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以3个具有不同抽薹特性的菠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光周期对菠菜抽薹期的影响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光周期越长,菠菜抽薹越早,在14h/d光周期处理下,73#、41#、48#菠菜分别在处理25、17、15d抽薹;在12h/d光周期处理下,73#、41#、48#菠菜分别在处理30、20、17d抽薹;在10h/d光周期处理下,73#和41#菠菜在处理40d后未抽薹,48#在处理25d时抽薹。在不同的光周期处理中,三个抽薹差异较大的菠菜品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抽薹前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状态,抽薹期达到一个高峰,抽薹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且光周期越长这个高峰出现得越早;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双峰曲线,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花芽分化期和抽薹期。综合看来,日照时数越长越有利于菠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积累以及促进抽薹。 相似文献
3.
5.
选用大麦为材料,研究不同Al3+浓度(50、100、500μmoL/L)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处理期间,高浓度Al3+(500μmoL/L)可诱导大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除了Al3+浓度为100μmoL/L)(P0.05)。Al3+处理20 d时,所有处理组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大麦根中,各个Al3+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但在Al3+处理20 d时,100μmoL/L Al3+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500μmoL/L Al3+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6.
8.
低温胁迫对茶树叶片SOD、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舒茶早和乌牛早2个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茶树品种叶片内SOD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处理到第10天时均超过了原始水平(处理前),说明低温可能诱导新蛋白的产生;可溶性糖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一直呈增加趋势,处理到第10天时,舒茶早相对原始水平增加了约12.8倍,乌牛早增加了约2.8倍,说明低温胁迫可以促进糖类的合成。根据上述生理指标的分析,以期了解这种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测定火棘果中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首次建立了ICP-MS同时测定火棘果中Na、Mg、Al、K、Ca、Mn、Fe、Cu、Zn、Ba、Ti、V、Cr、Co、Ni、Ga、As、Se、Rb、Sr、Mo、Cd、Cs、Pb这2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该法简单、快速、可靠,线性关系好,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1;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标准物质GBW10028(GSB-19黄芪)的测定结果均在真实值范围以内,偏差为1.7%~13.6%。[结论]该方法为火棘果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以及火棘果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桃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实生桃树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6 g/盆3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实生桃树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以及根内部组织构造的影响。[结果]根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以6 g/盆最高,与对照、3 g/盆区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淀粉含量却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以6g/盆含量最低,与对照达0.01显著水平。与对照、3 g/盆处理相比,6 g/盆处理根内部组织构造表现为维管中柱较大,维管束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间隙小,细胞圆润、饱满,细胞壁光滑,发育较好。[结论]适宜的施氮水平可促进桃树可溶性总糖的累积和根内部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不同供磷水平对韭菜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法,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4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0时4个韭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最低,随磷浓度的升高,各供试品种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各处理中,791雪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菠萝蜜不同种质成熟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了解现有种质群体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9份菠萝蜜种质为材料,其中4份分别在2次不同的时间取样1次,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淀粉含量。[结果]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6.00%~20.00%时,淀粉含量在0.36%~4.46%;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0.01%~25.00%时,淀粉含量在0.42%~3.61%;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5.01%~30.00%时,淀粉含量在0.28%~3.10%;当可溶性总糖含量在30.01%~35.05%时,淀粉含量在2.08%~2.78%。在不同时间取样的4份种质中,后取样种质的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相比先取样种质稍有下降。[结论]菠萝蜜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百农矮抗58小麦籽粒可溶性糖、淀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百农矮抗58小麦籽粒可溶性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百农矮抗58小麦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和直链/支链淀粉比值有较大影响。开花至成熟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总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和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推迟播种,百农矮抗58灌浆前中期籽粒淀粉积累速率提高,籽粒中总淀粉含量增加,但灌浆期相对缩短,灌浆中后期籽粒中淀粉积累速率迅速下降过早,总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叶、茎、粒可溶性糖变化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比较了3种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倒一茎节、倒二三茎节、倒四五节茎节、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中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SS和SPS活性均高于强筋小麦郑麦9023,温麦4号略高于豫麦50。SS和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在花后12 d至成熟期间,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温麦4号次之,郑麦9023最低;豫麦50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灌浆后期的ADPP活性也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相关分析表明,开花后18 d至成熟期茎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叶片中蔗糖、籽粒中可溶性总糖与籽粒淀粉积累速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茎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存在基因型差异:豫麦50和郑麦9023以倒二、三节间最大,而温麦4号则以倒四、五节间最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为桃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3年生实生桃树为材料,NH4NO3为试验氮肥,设0、3、6g/盆三个施氮水平,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实生桃树可溶性总糖和淀粉以及根内部组织构造的影响。[结果]根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以6g/盆最高,与对照及3g/盆区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淀粉含量却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以6g/盆含量最低,与对照达0.01显著水平。与对照、3g/盆处理相比,6g/盆根内部组织构造表现为维管中柱较大,维管束发达,皮层薄壁细胞间隙小,细胞圆润、饱满,细胞壁光滑,发育较好。[结论]适宜的施氮水平可促进桃树可溶性总糖的累积和根内部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两种筋力型小麦叶、粒可溶性糖含量及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豫麦34号和豫麦5 0号2种筋力型小麦品种灌浆期旗叶、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淀粉积累速率及粒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开花后30d出现高峰,籽粒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灌浆期呈一致的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籽粒淀粉积累和粒重关系密切。强筋型品种豫麦34号较弱筋型品种豫麦5 0号灌浆期旗叶具有较强的营养物质外运能力,籽粒同样具有很强的转化利用同化物的能力,致使豫麦34号最终的总淀粉含量较高,支链淀粉含量也明显高于豫麦5 0号,粒重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