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保健意识逐步增强,烟台地区的许多葡萄种植户,已在玫瑰香葡萄品种上推广应用套袋技术,这为提高生产效益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葡萄套袋综合技术运用不科学,仍存在着套袋葡萄烂果、烂穗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每到果实成熟时节,四面八方的鸟儿就会飞入果园啄食桃、李、樱桃、枇杷、葡萄、杏、草莓等薄皮水果,造成很大损失。四川省武胜县长安乡10村种果专业户  相似文献   

3.
王婷  李瑞 《西北园艺》2019,(5):31-33
随着葡萄面积的逐年增加,单纯以追求葡萄产量的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葡萄的品质与外观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提高葡萄果实品质,除了确定适当负载结果和加强土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外,许多新技术、新措施已逐步在葡萄生产中应用。生产中采用"四定一控"标准化模式,即"按亩定株,按株定蔓,按蔓定穗,按穗定粒",每亩产量严格控制在1 000kg以内。技术集约化,集成优良品种、直插建园、避雨栽培、微灌节水、果园生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物化调控等综合技术,生产优质果品。  相似文献   

4.
眼下,正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的红提葡萄种植户们,每天按照《葡萄生产管理档案》的要求,对葡萄进行疏花、修穗、定枝,并在葡萄生产管理档案本上做好纪录。葡萄生产管理档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葡萄生产是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它要求葡萄生产在安全、控制污染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栽培管理,逐步实现绿色食品生产、有机食品生产,在食用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葡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烟台地区的许多葡萄种植户,已在玫瑰香葡萄品种上推广应用套袋技术。实行葡萄套袋栽培确实为扩大葡萄的栽植区域、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1854年,葡萄根瘤蚜首次在美国被发现。1868年,随着美洲种葡萄的引进,根瘤蚜传入法国,并迅速蔓延到欧洲所有葡萄产区,几乎摧毁了全部酿酒葡萄园。研究者们很快发现,美洲的野生葡萄对根瘤蚜具有较强的抗性,因此早期葡萄砧木育种首要目标就是抗根瘤蚜。随后,葡萄砧木嫁接技术开始推广应用,挽救了世界上主要的葡萄产区。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对葡萄砧木的生长特性,砧木与接穗的亲合性,砧木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砧木对接穗的影响,以及砧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等展开了广泛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果套袋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水果套袋已成为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并逐步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在具体技术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00年农业部下达了丰收计划项目——水果套袋技术,由我站承担具体工作。项目内容主要是对苹果、梨、桃及葡萄等主要  相似文献   

9.
为讨论葡萄品种研究方法和编写葡萄专志等问题,在中央和北方有关单位的支持和赞助下,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暨河北省果树学会于1963年7月21日至27日在昌黎界合召开了葡萄品种研究学术座谈会。中央和北方有7省1市17个科学研究单位,农业院校和生产部门的3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沈雋教授被邀请主持这次座谈会。会议着重讨论了葡萄品种的研究方法以及观察记载的项目和标准。代表们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提出的《关于统一葡萄品种研究方法和记载标准的初步意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首先,大家一致认为葡萄品种研究的目的应是为生产与科学研究服务。为了使研究成果能更多、更快、更好地用于生产与科学研究,广大葡萄品种研究工作者普遍要求拟定出一套既精确、完善、简明而又切合实用的、统一的观察记载项目、标准与方法。在讨论中,许多同志认为,我国过去参考苏联标准而制定的研究方法,项目过于繁琐,不少项目不切实用,应予精简。代表们在北京植物园提出的128个项目的基础上,全部或基本删除了26项,32项作了较大变动,18项需待今后继续试验再行决定,共他项目则作了适当的补充,最后形成了新的《葡萄品种观察记载的项目、标准和方法》(草案)。  相似文献   

10.
《果农之友》2007,(8):11-11
由杜邦公司、木叶溪乡农技推广站以及该乡葡萄协会共同出资组织的紫秋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在湖南怀化市芷江县木叶溪乡政府正式开课,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专家们的详细讲解,学员们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紫秋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品种特点、生育期特点,特别是对目前葡萄园新型农药做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葡萄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生产中,有许多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的收益。葡萄病害防治应坚持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达到高产、高效、优质、无公害的目的。1、葡萄黑痘病  相似文献   

12.
葡萄栽培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森林中的野生葡萄是欧洲古代原始人类的重要食料,后来由野生逐步变为栽培。在埃及的古墓中发现过葡萄的种子和各种描写葡萄的绘画,证明栽培历史已有5000—7000年。现在主要栽培的欧洲种葡萄起源于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大约在3000年前,葡萄栽培在希腊极为兴盛,  相似文献   

13.
葡萄枝干病害(Grape Trunk Diseases,GTDs)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葡萄枝干性病害的统称.目前该类病害在国内外的葡萄生产区普遍发生,且缺乏高效的防控技术,导致发生区的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风险逐步加大.对葡萄枝干病害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危害、症状特点、病原菌种类、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鲜食、酿造葡萄栽培面积增加很快,在胶东地区呈现出了“葡萄热”。但经栽培观察,许多品种特别是一些新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很差,给葡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怎样防治好病害,生产优质葡萄,成为葡萄生产中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葡萄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葡萄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及其机械化、专业化正逐步显现其重要性。葡萄管理机械的有效利用可以减轻葡萄管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减少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果品质量。因此,现代化的葡萄生产资料对葡萄产业发展具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葡萄园园  相似文献   

16.
正在葡萄栽培中,有许多病虫危害严重。在多种病害中以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危害重,部分地区葡萄灰霉病、褐斑病、蔓割病、房枯病等也常造成很大危害。虫害以葡萄瘿螨发生较为严重和普遍,其他如葡萄短须螨、葡萄二星叶蝉等也时有发生。在葡萄收获后,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葡萄生产是当前我国葡萄生产发展中的一个新阶段,要求葡萄生产在控制污染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栽培管理,使产品食用安全,并逐步过渡到绿色果品生产、有机果品生产。红地球葡萄是我国目前主栽的优良鲜食葡萄品种之一,具有粒大、色艳、味甜、耐贮运等优点,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制定无公害红地球葡萄生产标准,能够指导葡萄种植者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全面提升红地球葡萄综合管理水平,增加果农收入。  相似文献   

18.
优质葡萄种苗是建立高质量、高效益葡萄园的重要保证。但是,随着葡萄栽培规模的扩大,葡萄产业中仍存在许多共性技术难题,特别是葡萄种苗问题,已严重阻碍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葡萄质量的全面提升,尽快实现葡萄种苗产业的规范化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葡萄休眠的特点了解不够 为了使葡萄能够安全度过休眠期,河北省中南部一般在11月上、中旬开始对棚室内葡萄进行人工降温,调温方法是:白天覆盖塑料薄膜,同时盖草帘,避免阳光照射升温;晚上外界环境温度低于棚内温度时拉开,并打开放风口进行人工降温,循环重复多日,使棚内温度提早降到7.2℃以下,促使葡萄提前休眠,以备“早睡早起”。葡萄要顺利通过休眠需要一定的低温(即需冷量),要求低温的时间长短因品种而异,许多品种在元旦前后即可完成休眠,此时便可改为白天揭草帘,接受阳光升温(前7天揭开草帘数量要逐步加大,不可一次全部揭开避免升温过快),夜间盖草帘保温,利用日光,人工调高棚内温度,促其开始生长。但有些果农为了增加收入,在11月上、中旬至元旦,在葡萄棚内间作蔬菜,提早扣棚升温,使葡萄不能顺利通过休眠而处于“半睡半醒”状态,必然会影响来年葡萄的生长和产量,此做法必须纠正。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南方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发展较快。浙江省葡萄大棚促早熟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47.9%,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重庆、广西、云南等省(区、市)也逐步发展大棚促早熟栽培,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在南方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中,由于棚膜全封闭,遇晴天棚温上升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