能明显提高树高、地径、新梢和冠幅生长量,并能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荒漠区旱砂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降低造林成本,我们在景泰县芦阳镇红光村进行了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种子直播与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旱砂地沙枣植苗造林与直播造林成活率差异不大,但保存率差异较大,植苗造林保存率比直播造林高出18%;成本分析表明植苗造林与直播造林等成本效果比为100∶197.06,等效果成本比为100∶50.97。  相似文献   

4.
2015~2016年在调查基础上对柠条造林进行了试验研究,柠条植苗造林时机为春季树液流动后和秋季停止生长树叶皮层脱落后;直播造林受土壤含水量、温度及直播深度的影响出苗率变化大,在干旱区宜林沙荒地柠条直播造林造林时,在气温稳定回升到10℃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8%后可进行直播造林,填补植苗春夏不能造林的空隙,试验结果显示植苗结合直播补植当年可达到国家造林标准。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地区速生杨伐根萌条更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北干旱地区,利用速生杨伐桩上休眠芽和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枝条来更新速生林,不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还可节省造林费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冶美利工业园区纸浆原料林内进行了速生杨伐桩萌条更新造林和植苗造林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是伐桩萌条成活率比植苗造林高7.7%;萌芽林平均树高的年生长量比植苗林高3.11m,平均胸径年生长量比植苗林高2.45 cm.  相似文献   

6.
植苗袋法栽植山杏试验,是半干旱地区造林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试验表明,植苗袋造林法平均提高造林成活率29.3个百分点;在造林后的14个月调查,平均地径生长量增加86%,平均高生长量增加69%,平均根径生长量增加31%,平均总根长生长量增加37%,平均根系数量增加55%。  相似文献   

7.
山杏直播造林,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可获得同植苗造林一样高的造林成活率,甚至高于植苗造林成活率。山杏直播造林简便易行,成本低、速度快,特别是在高山、远山、石质山区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油松、华山松直播造林是营造大面积用材林、加速荒山绿化步伐的一种好办法。终南林场从1959年建立以来,坚持植苗、直播造林相结合,共营造油松、华山松人工林36500多亩,其中植苗造林28000多亩,占75%左右,直播造林8000多亩,占25%左右。1961年直播的油松林现在平均树高5米,胸径8.9匣米。  相似文献   

9.
采用深穴整地、穴底植苗、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土壤含水率超过了水平梯田整地常规植苗造林的林地;造林2a后落叶松保存率达95.6%,常规造林仅为52.4%,对提高干旱地区落叶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落叶松幼树高度和当年生长量均比常规植苗造林的高。  相似文献   

10.
<正> 华山松是云南省主要造林树种一,历年来多采用直播和“百日苗”植苗(?)林。1976年,梁王山林场在实践中探索(?)一种“双月苗”植苗造林方法,与直播造林(?)“百日苗”造林相比,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而造林成本却大幅度下降。现将有关情况(?)报如下: 一、“双月苗”造林的兴(?) 梁王山林场地处海拔2,20-2,800米的高寒山区,年均气温12℃;年降雨量约1,100毫米,6-10月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0%左右,干湿季分明。这里的(?)地条件适宜华山松生长。1974年以前,该场营造华山松一直采用直播方法。因种子被鼠、(?)大量偷食;发芽出土  相似文献   

11.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黧蒴栲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利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黧蒴栲芽苗截根移栽、截根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黧蒴栲芽苗截根处理对苗高、主根长、一级侧根数、叶干重、茎枝干重、根器官干重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一级侧根长度有显著影响.芽苗截根处理后苗木高度增加17.51%、地径增加13.72%.不同剪叶处理方式对黧蒴栲苗木造林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芽苗截根苗造林以剪叶75%效果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5.86%,而未剪叶苗造林成活率为57.69%;应用芽苗截根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7.0%~24.0%,增加当年树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8.22%、15.44%.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辽宁省西部干旱石质山区针叶树育苗周期长、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油松大苗培育技术试验,结果为1a生油松苗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的适宜移植时间为4月1-10日(清明前后),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在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采用该技术培育大苗移植成活率、合格苗率分别都在95%以上,利用该技术所育苗木在干旱年份造林成活率为86.6%,该方法可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林下造林、林下直播、林隙造林和林隙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黄菠萝幼树的成活率、冻害率及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菠萝更新的最好方式为林隙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其成活率为100%、无冻害发生、而且长势良好;其次是林下直播,成活率为83.34%,无冻害发生,但幼树长势较弱;第三是林隙造林,其成活率为92.22%,冻害率为13.33%、冻害长度为29.50cm;第四是林下造林,其成活率为69.83%、冻害率为47.78%,冻害长度为16.67cm。  相似文献   

15.
红松直播造林与植苗更新的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松直播造林与植苗更新的试验方法。通过直播与植苗两种造林方式的对照分析,得出在天然次生林下直播红松是顺应自然的一种更新造林方法,它具有抗性强、免抚易管理的优点,与红松植苗相比既可做到免抚,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是加快恢复小兴安岭森林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黄连木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生长速度,对黄连木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营养袋苗和塑料营养钵苗的苗高分别为43.6 cm和26.8 cm,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6%和97%;适当深栽 覆草的造林成活率达100%;容器苗苗龄对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只影响当年生长量,以百日以上苗龄生长量最高,可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7.
结合北票气候特点,进行了油松种子包衣山地直播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子包衣直播造林后,保证了山地造林的出苗率,多效复合剂包衣比对照出苗率提高5.4倍以上,同时提高了苗木生长量,防止了鸟、鼠、兔等野生动物和松苗立枯病危害,提高了山地造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山樱花(Cerasuscampanulata)1a生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移植时间、叶量及土球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时间对成活率、地径和苗高生长都有极显著影响,以休眠期移植效果最好,其成活率、地径和苗高均最高,分别为97.07%、1.86cm和1.85m。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时,摘叶移植的成活率为83.80%,是带叶移植的1.18倍,但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不大;带土球移植的成活率和苗高分别为81.76%和1.55cm,分别是不带土球移植的1.12倍和1.07倍,但地径生长差异不大。福建山樱花苗木移植在休眠期进行最好,其次是萌动期,在抽梢期和生长旺盛期移植,需将叶片全部摘除并带土球。  相似文献   

19.
对华山松在云龙县漕涧地区的造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漕涧地区,华山松适宜于海拔2 000~2 800m的微酸性棕壤或黄棕壤,选用天然母树林采种并进行品质检验后育苗,100d出圃,雨季植苗造林,成活率达95%,且比直播造林节约种子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快速繁育黄连木良种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对黄连木育苗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枝接和山区造林时间对黄连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沙藏春播出苗率高,枝接繁育苗木以4月10日成活率最高,可达86.7%,良种苗木适宜造林时间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