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福菇及其人工栽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福菇(Tricholoma lobyense Heim)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优质食用菌,国内使用的中文名有多种,如“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裂片口蘑”,“大口蘑”和“大白口蘑”等。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白蘑科),口蘑属(白蘑属)。在非洲、南亚次大陆和我国台湾、福建、广东、香港、云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分布。金福菇是法国真菌学家Heim.最早发现于非洲并于1970年定名的。 据分析,每100 g金福菇干品试样含蛋白质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金福菇子实体硕大,菌肉肥厚嫩白,味微甜而鲜美,有突出菇香。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加工,在10°C条件下,保鲜期可达1个月,不变色,不变味。金福菇只适于在煮熟后食用。烹调时不宜加入味精、葱、香油等调味品,否则无法享受地道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金福菇夏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强  岑延新 《食用菌》2009,31(4):49-49
金福菇又称巨大口蘑,洛巴口蘑,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珍稀食用菌。其出菇温度为18~30℃,最适温度为20~28℃,1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一个月,不变色,不变味。属于高温品种,在夏季菇市场见缺的情况下,是可以抢占夏季市场的优选品种,而且市场售价高达16~20元/kg,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所从2005年开始引进台湾白T,泰国金福菇,荆西口蘑等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根据四年来实际栽培经验,金福菇不能用生料栽培,在发酵料上由于菌丝生长慢,也易失败,而经发酵后再装袋常压灭菌的熟料是理想原料。现将金福菇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培养温度对金福菇菌株分离留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金福菇菌株分离留种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蛋白胨3g,维生素B120mg,琼脂粉8g,另加200g玉米煮出液;最适培养温度为28℃。利用该培养基和该培养温度分离、培养的金福菇母种组织块萌发和菌丝生长都比较快,而且菌丝生长势好,色泽亮白,可以用于金福菇生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金福菇学名tricholomalobayenscheim,是一种高温型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在国内商品名称有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口蘑等。金福菇子实体丛生或簇生,白色或乳白色,菌盖小,柄粗大,菌盖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长棒状(见图)。金福菇营养丰富,100g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  相似文献   

5.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热门珍稀菇类.出菇温度较高.适宜在春末至中秋间栽培,解决了目前菇房实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和夏季食用菌栽培面积小、品种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各地的栽培方法和管理方式多样.因而出菇和产量也很不稳定.特别是在原基阶段易发生死菇的现象。由于室内日夜温差变化小(特别是用泥土墙房屋培养出菇效果更佳),不会因室外大棚遇突然高温天气引起菇蕾死亡的现象:控湿容易.在地面及周围喷水后.水汽上升,形成良好的高湿出菇环境,为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且菇形好。现将金福菇室内层架式熟料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金福菇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野外采集的一株暂定名为拟金福菇的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子实体形态、菌丝形态等分类,初步认定该野生菌为巨大口蘑,即金福菇;以太白3号作为对照菌株,测定并比对野生菌与太白3号的ITS序列,同源性为99.84,从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确认该野生菌为金福菇。以荆西口蘑、太白2号作为对照,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的结果:拟金福菇生长速度快,可达0.41cm/d,在15~35℃温度下都可以生长,最适生长pH为6,对光强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等,其菇体硕大,菌肉肥厚白嫩、营养丰富、味微甜而鲜美。由于其耐贮性好,既适于鲜售又适于干制加工,是一种名贵珍稀的食用菌新品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香蕉地阴凉,保温,湿度高,透气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金福菇生长的需要;而金福菇出菇后的培养料可以培肥香蕉地。现将香蕉地间种金福菇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福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法国的真菌学家Heim最早发现于非洲,并于1970年定名,是一种品质优良、适于南方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在国内的商品名称有洛巴伊口磨、洛巴口磨、大口磨等。金福菇营养丰富,每100g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其子实体肥厚嫩白,味微甜,脆嫩而鲜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金福菇菌株的筛选,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设计,接种时间的按排及不同覆土方式的阐述,总结金福菇高产栽培模式,使金福菇生物转化率达到76.67%。  相似文献   

10.
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栽培珍稀食用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菌牧”矛盾,更好地发展食用菌业和畜牧业.我们利用谷秆两用稻草粉替代麦麸作培养料,栽培珍稀食用菌秀珍菇、金福菇、茶薪菇、真姬菇等。结果表明:用谷秆两用水稻“201”优质稻草粉50%代替栽培料中的麦麸栽培秀珍菇、金福菇、茶薪菇,生物效率分别提高了5.84%(差异不显著)、7.98%(差异不显著)和25.16%(差异极显著);100%代替麦麸栽培真姬菇(占培养料总量的20%)生物效率减少3.68%(差异不显著)。同时降低栽培袋的污染率,降低培养料成本,节省了大量麦麸用作饲料粮,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