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的细胞遗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可以出现亲本类型八倍体小黑麦、普通小麦和普通小麦附加黑麦染色体异附加系与异代换系,对改进八倍体小黑麦的株高、熟期、结实率、籽粒饱满度有一定的效果,也可以选育抗病、耐旱较亲本增产的普通小麦新品种。细胞学观察结果:F1染色体基本型为21+7,F相似文献   

2.
将小麦近缘属植物黑麦中的优良基因导入小麦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本研究调查并分析了390份小麦-黑麦种质材料。在这390份种质材料中,6个主要农艺性状值均有较大的极差,说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与10份小麦主栽品种相比,90%以上的材料具有穗长和分蘖数的显著优势,60%以上的材料具有小穗数优势,约30%的材料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主栽品种。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mc-FISH)技术,对8份农艺性状优良的代表性材料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发现3份为六倍体小黑麦(AABBRR),2份为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1份为1RS·1BL易位系,其余2份不具有可见的黑麦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值得指出的是,3份六倍体小黑麦与2份八倍体小黑麦所含的黑麦染色体不完全相同。八倍体小黑麦中有1对来源于黑麦的小染色体,而六倍体小黑麦中没有类似小染色体;并且,不同材料中黑麦4R染色体端部的GISH杂交带有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小麦-黑麦种质材料进一步应用于小麦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1, 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 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  相似文献   

4.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 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体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Rht12Rht12)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体小黑麦的分蘖力,延迟了熟期,对籽粒饱满度有不利影响,尚需继续回交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程治军  张茹生 《作物学报》1999,25(6):747-751
Rht12是位于5A染色体上的显性矮秆基因。用带有该基因的普通小麦Bezostaya1、Mercia作矮源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回交,经自交和染色数镜检及田间、室内选择,将Rht12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获得了染色体数56的矮秆八倍体小黑麦株。在八倍体小黑麦遗传背景下,基因型纯合时降秆能力约为41.2%,杂合(Rht12rht12)时约为31.0%。小黑麦遗传背景对该基因有修饰作用。该基因增强了八倍  相似文献   

6.
程治军 《作物学报》1996,22(5):613-616
用杂交、回交方法,将农林10号的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Y1139F_7中。和预期的一样,在不涉及R组染色体重组的情况下,导入后的八倍体小黑麦种子饱满度并未下降,还略有提高。这是利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普通小麦有利基因于八倍体小黑麦的第一个实例.为“未经改良的R组染色体对八倍体小黑麦的种子饱满度有干扰作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近缘属种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土壤接种法对26份小麦近缘材料、栽培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抗纹枯病性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近缘植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纹枯病资源,其中有5份材料表现免疫,他们是节节麦34、峨观草、野燕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有12份材料表现高抗,他们是斯卑尔脱小麦、峨观草(河南)、圆锥小麦、密穗小麦、二棱大麦、阿比西尼亚小麦、节节麦34×B186、波兰小麦、六棱大麦、硬粒小麦、四棱小麦、茹可夫斯基小麦;有5份材料表现中抗,他们是波斯小麦、东方小麦、节节麦28×冀麦5418、印度圆粒小麦、节节麦28;只有节节麦34×豫麦9号为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8.
直接导入农林10号矮秆基因地八倍体小黑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治军 《作物学报》1996,22(5):613-616,T001
用杂交、回交方法,将农林10号的矮秆是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Y1139F7中。和预期的一样,在不及R组染色体竽组的情况下,导入后的八倍体小黑麦种子饱满度并未下降,还略有提高。审利用直接导入法导入普通小麦有利基因八倍体小黑麦的第一个实例,为“未经改良的R组染色体对八倍体小黑麦的种子饱满度有干扰作用”提供了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陈伟程 《作物学报》1965,4(4):409-424
1.测定了国内外42个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的亲和力,结果,有7个原产于我国的小麦品种,其杂交结实率达到50%以上,有3个中国小麦品种,与供试的大多数国外品种一样,较难与黑麦杂交。2.小麦与黑麦杂交亲和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亲本的基因型。杂交亲和力低,在一些品种中表现为完全显性,在另一些品种中,表现为不存在显性。本试验结果,看不出小麦的穗形与杂交亲和力有密切的关系。3.黑麦花粉在杂交亲和力不同的小麦品种的柱头上,均能正常发芽。4.小黑麦不同品系的结实率与饱满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是遗传的。5.小黑麦品系内的结实率与饱满度,也常出现变异,这是由于发生天然杂交,以及因 细胞学行为不正常,使后代染色体数量发生变化所致。6.在比较了几种结实率考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取样调查法的建议。7.在讨论中认为,导致小黑麦结实率低与籽粒不饱满,有遗传的原因与细胞学的原因。作者认为,配制具有遗传差别的大量小黑麦品系,从中选出优系进行品系间杂交,是提高结实率与籽粒饱满度的基本途径。8.小黑麦并不一定具有抗锈性。小麦亲本的抗病力,对小黑麦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选择杂交亲本时,应该考虑到小麦亲本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麦与黑麦杂交研究主要分两大方面:一是培育异源多倍体(八倍体小黑麦或六倍体小黑麦)新物种。另一方面是选育具有某些黑麦优良特性或双亲特性的麦类新种质资源。我们工作重点是后者。也就是期望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断的附加(Addition)、代换(Substitution)和易位(Trans location),从而达到定向改  相似文献   

11.
晋饲草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3年以中饲237与太633/紫6//RECITAL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是通过小黑麦与小麦杂交,后代经多次选育而成的,性状稳定的粮饲兼用强冬性小黑麦新品种,植株繁茂,优质、高产。2012-2014年参加山西省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饲草(认)2015001,在山西省中部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小黑麦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新作物。它不仅保持了小麦的优良种子品质,而且还保持了黑麦的赖氨酸含量高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蛋白质含量高于小麦和黑麦双亲的新特性。因此小黑麦将为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植物蛋白新来源,是一种粮饲兼用,很有发展前途的新作物。  相似文献   

13.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病害.发掘和培育新的抗条锈病的小麦种质资源一直是我国小麦育种中重要的工作.本研究对八倍体小黑麦劲松5号与普通小麦品种京东8号远缘杂种的衍生后代进行了选育,并且对选育出的种质材料HB 20121023株系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和条锈病鉴定.结果表明,HB 20121023植株较矮,株型紧凑.细胞学鉴定表明,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配对、分离正常.利用CYR29、CYR30、CYR31和水源46号条锈菌的混合小种田间接种鉴定表明,HB 20121023对条锈病表现为高抗.HB 20121023可作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新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节节麦-森林黑麦双二倍体系作者用原产河南和伊朗的节节麦(Triticum tauschii,DD,2n=14)作母本,分别与引自英国的森林黑麦(Secale sylvestre,RsRs,2n=14)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而合成的四倍体小黑麦新种。其染色体组为DDRsRs,2n=28。  相似文献   

15.
《八倍体小黑麦育种与栽培》一书,属于全国“农村科学实验”丛书之一,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出版,是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一件大喜事,因为它是国内第一本有关小黑麦科研和生产应用上比较系统的专著,值得向广大的农业工作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小麦农家种、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与节节麦合成的双二倍体为材料,运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同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A、B染色体组的遗传相似系数仅为0.189,存在较大的差异,推测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的A、B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为创制六倍体小黑麦(TriticosecaleWittmack)-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异染色体体系,将六倍体小黑麦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以六倍体小黑麦品种Presto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晋农190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对双亲及其杂种F2种子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确定其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发现,双亲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2,父本晋农190的核型公式为2n=42=36m(2SAT)+6sm,核型类型为1A;母本Presto的核型公式为2n=42=26m(4SAT)+4M+12sm,核型类型为2A。杂种F2中F2-3为双单体附加系,其核型公式为2n=44=36m(3SAT)+4sm+1m+1m,核型类型为1A。通过对染色体的形态、短臂和长臂的长度、臂比及相对长度系数进行分析,可初步推断杂种F-3附加的可能是母本的7号和21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用黑麦总基因组DNA做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小黑麦×普通小麦3个衍生系930553、930560和930612的黑麦染色质。荧光原位杂交显示这3个品系中都有1RS染色体臂与一小麦染色体臂发生易位,易位的断点在着丝点附近。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各时期中都可见到明显的杂交信号。1RS染色体臂在间期表现为线状杂交信号贯穿细胞核。C-分带表明3个受检易位系为1BL/1RS易位。  相似文献   

19.
<正> 利用普通小麦与八倍体小黑麦杂交,培育出形态学似普通小麦的次级六倍体(Sec-ondary hexaploid),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一项研究。国外,早在1939年 M(?)NTEiNG就论述了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植株生活力,育性等。之后,对于小麦与小黑麦杂交后代细胞遗传的研究相继有些报道。在国... ...  相似文献   

20.
小黑麦光合物质积累及其饲用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黑麦是小麦与黑麦远缘杂交而成的新作物,目前小黑麦作为一种新兴的禾本科牧草很有发展前途。由于前人对小黑麦的光合物质积累特性及饲用品质变化动态研究很少,致使在饲用小黑麦的生产利用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开展小黑麦光合物质积累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小黑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物质积累变化规律,一方面为小黑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从不同生育期光合物质积累动态与饲用品质变化动态之间关系寻求理论依据。本研究可为新疆小黑麦的育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小黑麦在新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