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语境中,社会复合主体视角考量的是地方政府助推地方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关系维系,实现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校企运作"的角色功能,过程中整合企业行业与地方高校的合作资源,激发主体间合作的内驱力,以实现在主体复合、资源整合中凝聚育人力量。这也是"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形成强大育人合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以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浅析高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角色转换和素质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以后"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切实增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动力和效果,提高学生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双主体"育人就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教师、用人单位、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即搭建素质教育平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作用;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大用人单位监管教育力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显著,新时代高校"双创+劳动"融合育人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入融合。通过对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内涵的梳理,发现二者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教育方法上具有一致性、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互促性、在教育内容上具有互通性。"双创+劳动"融合育人既能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还能为我国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局势、实现未来民族的创新性发展储备青年力量。新时代高校"双创+劳动"融合育人面临着理论研究还需加深、融合氛围还需加浓、协同联动还需加频、平台建设还需加强等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5.
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教育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特征要求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为引领,通过一些措施与途径,对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协同创新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在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体系中,协同育人是其中的核心概念。以宜春职业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协同创新模式为例,介绍该校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载体、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构建并实施了"1.5+1.5"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推进"双身份"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双交替"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教学团队,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双模式"运行管理制度,落实多方参与的"双评价"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高职教育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喻燕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63-266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产教融合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四重螺旋"创新理论,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组织"产教融合育人联合体,探讨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提出校企双主体育人、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健全产教融合服务链、完善支持体系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三全育人"是指主体维度的全员育人、时间维度的全过程育人、空间维度的全方位育人模式.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以"夯实服务技能提供优质服务育人、营造浓厚氛围育人、丰富思政文献育人、阅读推广推进校园文化育人、构建'四位一体'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深化课程思政育人"为抓手,顶层设计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企双主体育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对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之一。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充分发挥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的主体地位,需要社会、政府、职业院校正确认识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的作用,并给企业多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相似文献   

10.
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育模式,在夯实高职育人底色——弘扬工匠精神、厚植高职育人本色——强化技能技术、凸显高职育人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具有典型优势。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践行主要凸显四大亮点:校企共探“学岗交融、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制三大专业教学标准体系;校企共培“双师型”的“双导师”教师团队;校企共建深度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多年践行结果表明,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双导师”团队水平、促进专业内涵发展、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中主要研究范式有"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和"主体间性论"。本文主要是在此三种理论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定位理念,并对这一主体定位所承载功能进行尝试性探析。  相似文献   

12.
桃源县职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的重点建设项目,现正申报湖南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为将专业做强呈示范特色,专业建设立足桃源县产业结构特征,本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实行双主体育人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各方"多赢"。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国家教育方针之所需,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实现之所求。由于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契合,催生了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参与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然而在工作中两支队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其优势的叠加效应并未显现。因此,要明确"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发挥共同优势;搭建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三主体"沟通平台,促进有效沟通;加强协同育人制度建设,构建研究生协同育人合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重点在招生招工、人才培养模式、人员互聘、实习实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了实践研究,逐步建立起了"企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以期为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以山东农业大学为研究案例,认为农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立足服务"三农",全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构建"三三式"实践育人体系,紧紧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以专业驱动、项目驱动、平台驱动、机制驱动为核心的"双创四驱"教育模式,从而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19,(19):280-282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上海唯一培养动物诊疗行业人才的动医专业,在全面对接上海4个品牌建设,从坚持"双主体育人",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对接行业标准,实现教学内容符合岗位需求;开发动物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培养"双师双能"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社会影响力等5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立足安徽农业大学的实际调研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践中的典型问题予以思考.将"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村官前期的培养有机结合,以协同育人理论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论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与现实审视的有效链接,系统构建以"意识培养、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协同育人"四位一体的"双创型"大学生村官储备培养机制,在实现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农志、农趣、农艺和农技,培养更多"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流得动"的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体制活动改革的逐渐深入,当下社会各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展开校企合作不管是对学生自身还是学校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通过校企双主体的协同育人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入校加社会实践的全面管理。本文就以校企双主体模式下的育人教学方式展开相关探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关爱教育理念内涵、本质和实践的考察显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关爱教育理念,结合高校的实际,落实"三全育人"、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关爱教育网络、实施"双培养工程"、把握关爱教育重点,把关爱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花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72-174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水利大国,农业水利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教育大众化,农林水利类高校作为未来工匠培养主要阵地,应主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对实现高等教育"双一流"化、"国际化"、为国育才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出发,分析二者之间在农林水利类高校教育教学协同育人4个层面的问题,提出明确适宜化教学目标、完善教育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化师资水平、搭建多维实践平台、全面营造育人环境等优化策略,以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