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排矸年限是影响矸石风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及生长状况的主导因素,因此,按照排矸年限可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划分为四种立地类型:Ⅰ类矸石山排矸年限50 a,风化层厚度50 cm,土壤结构较好,物理理化指标均高于其他类型矸石山;适生植物种类较多,具备了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良好条件。Ⅱ类矸石山排矸年限30~50 a,风化层厚度40 cm,土壤结构良好,物理指标低于Ⅰ类矸石山高于Ⅲ、Ⅳ类型矸石山;适合于抗逆性强的灌木或乔木树种。Ⅲ类矸石山排矸年限10~30 a,风化层厚度25 cm,土壤结构一般,土壤通气性较差;植被恢复时应采取一些辅助措施。Ⅳ类矸石山排矸年限10 a,风化层厚度10 cm以下,地温高,且有自燃现象,几乎无风化层、无土壤团粒结构;尚不能进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
抚顺西排土场矸石山阴坡随着排矸年限的增加,物种多样性发生变化,物种数由初期的4科5种增至后期14科29种。植被由最初的鹅绒藤+豚草+刺蒺藜群落,逐步演变到榆树群落。在阴坡,不同排矸年限的样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排矸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物种综合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排矸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排矸年限煤矸石山植被恢复状况、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排干年限的增加,植被总盖度处于上升趋势,物种种类越来越丰富,并由草本群落逐渐演变为乔灌草植被共存;矸石山废弃地土壤含水量、密度、孔隙度等都较低,速N、速P含量较少,速K含量相对多些,植被数量、种类也较少,但随着排干年限的增加,其上的植被数量、种类逐渐增加;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氮素是限制群落均匀度变化的显著因子。希望能为矿区下一步人工营造植被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矿区不同区域内的植被群落调查分析,研究不同植被模式的植被演替进程,为矿区生态重建最优植被恢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排土场的稳定速度比矸石山快.矿区废弃地植被演替流程图可较清晰地反映矸石山和排土场不同演替年限的优势物种的植被群落组成,在进行植被重建时,运用流程图中对应的先锋植物和适生植物构建植被群落,可大大缩短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2007,32(6):F0004
鹤岗矿业集团岭北排矸区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区的北部,面积达1000多hm2,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一度被当地居民形象地称为“城市沙漠”。为彻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鹤矿集团林业处从1985年开始,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经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出适合排矸区特殊生境的乡土树种—樟子松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并在整地时间、整地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方法及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科学而实用的技术。截止到2007年,累计完成矸石山复垦造林800hm2,保存率达85%以上,部分造林地段已经成林,并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矸石山复垦造林基地,为矿区生…  相似文献   

6.
排土场造林后,由于林草植被覆被率增加,使有害气体的浓度显著降低。通过对排矸年限50年的排土场内有林地和无林地的 SO2、NOX、CO 浓度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有林地比无林地 SO2、NOX、CO 浓度分别降低31.8%、34.5%、20.1%;风化层矸石碎屑养分含量全氮、全钾含量分别增加33.3%和16.6%;地表温度、土壤温度(0~10 cm)、空气温度(高50 cm)分别降低9.9℃、10.7℃、1.5℃,相对湿度却增加4%~15%。  相似文献   

7.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调查与自然恢复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辽宁省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及重要值的变化,研究了排土场植物群落恢复与演替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排土场共有植物63 种,分属于23 科,其中菊科15 种、豆科11 种、禾本科8 种;蒺藜+水稗草+猪毛菜、水稗草+大籽蒿+黄蒿、水稗草+披硷草+黄蒿+大籽蒿+黄花草木犀、芦苇+披硷草+水稗草+狗尾草分别是年限为5、10、20、40 梯田层群落的优势种群;重要值对植被重建中物种筛选有指示性,蒺藜在排土场人工恢复中可做为先锋种,披硷草、芦苇、水稗草可做为重要的优势种;排土场植被自然恢复速度缓慢,为了尽快改善生态环境,应该筛选并合理配置先锋植物和适生植物,进行植被重建,加强抚育管理,缩短演替进程。表2 参17。  相似文献   

8.
长期露天开采造成了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压占损毁等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监测矿区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TM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个植被指数因子中提取主成分,建立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1.508%,建立复垦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经检验R2=0.742,达到显著相关水平。(2)1990~2010年,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20.88%和12.89%,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降低了18.23%和7.59%,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覆盖增加量都大于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3)南、西排土场植被复垦时间都超过了10年,而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的复垦时间少于10年,说明复垦周期长有利于植被恢复,进行复垦工程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验证明,在排矸10年以上的矸石山上,可以通过人工造林加速植被恢复。造林树种以选择刺槐、锦新杨、锦鸡儿、沙棘等效果最好,其次是白榆、樟子松、胡子枝和皂角等树种。小叶朴、南蛇藤、细叶小檗等也可做为辅助树种用于矸石山造林。  相似文献   

10.
矸石山复垦造林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证明,在排矸10年以上的矸石山上,可以通过人工造林加速植被恢复。造林树种以选择刺槐、锦新杨、锦鸡儿、沙棘等效果最好,其次是白榆、樟子松、胡子枝和皂角等树种。小叶朴、南蛇藤、细叶小檗等也可做为辅助树种用于矸石山造林。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