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仔猪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含水量高于80%的症状叫下痢(腹泻)。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病性复杂,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我区及周边各大猪场,普遍存在仔猪下痢的现象,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差,饲料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仔猪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含水量高于80%的症状叫下痢(腹泻)。该病使仔猪的生长明显下降,单位增重的耗料率增加。在我国各大猪场,普遍存在仔猪下痢的现象,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差,饲料转化率下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各种日龄  相似文献   

3.
仔猪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含水量高于80%的症状叫下痢(腹泻).该病使仔猪的生长明显下降,单位增重的耗料率增加.在我国各大猪场,普遍存在仔猪下痢的现象,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差,饲料转化率下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仔猪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含水量高于80%的症状叫下痢。该病使仔猪的生长明显下降,单位增重的耗料率增加。在我国各大猪场,普遍存在仔猪下痢的现象,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差,饲料转化率下降,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各种日龄的仔猪均可发生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猪规模化生产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通常仔猪经过四-五周的哺乳后,就进行断奶,仔猪断奶的主要风险是发生下痢,下痢一般在断奶后3-5天内发生,引起仔猪生长受阻或死亡,直接影响猪场的收益。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仔猪下痢,平稳渡过断奶关,对生猪生产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笔者从事规模猪场饲养管理和疫病综合防治多年。从中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现介绍如下:1断奶仔猪下痢的原因和种类断奶仔猪下痢是指仔猪断奶期间所发生的腹泻,主要由于口粮、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以及保育措施不当造成的。临床上根据发病症状可分为…  相似文献   

6.
仔猪早期断奶(3~5周)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分娩猪舍及其设施的利用率。但由于早期断奶的仔猪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极易发生腹泻和下痢,成为阻碍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成活率。因此,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下痢,是养好早期断奶仔猪的关键。仔猪下痢虽然可以通过被动免疫加以预防,但实践证明,这种预防只能起到减少发病率和减轻发病症状的效果。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组织学和形态结构的损伤性变化是导致仔猪腹泻和下痢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消化道损伤,一方面,使…  相似文献   

7.
薛华 《北方牧业》2007,(7):15-15
<正>1发病症状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3~20日龄的仔猪。患病仔猪的主要表现为下痢,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稠糊状,带有特殊的腥臭味。  相似文献   

8.
仔猪下痢系指仔猪生后脱水、黄痢、白痢、消化不良拉稀等一些疾病,也有人称为早发性或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我场是饲养500头母猪的大型猪场,仔猪下痢对仔猪的成活与增重有极大影响,也是我们多年困惑与棘手的问题。多年来,我场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仔猪下痢的措施,收到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大肠杆菌引起的下痢 1.1 脱水发生日龄脱水不受年龄限制,但幼年猪比成年猪发病高,幼猪的死亡率也高。症状潜伏期7~8天,长的可达2~3个月。明显的症状是腹泻。引起脱水和体重减轻。第一天腹泻并无特异性症状,2~3天粪便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粘液和血液,2~3日后体重迅速减轻,病畜  相似文献   

9.
<正>下痢是仔猪的常见病,稍有疏忽,会导致仔猪脱水或衰竭死亡。本人通过几年来对猪病的治疗诊断,得出一点经验:仔猪下痢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现归纳为以下六种情况,即细菌性下痢、病毒性下痢、贫血性下痢、消化不良性下痢、感冒性下痢、寄生虫性下痢,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仔猪的传染病。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临床最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而且形式多样。粪便呈粥状或水样,为灰白、淡黄、黄绿、灰绿或污黑色,恶臭,常混有黏液,甚至黏膜或血液,在吃食、躺卧或起立和行走时都可出现下痢,粪便自然下流,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喜喝脏水、持续下痢。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规律和其易发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仔猪下痢病常见的育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几种疫病,准确鉴别下痢病对疫病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掌握以上几种下痢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防治,控制和消灭仔猪下痢病的发生和流行. 1 仔猪副伤寒 病原为沙门氏菌,多见于2~4月龄仔猪,常发于阴湿多雨季节,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健康带菌普遍,外界不良因素可促使发病.  相似文献   

13.
吴平 《吉林畜牧兽医》2014,35(12):32-33
<正>我们在养猪场经常能够发现仔猪下痢这一疾病,而且这种疾病非常严重,甚至导致仔猪死亡,尤其在一些小型养猪场,没有很好的卫生条件,仔猪下痢的发病率、死亡率更是极具飙升,从而使猪的出栏量不升反降,让养猪场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一严重疾病,笔者要从病因入手,加以分析,并进行预防。1仔猪下痢的病因分析目前,从养猪场仔猪的发病情况来看,仔猪下痢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各个大小的养猪场和不  相似文献   

14.
石彦宁 《兽医导刊》2020,(8):181-181
新生仔猪胃肠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下,对环境不适应,容易出现有下痢的毛病。下痢是仔猪的多发病,死猪率高,严重威胁着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先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做好早期预防,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以减少损失,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
仔猪下痢是养猪户的常发病、多发病,轻者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速度,降低饲料的转化率;重者会引起猪的死亡,降低仔猪成活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仔猪下痢大多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是防制仔猪下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仔猪下痢病常见的育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几种疫病,准确鉴别下痢病对疫病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掌握以上几种下痢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症状和防治,控制和消灭仔猪下痢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下痢是养猪生产环节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尤其在管理不良的猪场,仔猪下痢普遍存在,其传播迅速,单独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诊断与防制困难,引起仔猪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实际中,下痢常常是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下痢并不是一种病,而是猪与其环境(包括病原体在内)相互复杂作用表现的症状。影响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C型、A型、B型魏氏菌,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和球虫感染。上述有关病原体每种都以不同的方式侵害肠道,导致下痢,引起脱水和死亡。…  相似文献   

18.
仔猪下痢是危害生猪养殖业的重要病症,诱发仔猪下痢的原因很多,由于病因不同,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仔猪下痢主要发生仔猪在出生至断奶这时期,较多发的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前的仔猪;仔猪白痢,7日龄至断奶的仔猪易发,约占仔猪死亡数40%~70%,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治疗困难,损失较大。因此,把握好仔猪下痢的防治,就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生仔猪胃肠消化能力差 ,抗病力低下 ,对环境不适应 ,发生下痢 ,严重威胁着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为控制仔猪下痢 ,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的 3个阶段 ,以有利于仔猪下痢的病前预防 ,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1 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从仔猪新生后的哺乳期 ,到断奶后的半个月内 ,通过了应激变化最大的两个关口 ,即仔猪初生关和断奶关 ,遭受了 3次大的下痢侵害 ,是下痢病易发的 3个阶段。1.1 第 1次下痢多为仔猪黄痢期 ,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后的 3日龄前后 ,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发病和死亡率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严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