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川西南金沙江、安宁河流域的四川凉山州、攀枝花市蔗区(攀西蔗区)具有适宜发展甘蔗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过去这里交通不便,社会经济条件十分落后,蔗农生产水平低,制糖工艺靠牛拉石辘,土法熬糖。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很重视攀西糖业的发展。七十年代随着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先后在金沙江、安宁河沿岸建立了日榨量500吨以上的四川米易(一、二厂)、德昌、宁南、会东、华弹、松新等7个机械化糖厂,日处理甘蔗能力6000吨以上。八十年代后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攀西以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优势吸引了省内糖业界的教授、专家和科技人…  相似文献   

2.
正在崛起的中国甘蔗糖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到了参会代表特别是外国专家学者的一致高度赞扬。这次会议有近270位代表参会,其中有58位来自20个主要蔗糖生产国蔗糖生产、管理和科研的专家学者,包括近20位甘蔗糖业方面的世界级权威专家。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这样的盛会,会前出版了由中印两国甘蔗糖业专家共同编辑出版代表当今国际甘蔗糖业各领域研究先进水平的论文集。这部宏篇巨著共有770页,144篇论文。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甘蔗生产记录。公元1840年以前,中国在世界蔗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以后由于长期战争和社会不稳而使糖业变得很弱。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蔗糖业重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的第三大产糖国,2003/2004榨季全国总产糖量达到1002万吨,其中甘蔗糖占总产糖量的94%。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糖产区,2003/2004榨季产糖量达到588万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的58.4%,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62.3%。中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有效的甘蔗生产技术体系,特别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90%的旱地蔗生产技术体系,使甘蔗单产近年来维持在60~70吨/公顷的较高水平。国际甘蔗糖业的权威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崛起成为甘蔗糖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超级强国之一。  相似文献   

3.
1982/83、1985/86和1991/92年榨季我国甘蔗糖产量分别突破300万t、400万t和600万t大关,是80年代以来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甘蔗糖生产每三至四年出现一次严重滑坡则表明了甘蔗糖业发展的不稳定性。近年来广西、云南的甘蔗糖业发展速度最引人注目,而广东、海南和福建沿海产区的甘蔗糖业则逐渐退缩。1992/93年榨季以来,广西的产糖量跃居全国第一,取代了广东第一产糖大省的地位。1995/96,广西、广东、云南的产糖量已分别达全国甘蔗糖产量的46.89%、22.48%和16.96%,为全国最主要的甘蔗糖生产省(区)。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四川省甘蔗糖业面临新的形势,白糖生产基地已向攀西蔗区转移,但因四川省甘蔗糖业的特点和现状,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近年糖价有较大幅度回升。产业发展面临大好机遇。本文提出如何在机遇面前发展四川省糖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甘蔗糖业面临着四个问题;一是食糖减产,食糖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二是蔗糖主产区严重萎缩,新区建设尚未跟得上;三是种蔗比较利益较低,影响蔗农的种蔗积极性破是不少甘蔗糖厂负债,发展生产举步维艰。要实现我国食糖自产自给,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取六条基本对策: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我国甘蔗糖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加快蔗糖新区建设;三是合理调整原料蔗收购价格;四是努力提高甘蔗产量;五是抓好糖厂建设;六是培育蔗糖市场。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糖业生产实际 ,分析了甘蔗糖业的发展需要甘蔗良种市场化的原因 ,探讨了甘蔗良种市场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蔗糖业怎样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需要王鉴明〔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316)我国甘蔗糖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力,依靠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依靠国家制定农工业政策。糖业政策以及糖业经济管理体...  相似文献   

8.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甘蔗主产区,为把糖业生产培育成支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本州已相继建成日榨500t、750t、1000t3个中型糖厂,为保证糖厂对原料的需要,必须抓好甘蔗原料生产。鉴于我州适宜种蔗区域旱坡地多,平坝地少,甘蔗主要是旱坡地种植和冬春干旱的特点,在总结我州甘蔗生产的经济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旱坡地甘蔗丰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9.
广东农垦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发展现代甘蔗产业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了蔗糖业"丰收模式"的内涵,铸造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称号,实现了生产发展、企业增效、职工增收,赢得了业界的广泛称赞。一、"双联动"联结工农利益1999年,丰收公司改变传统的甘蔗收购按品种、重量计价的做法,在全国糖业首创"双联动"(蔗价与糖价联动,蔗  相似文献   

10.
蔗地立体农业模式初探何文德傅昌龄田世玉(四川省宁南县农业局,宁南615400)1问题的提出蔗糖生产是我县工农业生产中的骨干项目,是振兴糖业、振兴经济,建成宁南糖丝强县三大支柱产业的重要基础。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很重视蔗糖生产。一是调整布局,扩大面积;...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赣中甘蔗糖业生产现状与问题,指出我区糖业严重滑坡的4个主要原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振兴我区蔗糖生产的4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个对甘蔗糖业新改革、新发展的建议王鉴明(轻工部甘蔗糖业科研所,广州510316)1蔗糖业深化改革的必然新产物──蔗糖业股份制经济作者早在1990年的"甘蔗区划的重大补充"一文中就提出,绝对不能只根据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来区划成华南蔗区、华中蔗区及西南...  相似文献   

13.
湛江是一个具有悠久种蔗历史的糖业大市 ,也是我国三大蔗糖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生产高峰时期 ,年甘蔗种植面积曾达 1 4 .6 7万 hm2 ,年蔗糖产量达 1 0 4万 t。在漫长的岁月中 ,甘蔗在给湛江带来“甜”的同时 ,也不时带来“苦”。于是乎 ,人们对甘蔗糖业褒贬不一 ,莫衷一是。近几年 ,人们不大谈论甘蔗糖业了 ,更失去过去大抓甘蔗糖业的劲头。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甘蔗糖业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湛江甘蔗糖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前公司”)进行的甘蔗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试验表明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高质量的现代化管理,其每道工序均相互关联,且非常重要,同时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体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甘蔗是巴基斯坦附加值很高的作物。甘蔗业推动了糖业的发展,改善了甘蔗农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并为巴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甘蔗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税收来源,每年为国家增加几十亿卢比的税收。目前随着产业的发展,甘蔗成为蔗糖和生物产品如酒精、废纸板和其他工业化学合成品的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6.
对新引进的甘蔗品种和常规甘蔗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为大面积推广新品种种植,加快糖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甘蔗主产区,为把糖业生产培育成支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本州已相继建成(日榨500 t,750 t,1 000 t) 3个中型糖厂,为保证糖厂对原料的需要,必须抓好甘蔗原料生产.鉴于黔西南州适宜种蔗区域旱坡地多,平坝地少,甘蔗主要是旱坡地种植,再加上气候冬春干旱的特点,与省内外其他蔗区相比,限制甘蔗稳产高产的不利因素较多.为此,在总结甘蔗生产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旱坡地甘蔗丰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甘蔗糖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罗凯(广东省徐闻县农委524100)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食糖年产量分别从26万吨和25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0O余万吨,辉煌时期曾一度达到791万吨。肩负着生产食糖总量80%的甘蔗糖业功不可没。然而,甘蔗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崇左蔗区甘蔗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为甘蔗白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崇左市江洲区新和镇、驮卢镇及扶绥县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甘蔗白蚁为害株率调查;在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糖厂随机调查61车原料蔗,调查原料蔗白蚁为害株率.[结果]崇左市蔗区甘蔗白蚁平均为害株率达26.32%,部分高达41.71%;原料蔗白蚁为害株率在20%以上的占13.11%,在10%以上的占27.86%.[结论]崇左蔗区甘蔗白蚁为害较重、发生较普遍,应加强对甘蔗白蚁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崇左蔗区甘蔗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为甘蔗白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崇左市江洲区新和镇、驮卢镇及扶绥县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甘蔗白蚁为害株率调查;在广西驮卢东亚糖业有限公司糖厂随机调查61车原料蔗,调查原料蔗白蚁为害株率.[结果]崇左市蔗区甘蔗白蚁平均为害株率达26.32%,部分高达41.71%;原料蔗白蚁为害株率在20%以上的占13.11%,在10%以上的占27.86%.[结论]崇左蔗区甘蔗白蚁为害较重、发生较普遍,应加强对甘蔗白蚁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