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山林场1992年引进刚火松,经过17年的引种驯化试验,初步证明:刚火松在引种区生长正常.能安全越冬,没有发生病虫危害.是一个很有栽培前途的针叶树种。本试验研究结果对合理引进和应用多样化的植物,丰富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结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为提高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城市林业与林木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城市林业建设、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及其对绿化树种资源的需要,论述了城市林业的内涵、城市林业的功能、城市森林的主要绿化模式、城市林业建设与林木引种的关系。同时,结合引种研究,论述了林木引种的基本原理及理论、林木引种程序与方法、林木引种的主要技术。认为在“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分析法”、“生态因子论”和“综合因素论”的指导下,采用保护性引种技术、保证性引种技术、拟生引种栽培技术和顺应性引种技术等综合技术,对引进树种进行生态复合混交配置,创造有利的生境,才能使引进树种正常生长发育,取得较好的引种效果。同时,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及林木引种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抚顺县哈达林场于1970年引进了华山松,经2年引种育苗,又于1972年春,用2年生幼苗造林,历经15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已初获成功,现将引种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北关蜜槐适应性、抗逆性强,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是理想的绿化树种。依据气候相似原理,引进北美蜜槐优良种源,在山西四个生态类型区进行连续5年的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北美蜜槐适宜在山西各地栽植、有性繁育必须用化学试剂处理种子、无性繁育用嫩枝扦插。引种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为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北美蜜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丰富了造林绿化树种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树种单一、效益低下和防护功能减弱等问题,为改善沿海防护林现状,提高防护效益,加快荒山荒滩及生态建设步伐,立足本地区现状,2005年我们组织实施了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课题---韩国海松引种与繁育技术开发项目,经过多方考察论证,从韩国引进了韩国海松原种,进行了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快繁技术规程,填补了韩国海松在我国引种及繁育的空白,较好的缓解了沿海防护林、荒山、荒滩建设缓慢的现状,促进了农业良种的更新换代,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提高了绿化、美化效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现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的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沙兰杨引种试验工作是一九七四年开始的。当时从河南南阳引进五十株种苗作繁殖材料。一九七五年又从北京引河林场引进一批种条。九年来,在各级党委重视下,由于我们坚持积极引种,大胆试验、慎重推广的科学态度,先后引进四十多个杨  相似文献   

7.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四十年代在我国的湖北省利用县西部地区发现以后,经国内外大量引种试验证实:水杉能耐水湿和轻度盐碱,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是一个四旁绿化的速生树种。解放以后,我区也进行了引种,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引种规模逐渐扩大,目前,生长普遍表现良好,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经过几年的试验全区大面积扦插育苗也已获得战功。 一、水杉在我区引种历史及生长情况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地区水杉引种的数量少,进度慢。最早是1956年从青岛市引进9株小苗,在莱阳栽培。1958年又从南京引进20株苗木,在昆嵛山林场栽培。以后于1962年烟台、即墨等县、市又从青岛市引进栽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1973年以来,引种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迄今为止已从南方引进小苗三百余  相似文献   

8.
耐寒型抗盐碱树种银莓、沙枣引种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北美引进的银莓(银果胡颓子Elaeagnus commutataBernh)、沙枣(银柳Elaeagnus angustifolia)及从国内甘肃引进的沙枣引种概况,以及其生态适应性、有效成分测定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通过近5 a的引种试验表明,银莓、沙枣抗寒、抗旱、抗风沙、耐瘠薄、耐盐碱,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能在适度的盐碱胁迫下促进根瘤菌的形成。此外,该2种树种还具有潜在的饲料、药用开发价值,应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9.
<正>东北平欧杂交大果榛子是我国的平榛与引入我国的欧榛杂交培育出的一系列杂交品系。199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从沈阳榛子研究所引进平欧杂交大果榛子在阿勒泰市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经过10年的试验,所引进的榛子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并且在引种的第3年开始结实。经过初步引种试验的成功,阿勒泰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又于2009年、2010年和2012年从沈阳榛  相似文献   

10.
桉树是我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选择和引进优良的桉树品种,是提高其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选择和引进适合我场种植的优良桉树品种,在一九八三年中澳桉树合作项目中,我们引进了十多个不同种源的桉树品种,现将其初期生长情况概述如下。一、试验材料参加这次不同种源桉树引种试验的品种见表一。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种质资源的引种在选择引种材料时,着重引进早熟的品种,兼顾果实的品质与产量及两地的主要生态因子很接近,或是引入地区的主要生态因子能满足引入品种的需求,则简单引种容易成功。  相似文献   

12.
山东引进俄罗斯等优良沙棘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庆奎  张殿水 《沙棘》2002,15(4):13-14
报道了1999-2001年在山东省引进俄罗斯等优良沙棘品种进行育苗、造林及丰产栽培的试验结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种到山东的俄罗斯等优良沙棘品种在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营养生长、生殖生长都表现正常,为当地引进沙棘良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蔺仁明 《中国林业》2014,(16):38-39
建设森林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需要创造优美的绿化景观,改善城市绿化环境,而彩叶树种在美化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择应用价值高、生态效益好、适应性强的新优彩叶树种,已成为甘肃省高台县生态城市建设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高台县林业局自2010年起先后利用5年时间从江苏、河南等地引进了新优彩叶树种(红叶小檗、红叶李、紫叶矮樱、红瑞木、金叶榆)在高台县进行栽培,通过近5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基本摸清了引进的5个品种的生态特征及栽培技术要点,为今后高台县大面积种植彩叶树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对湖北省江汉平原近3年来新引进的各类楸树资源进行了简单介绍,资源保存林中收集保存了489份不同楸树种质,营建的各种品比试验林包含203个不同类型的无性系,共有692份不同的楸树资源。根据不同楸树资源的早期引种表现,表明在江汉平原这个北亚热带平原,滇楸比适应暖温带的楸树更有选育和推广价值。这些楸树种质的引进,不但提高了江汉平原生态稳定性,丰富了湖北工业用材原料林树种资源,而且为江汉平原进一步选择适生楸树新品种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岳阳森林生态博览园内,对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引进的2年生和4年生染井吉野樱高空压条苗进行栽培试验,并经过连续2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在洞庭湖区引种栽培的染井吉野樱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栽培的相比,不但从花芽萌动到初花的时间间隔更短,而且开花持续时间更长,落叶期更迟;2年生苗比4年生苗成活率更高,生长更快,生长量增长率更大,且苗木成本更低,在引种栽培时可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我盟杨树良种引种工作是从近年才开始的,因此,大部处在育苗阶段,与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差距很大。我盟杨树良种引种工作,早在1962年就从内蒙林研所引进,但因受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干扰,只在苗圃培育了一个阶段,没搞定植试验,最后把这些苗条全部处理掉了。后在1965年又引进少量品种。我盟大量的引进杨树良种是从1972年  相似文献   

17.
引言为研究内蒙古乔灌木生态、树木生理生化、植物分类形态、树木良种繁育及丰富内蒙古树种资源,我院前身——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所于1956年在呼和浩特市东南郊建立树木园,面积402亩。建园初期引进了内蒙古乡土树种和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经济价值较大的乔灌木树种,至1964年统计共引种150余种。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仅剩90余种。1977年恢复树木园后,在原规划方案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方向:以内蒙古树种为主,引进国内外经济价值适生于我园立地条件的树种,不断地丰富我区树种资源,提高引种驯化方法和理论,逐步将我园变成内蒙古引种驯化示范中心,推广引进优良树种,指导生产,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周宇 《防护林科技》2014,(1):59-60,62
在半干旱地区,杨树造林通过不间断地引种更新,提高了本地区杨树品种优良化水平,对增加林木生长量和提高生态防护功能效果显著。在杨树引种的工作中,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坚持适地适树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就能实现预期的引种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大果沙棘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林区从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新江林场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 ,经过 5年的引种栽培试验获得成功 ,其果实品质与引种地的相同  相似文献   

20.
引进荷花新品种126个、种苗6500支。通过两年引种试验研究,掌握了引进荷花新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筛选出了适宜滨湖湿地栽培的荷花优良品种3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