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80年代以来,随着对虾、扇贝等重要养殖种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国海水养殖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产量已占海洋水产总量的34.6%,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性能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国家确定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扇贝、鲍鱼、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多倍体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海水养殖将优先发展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优良品种选育和引进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海水养殖业是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中心任务之一,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突破了海带、对虾、扇贝、鱼类等主要海水养殖生物的全人工苗种培育和大规模养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技术水平整体上还比较低,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的制约,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为缺乏经过遗传改良的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状的优良品种。由于缺乏良种,随着养殖世代的增加,许多养殖种类出现了遗传多样性减少、杂合度降低、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Richardson)是一种高值美味,群众十分喜爱的海产鱼类,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有"海水国鱼"的美名。由于酷渔滥捕,资源衰竭,海洋捕捞已形不成渔汛,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规模化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我国大黄鱼已形成年育苗量超30亿尾、  相似文献   

4.
我国扇贝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20世纪70年代扇贝半人工采苗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扇贝养殖业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1]。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海水养殖是指利用滩涂、浅海水域,采用人工措施,促进放养的海产动、植物繁殖生长,培育出预期规格产品的生产活动。包括海产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的养殖与增殖。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陆架传统渔场及其资源已经充分开发,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使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水养殖和增殖愈益受到世界广泛重视,成为70年代以来海洋开发中的一项新的产业。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在80年代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对虾养殖产量在1988年达到近20万吨,成为世界养虾大国。进入90年代以后,各地对海水养殖更加重视,如山东省、江苏省提…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水网箱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我国海水网箱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起始于1970年代,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各种类型的海水养殖网箱总数已超过100万个,其中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有3000多个。海水网箱养殖的鱼类有30多种,年产量约30万吨。海水网箱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海水养殖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海水养殖业的现状我国海水养殖业在解放前几乎是空白的 ,50年代主要是养殖海带和牡蛎、蛏等一些贝类 ,全国产量很少 ,到1960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仅21.16万吨。但是 ,90年代起海水养殖迅速发展 ,1990年全国海水养殖产量284.22万吨 ,到1995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721.92万吨 ,五年间增长2.54倍 ,以后逐年有所提高。到1998年海水养殖产量达到860.04万吨 ,养殖面积达到1004.41公顷。在海水养殖产量中贝类的产量达到700.25万吨 ,占总产量的81.42 % ,藻类产量102.42万吨 ,…  相似文献   

8.
海湾扇贝养殖中预防太平洋牡蛎危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原产于美国太平洋沿岸,80年代初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并进行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1984年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获得突破,山东、辽宁、河北等省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我省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已超过4万hm^2,年产量达到40万t,产值8亿多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台湾省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台湾人民养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养殖技术有新的突破,如鱼苗人工繁殖的成功和人工配合饵料的发展,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几年发展更快。到1983年养殖产量达24万多吨,比1982年增加2.4万多吨,增长11.3%。台湾省水产养殖包括淡水养殖,咸淡水养殖、海水养殖及其他养殖等类型。养殖品种达50余种,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成立苗种是养殖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苗种生产的发展、苗种质量的提高对养殖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0年代后期,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改变了鱼苗生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淡水养殖生产的发展。藻类、贝类、对虾等海水养殖对象人工育  相似文献   

11.
河蟹人工育苗经历了70年代和80年代的研究和试验,形成了到班年代大规模、工厂化、从北到南的蟹苗批量生产,为加速和推动全国河蟹养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河蟹人工育苗基本理论的完善和人工育菌技术的突破,河蟹人工育苗的方式和方法也多种多样,大体归纳为四类:1.利用天然海水人工育苗;2利用浓缩海水(卤水)人工育苗;3.利用地下咸水人工育苗;4.利用人工配制海水人工育苗。上述几种方法有的在室内水泥地加温进行;有的在室外土池进行。但无论哪种河蟹人工育苗方法均获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  相似文献   

12.
马氏珠母贝室内循环水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珠母贝又称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我国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我国自1965年成功地开展马氏珠母贝的人工育苗以来,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水珍珠成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但2007  相似文献   

13.
四种帘蛤科贝类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我国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2001年全国养殖产量已突破200万吨,仅次于牡蛎,在贝类中列第二位。目前,我国人工养殖蛤苗种大部分来源于天然,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人工选育,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由于养殖上没有好的品种,一些种类经过累代养殖,出现生活力下降、个体变小和抗逆性差等问题,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14.
浮筏式网箱养殖海水鱼类是当今发展浅海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已引起世界普遍的重视。日本1965年获到真鲷人工孵化试验成功后,并以天然苗和人工苗进行网箱养殖。1973年马来西亚引进日本技术进行网箱养殖石斑鱼。近年来英国、美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广东、福建等地先后都进行网箱养鱼,迄今已发展至2万多个,鱼类养殖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坛紫菜属于红藻门,红藻纲,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是我国特有的暖温带性种类。上世纪60年代,我国藻类学者突破了坛紫菜全人工育苗和栽培技术后,坛紫菜的人工栽培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福建、浙江南部和广东北部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产量约占到全国紫菜总产量的70%左右。近年来,坛紫菜在江苏沿海的栽培也得到了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海水养殖业在经历了养殖海带、对虾、扇贝等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后,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鱼类养殖为主、鱼虾贝藻及珍稀海洋无脊椎动物等的多元化养殖新格局已经形成。但是要使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一.选育优良品种从育种学的角度讲,目前进行海水养殖的鱼、虾、贝类,都是未经人工系统选育或改良的野生种类,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其中多数种类是靠采捕的野生亲体,在人工环境下近亲繁殖获得的后代,以及由这些后代再经人工育苗获得的后裔,还有一些种类是人们采集的野生苗或人工养殖群体的后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的海水养殖发展很快,不仅在总产量上,而且在新技术的开发上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本世纪60年代,日本海水养殖的平均年产量仅41万吨,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70年代增长到79万吨,198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0万吨以上(表1)。1985年以来,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8.
正三疣梭子蟹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海水蟹类养殖品种,近些年随着三疣梭子蟹人工土池育苗技术的突破以及用人工繁育苗种养殖的成功,养殖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还相对落后,从蟹苗到成蟹养殖成活率只有5%~10%,平均亩产不到40千克。调查发现,三疣梭子蟹成活率低下的因素除了苗种质量、饲料投喂、病  相似文献   

19.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最先在中南美洲海水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的特点。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近年来,珠江三角洲池塘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已超过3.3万hm^2。淡化养殖区域包括中山、斗门、阳江、江门/新会、肇庆、顺德、茂名等地,这些地区的养殖户利用新挖塘、罗氏沼虾塘、鱼塘,通过添加卤水、地下咸水、纯海水、海水精等,将池塘水盐度提高到5‰~7‰进行高密度的淡化养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水养殖现状与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浅海、滩涂广阔,约有可养面积2000万亩,海水可养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作者搜集大量文献,围绕我国海水养殖生产发展现状、发展战略研究等进行概述和初探,最后对我国今后海水养殖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