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赏番茄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土培及陶粒培3种方式、4种配方营养液交互配合对观赏番茄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土培方式栽培观赏番茄宜选用低浓度的营养液配方(EC=1.376×103μs/cm),采用水培、陶粒培方式栽培宜选用高浓度的营养液配方(EC=2.168×103μs/cm);家居栽培观赏番茄宜选用陶粒培方式,并选用高浓度的营养液配方(EC=2.168×103μs/cm).  相似文献   

2.
辛焱 《吉林蔬菜》1999,(2):32-33
樱桃番茄是番茄大家族中成员之一,产南美,是现在栽培番茄的祖先。自8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发展,我国近年也开始在开放城市港口推广种植。樱桃番茄除作蔬菜、水果生食外,适宜加工整形罐头番茄,还可做装饰蔬菜和室内栽培观赏之用。1特征特性及营养与食用樱?..  相似文献   

3.
黄秋銮 《辣椒杂志》2010,8(1):37-41
观赏番茄是一种新型的观赏性蔬果类植物,具有较强的观叶性和观果性;采用三种栽培方式和四种营养液配方的相互配合处理,对观赏番茄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观赏番茄采用无土栽培方式宜使用高浓度的营养液配方,采用土壤栽培方式宜使用偏低浓度的营养液配方;居室栽培观赏番茄宜采用以陶粒为基质的无土栽培方式,并使用偏高浓度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4.
利用观赏茄子的一个分枝作砧木,观赏番茄作接穗;观赏番茄的一个侧枝作砧木,观赏茄子作接穗进行观赏番茄观赏茄子双向嫁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观赏番茄作接穗时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观赏茄子作接穗时的嫁接成活率,能否嫁接成活与嫁接时的砧木、接穗的茎粗有一定的关系,本试验中观赏番茄、观赏茄子茎粗在0.5 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水培番茄树操作方便、无土传病虫害,通过营养液调整对番茄树生长进行调控更方便,水培驯化可以有效延长番茄树1~2个月的观赏期和采收期,是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番茄树式栽培的较好选择。对番茄树品种选择、育苗基质配制、水培驯化、栽培管理及水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总结,为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番茄树式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管道栽培槽进行番茄多茬栽培,虽然每茬单产并不高,但是,由于育大苗技术的应用,整体产量不减反增。番茄采用育大苗、多茬栽培,在番茄生育前期进行灭茬,病虫害基本不发生,生长期间不用使用农药,在腾茬间隙期,前茬病虫害较重的情况下,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保证了番茄产品绿色、安全、健康。高盐少水栽培能够有效提高番茄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7.
设施番茄高品质栽培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番茄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番茄生产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由于生产规模已日趋稳定,高品质栽培成为当前设施番茄生产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目前我国设施番茄的高品质栽培仍属于探索阶段,尚缺乏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本文在阐述番茄果实品质组成(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的理论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提升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8.
番茄在洞庭湖区栽培历史久,栽培面积广.由于其营养丰富,果蔬兼用,深受消费者喜欢.为了满足市场均衡需求,优化种植结构,克服番茄集中上市而导致的菜农丰产不丰收局面,当地农业部门引进番茄优良品种,进行番茄的延秋示范栽培.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观赏茄子的一个分枝作砧木,观赏番茄作接穗;观赏番茄的一个侧枝作砧木,观赏茄子作接穗进行观赏番茄观赏茄子双向嫁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观赏番茄作接穗时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观赏茄子作接穗时的嫁接成活率,能否嫁接成活与嫁接时的砧木、接穗的茎粗有一定的关系,本试验中观赏番茄、观赏茄子茎粗在0.5 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麦茬越夏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茬番茄上市时间为8~9月,此期是蔬菜淡季,番茄市场销售价格与保护地栽培价格接近.因此,麦茬番茄投资小,效益高,市场潜力大,是菜农增收致富的好门路.由于此茬番茄生长处在强光、高温、虫害盛发季节,用常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一般年份病毒病发生率70%~100%,严重影响番茄生产.河南孟津县裴坡村有二十多年栽培麦茬番茄的历史,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麦茬番茄越夏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667 m2产量5 000kg以上.现将其关键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樱桃番茄,又叫迷你番茄.原产南美,现今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虽然栽培量很小,但有迅速发展的趋势.由于它的外观玲珑可爱,具有高糖度的天然风味,以及它含有甘汞、路丁、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防病、美容的特性,非常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2.
叶可辉 《长江蔬菜》2010,(19):33-3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花卉、盆景随之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甚至是回归自然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担负了观赏、保健、教育及生产等诸多理念。园艺作物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栽培作物之一,但人们更倾向于栽培多年生的果树,如石榴、柑橘等。番茄中的很多种类,如樱桃番茄、李型番茄、桃杏番茄、梨型番茄等都具有果小、果形各异,色彩鲜艳等特点,无论从观形、观色,还是食用等方面作为观赏栽培都有着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优势,且坐果率高。  相似文献   

13.
樱桃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樱桃番茄果型小巧 ,色泽鲜艳 ,口味香甜鲜美 ,且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番茄。含糖 1 8%~ 5 %、蛋白质 0 7%~ 1 3%、维生素C 2 5~ 4 5mg(毫克 ) 10 0g(克 ) ,还有丰富的胡萝卜素 ,维生素B1、B2 ,番茄红素等 ,适宜生食 ,是水果型蔬菜。樱桃番茄适宜庭园、室内栽培 ,是可供观赏的蔬菜。我区目前推广种植的品种有 :圣女、朱蜜、可可、黄樱桃等。生长势强 ,抗病性好 ,系无限生长型 ,每 6 6 7m2 (亩 )产量 4 0 0 0kg(公斤 )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播种育苗1.1 播期 樱桃番茄可以春秋两季大棚设施栽培 ,春播 11月下旬~ 12月上…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优良番茄品种品比及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是露地、设施生产的主要蔬菜之一.由于近年来病害加剧,极少有抗性优良品种,致使番茄总产量呈下降趋势.为了筛选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并受市场欢迎的番茄品种,引进了一批番茄品种如青熟、8号、Alpat eva-905、Tomato01、502F1在北京农学院幕园进行了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5.
树形番茄即按树的形状来栽培的番茄,属一年生草本,和植物学上所说的番茄树(又名木本树番茄,属多年生茄科,四季常青灌木)不同.由于其生长期长,枝叶繁茂,每株可结上万个果实,从播种到收获结束长达9~10个月,观赏期长,省工,深受农业观光区种植者欢迎,近年来在全国一些省市均有不同面积的种植.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其产量高,适应性强,味道鲜美,特别是近年来栽培的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型樱桃番茄,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但由于重茬连作等原因,土壤中微量元素锐减,病原体增多,番茄病害严重,番茄产量日趋下降.经多年实践证明,基质栽培是减少番茄病害,提高产量,保证高产稳产极好的方法.现将番茄基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洪观 《蔬菜》1991,(2):25-25
经上海农科院园艺所无土栽培组指导,1990年我试验把水培种植的葡萄番茄进行露地有土栽培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葡萄番茄抗热、抗寒、抗逆性强、又耐荫、无病害、座果率高,所以种植较容易。具体栽培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优良番茄品种筛选及品比试验(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番茄是设施生产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由于病害加剧,加之很少有抗性优良品种,致使番茄总产量呈下降趋势.为筛选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番茄品种,引进了一批俄罗斯番茄品种进行试验观察.其中A-10、9-1、42号都是较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樱桃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番茄为栽培番茄的五个变种之一,果实小而圆,形如樱桃,二室,叶片单叶全裂,植株生长势较强,茎细长,大多为无限生长型.叶色淡绿,果实有红、黄等色.生长适温一般在24℃~31℃.日本、荷兰栽培面积较大,我国台湾省亦栽培较早.近几年青岛引进国外优良樱桃番茄品种,栽培面积逐步扩大,目前青岛市市场需求潜力较大,樱桃番茄正由供应大宾馆、超市逐步走向市民餐桌.  相似文献   

20.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属茄科( solanace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拉丁美洲。由于番茄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丰富,食用品质好,用途广泛,故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遍布于北纬65°以南,南纬40°以北的广大区域里[3,4]。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1991)》统计,至1987年,全世界番茄种植面积达261.9万hm2,产量为6 136.3万t;其中中国的栽培面积为33.9万hm2,产量达532.4万t。现在,番茄的栽培和利用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许多国家番茄是最重要的果菜。 番茄属(Lycopersicon)包括栽培番茄( L.esculentum Mill.)及其近缘野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