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珠菇,又名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的食用菌。新鲜的珍珠菇是汤料、凉拌的美味菜肴。在日本国年产量居食用菌第五位。工厂化栽培珍珠菇生产量大,出菇整齐,省工,省本(?)益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生产设备 800mL的塑料广口菌瓶,塑料筐(30×40×15cm),拌料机,装瓶机,灭菌室,蒸气炉,接种室,接种机,培养室(能调控温度、光线、氧气),出菇室(能调控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培养架,搔菌机,菇分级筛选机,真空包装机。 2 培养基配方 木屑或野生牧草粉(五节芒粉)69%,麸皮7%,米糠5%,玉米粉15%,黄豆粉1%,砂糖1%,石膏1.5%,过磷酸钙0.5%。 3 拌料装瓶 按配方将料混匀,在拌料机内搅拌5~10分钟,加水再搅拌30分钟,调节水分和酸碱度,料含水量为65%,pH值5.5,偏酸可加石灰。料拌匀后传送到装瓶机上,瓶放在塑料筐内,每筐装12瓶每次装一筐,料装完后即加瓶盖,进入灭菌室。 4 灭菌消毒 用蒸汽消毒,料温达100℃后保持4~5小时。采用高压灭菌,温度达121℃保持1小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见效快,效益好,原料易得的金针菇快速高产栽培方法。 1 配料装袋 配方为高粱98%,白糖、石膏各1%。将高梁入沸水中煮10分钟,使其熟而不破,中间有白心,捞出用清水冲洗晾干表面水分,加入白糖、石膏混匀,装入30×18cm聚丙烯袋中,每袋装湿料约600g,料要装紧些,使之紧贴袋壁,尤其上部尽可能装紧,用线紧贴料面扎口,常压灭菌8小时或高压灭菌1小时。 2 接种培养 当料温降到20℃时,置接种箱中,解开袋口接入原种,用量占料3%,袋口加棉塞后用绳扎紧。全部接完后取出,上下左右晃动菌袋,使种块与料混合均匀,置培养架,袋与袋紧贴,在温度18~25℃、空气湿度60%左右、暗光或无光下发菌,约15天菌丝发满袋。 3 出菇管理 菌丝发好后去除棉塞,撑大袋口,直立于菇架,去除凸出料面的老种块及畸形小菇,但不必搔菌。向袋口喷雾水保持料面湿度在90%左右,在袋上盖一层纸,以利保湿和提高CO_2浓度。温度控制在8~10℃,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通风换气,暗光培养约10天,  相似文献   

3.
平菇开放式接种不污染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接种方法操作繁琐,稍有不慎污染率高。笔者根据平菇菌丝和杂菌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多次试验,找到了一种开放式按种不污染的新方法:将稻壳用pH10以上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沥干备用。按常规法配料装瓶,料装至瓶肩处即装稻壳,稻壳装至瓶口压实约1cm厚,加瓶盖常规灭菌。灭菌后的料瓶放入接种室,喷pH110以上的石灰水上清液,降尘后进行开放式接种。接种后适温培养,20天左右菌丝发满瓶,成品率100%。究其不污染原因:稻壳所含粗纤维、二氧化硅等不易被分解吸收。常见细菌一般不分泌漆酶,在稻壳上难…  相似文献   

4.
相较普通袋式栽培,金针菇瓶式工厂化栽培的厂房设计更加标准、规范、合理。生产流程中从原料配制、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生育出菇到挖瓶等相关环节均采用自动化机械控制,因此投入成本较高。但由于采用了自动化设备,用工数量减少,因而能提高人均工作效率。瓶栽金针菇因其规格、品质、生物转化率较高,应是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方向。1设施与设备金针菇属于低温出菇品种,需要好的保温设施。厂房结构宜钢结构,主体采用聚氨酯保温板,  相似文献   

5.
对松脂皱皮孔菌(Ischnoderma resinosum)进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在实验范围内,松脂皱皮孔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0℃,pH为5~6,酵母浸粉和蛋白胨均为适宜的氮源。驯化栽培结果表明:松脂皱皮孔菌二级种接于菌袋后(栽培料配方为78%杂木屑、20%麦麸、1%石灰、1%石膏,含水量65%)于(25±1)℃,湿度65%条件下培养,接种第2天菌丝开始萌发,在第3~5天开始吃料,约60 d菌丝长满菌袋;长满菌丝的菌包于(21±1)℃,空气湿度90%~95%,每天12 h光照(400~500 lx)条件下催蕾出菇,从催蕾开始约50 d后出现原基,16~20 d后原基分化为成熟的子实体。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亦称构菌、朴菇、冬菇、金钱菌,是一种著名的食用真菌。我们从1983年开始,对金针菇的生育条件以及不同原料的栽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导于后。材料与方法一、生育条件 1.供试菌株供试的菌株从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转接于PDA培养基上培养12天的试管母种。栽培种用棉子壳88%、麦麸虏10%、白糖1%、石膏粉1%。 2.温度试验培养料全为棉子壳,加清水140斤拌和均匀,装于蘑菇菌种瓶中,用三层牛皮纸封口,常规灭菌、接种,接种后置4℃冰箱(10瓶)、14-16℃的地下室、22-26℃、35℃的恒温箱,10月中旬的自然室温培养30天(各20瓶)。待菌丝长好后转  相似文献   

7.
金针菇栽培以往都是待菌丝长满袋,就移至栽培室提高湿度开袋出菇。这种开袋方式子实体整齐度较差,基部分蘖受抑制,且不能全部成活,从而会影响质量和产量。笔者改进了这种传统开袋方式,先松开袋口棉塞,待菇蕾形成后,再拿掉套环,把袋口拉开下折至离料面3cm 处,以增加通风量,待子实体长齐至袋口后,再拉直袋口,覆盖上报纸,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明显提高。(一)材料供试菌株为FL8203。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蔗渣73%、麸皮25%、碳酸钙1%、蔗糖1%、磷酸二氢钾0.2%,水为干料的2倍。(二)方法①料拌匀后装袋,每个标准袋(14.5×28cm)装干料200g,常压灭菌100℃保持10小时,灭菌后无菌操作接种,1瓶原种接20袋。②设常规开袋(处理1)和改进式开袋(处理2)两个处理,每个处理20袋。③接种后置25℃下保湿培养,菌龄为55天。④栽培袋置17~18℃的空调室让其出菇,并保持空间湿度90%以上。每天通风一次。⑤子实体菌柄色泽为浅黄至金黄色,柄长10~15cm,菇盖2/3内卷,菇盖直径0.5~1.5cm,符合制罐要求。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菌糠再利用栽培金针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针菇栽培料由于出菇2~3潮后料内水分缺乏,菌丝的活力下降而难以出菇,料内含有大量营养尚未充分利用。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笔者进行了利用金针菇菌糠再次栽培的试验。1供试材料①品种:三明1号金针菇。②栽培袋规格:20 × 35cm、4丝厚聚乙烯栽培袋。③培养基配方:试验配料为棉壳35kg,菌糠12.5kg,石灰粉500g,玉米粉2kg;对比试验配料为棉壳47.5kg,石灰粉500g,玉米粉2kg。2接种培养常压灭菌,接种后在25℃恒温室内培养,试验配料25天发菌满袋,对比试验配料28天发菌满袋。发菌满…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生长发育都需要较低温度,常规生产为求稳妥,一般是在自然气温降至25℃以下时开始生产,从母种、原种、栽培种到菌丝长满袋,至少要3个月,出菇时实际上已错过了一段适宜出菇期。怎样缩短培菌期,充分利用低温资源生产金针菇提前上市?这是栽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早制母种置冰箱越夏 每年4~5月扩制试管种,试管种的数量是下半年所需原种瓶数的3倍。培养后置冰箱里越夏。据观察,金针菇菌种比其他菌种更适于冰箱保存,下半年取出直接制原种不影响活力。放冰箱前要用地膜包棉塞,以防斜面失水干枯。实践表明,只要在转管时注意优选,不会影响种性。 (二)选荫凉场所制作原种 8月下旬夏季酷热已过,但室外太阳辐射仍很强烈,气温30℃左右,而夜间气温已较低。可选荫凉场所制原种,数量是所需原种瓶数的2倍。选场时应选避西晒、有树荫的房间,土墙房更好,并进行彻底消毒。配料时,糖的用量增至4%,含水量70%。装瓶要松,料中不打孔。高压灭菌,接种箱内接种。将试管从冰箱中取出,优选出2/3。接种时取斜面中下部活力强的菌丝,1支试管接1瓶原种。接种  相似文献   

10.
(三)三种栽培容器的栽培试验1.罐头瓶栽培金耳 (1)装瓶灭菌。用500克广口玻璃罐头瓶栽培金耳,将配制好的木屑培养料装入瓶内,适度压实,培养料装至瓶肩处,整平料面。然后用木棒在培养基中央打一孔穴(孔径1.2cm 左右,深1.5cm),揩净瓶壁沾物,用一层12×12cm 塑料薄膜封口,塑料薄膜事先在中央开一直径为2cm 之孔(对准接种穴),其上再加盖一张与塑料薄膜同样大小的牛皮纸,纸的四角与塑料薄膜错开,用橡皮筋川好。装好瓶后,移入常压锅中灭菌,达95~100℃时维持8—10小时。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高压灭菌,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1.5小时。当瓶温冷却后,即可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11.
陈正斌  仇彩云 《食用菌》1998,20(1):12-12
金针菇是我国人工栽培发展较快的食用菌品种,为了加快发展盐城市金针菇生产,筛选出适合本市气候条件的优良菌株,我们于1994年至1996年,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从曲阜、无锡、三明、成都、扬州引进8903(金83)、9201(金91)、苏金7号(金7)、苏金8号(金8)、三明1号(金1)、杂交19(金19)、8801(金81)、四川12号(金12)、金40共9个菌株。 1.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综合马铃薯加富培养基,无菌操作接种,置23℃下培养观察菌丝长势。原种用棉壳培养基,棉壳80%,米糠17%,糖1%,多元素石膏1.5%,磷铵0.5%,含水量63%,pH6.8。750mL蘑菇瓶装湿料450g,1.5kg/cm~2灭菌70分钟,无菌操作接种,每支25×200mL试管母种转接6瓶原种,置25、29、32℃下培养观察其发菌情况。 1.3 栽培方法 500mL罐头瓶熟料栽培,栽培料配方:棉壳80%,玉米粉5%,米糠12%,多元素石膏2%,磷铵0.5%,石灰粉0.5%,含水量64%,pH7.0。每瓶装湿料400g(折干重144g),1.5kg/cm~2灭菌90分钟,无菌操作接种,每瓶原种接70瓶,在暗室里发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栽培金针菇受室内环境的限制,我所于1990年11月开展了以室内培养菌丝体、野外大棚出菇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供试材料①菌种:古金1号全白金针菇菌株,本所自选.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70%.③栽培袋:采用规格为35×17×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二)试验方法①栽培菌袋的制作:按常规法将培养料拌匀后装袋,每袋折合装干料200g,于1.5kg/cm~2下灭菌1.5小时,冷却至25℃以下后无菌操作接种,置20~25℃的室内培养,30天后菌丝长满袋.②选搭荫棚:选不积水、近水源、方便管理的冬闲稻田,整地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力  刘红  邹正 《食用菌》2011,33(2):13-14
以常用的金针菇杂交19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液体菌种摇瓶培养条件,熟料袋栽法确定用于子实体栽培的液体菌种的最佳种龄。研究结果为在摇床转速170r/min、装瓶量60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条件下培养的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最好,菌丝生物量1.34g/100mL,培养5d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所获得的生物学效率最大为118%。  相似文献   

14.
在平菇栽培中,有时会因选种不当和栽培不慎,而造成培养料发菌期的大面积污染.笔者在实践中用下列方法多次处理污染料,收到良好效果.方法一:将培养料重新补加蔗糖1%、石膏1.5%、麸皮10%、过磷酸钙2%,料水比1∶1.35,装袋后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60分钟,然后停火,在60℃以上闷24小时后再启锅,待袋温降至20℃以下进行接种培养,常规管理出菇.  相似文献   

15.
瓶栽金针菇,一般在菌丝长满瓶后要进行搔菌处理,即扒掉接种块和老化菌皮,以刺激菇蕾的发生。但在搔菌后几天内,料面还会出现棉絮状菌丝,是否可再搔菌一次呢? 1988年冬,我们栽了3000瓶罐头瓶金针菇,其中1500瓶只搔菌一次,另1500瓶在头次搔菌后当料面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8年12月至1989年6月在日本山形县尾花沢市研修期间,考察了日本东北地区的仙台、山形、新庄、洒田、尾花沢等市县,以及东京都的食用菌与流通情况,所见所闻都是令人耳目一新。日本的食用菌生产,大部分是机械化作业,以金针菇为例:从配料、装瓶、打孔、加盖、灭菌到接种都是由机械来完成,温湿度的调节也实现了自动控制。首先将原料(木屑)过筛,进入搅拌机,加麸皮,用多孔喷头加水,开机搅拌,待含水量适宜时(63%左右),停止加水,继续搅拌。然后把底部的出料口调节好,接上输送带进入装瓶机,经过第一次振动装满瓶,第二次振动压实、打孔、自动加盖,再由传送带送到消毒器。消毒是两面开口的,灭菌完毕把通向缓冲间的门打开,利用轨道车把料取出,在缓冲间冷却至18℃以后进入接种室。这样灭菌的培养料与外界完全没有接触,几乎没有杂菌污染。实际上,机械化作业的时候就是把搅拌机、装瓶机等经过电路联接,由光电进行控制,这样就组成了一条联动线,不用时分开存放,很是方便。接种也是机械半自动作业,每小时接1200瓶。接种后的发菌、催蕾、驯化以及生育期的温湿度,均由热交换器、超声波加湿机来完成。采收后的金针菇也是由真空包装机械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我市棚式栽培食用菌比较普遍,本文主要介绍棚式栽培金针菇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菌丝迟迟长不满不能解袋出菇 1.1 主要原因 ①菌种用量少。②菌丝长到2/3时,因袋内氧气不足,影响了菌丝的长速。③发菌期培养温度不适或袋料过干、过湿或污染严重,影响了菌丝的正常生长,延长了菌丝生长期。 1.2 处理办法 ①接种量7%~8%增加到10%~12%。②菌丝长到1/3时,把扎口解开,增加向袋供氧气,加速菌丝生长。③发菌期保持菌袋温度19~20℃,保证含水量70%,争取30~35天让菌丝长满袋。④把杂菌污染处理在最佳的状态,一是在拌料时每100kg培养料加入50%的多菌灵0.01%,生石灰2%~3%,石膏1%,充分搅拌均匀;二是进行熟料栽培,把料袋装锅在100℃下灭菌8~10小时;三是把全部接种用具放入接  相似文献   

18.
麦粒种是双孢蘑菇的理想栽培用种.但生产麦粒种杂茵污染率较高,损失大.笔者从平菇、金针菇菌袋污染料重新灭菌接种栽培得到启发,能否用同样方法处理双孢蘑菇的污染菌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①品种:蘑菇152,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②污染菌瓶:从常规菌种生产中挑出,受污染部分不超过整瓶50%,共选用接种污染菌料100瓶.2 试验方法 将污染瓶菌料加少许腐熟牛粪作封口  相似文献   

19.
刘勤  王尚堃  王汝长 《蔬菜》2004,(1):28-28
一、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 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 ℃,以22~24 ℃为宜。二、菌丝未满袋就出菇1.原因 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2.对策 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栽培,确系低温栽培的,要加温培菌,发菌温…  相似文献   

20.
塑料袋栽香菇,存在污染率高,上下层菌丝菌龄差异大,培养时间较长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菌条接种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培养菌条:采用铅笔厂的边角木条(或适宜食用菌生长的相思树等枝条),截成与铅笔大小的段,装于广口瓶中,每瓶装60~70条,再用调好湿度的木屑培养料填满木条间空隙。然后按常规法塞棉塞、灭菌、接种、培养,待木条菌种长满瓶后,即可供塑料袋接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