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蜂类天敌昆虫有蚜茧蜂类、蚜小蜂类、环腹蜂类、蚜虫金小蜂类等,它们寄生于蚜虫体内使蚜虫死亡。现介绍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5.
6.
果树害虫的天敌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捕食性瓢虫、草蛉、小花蝽、蓟马、食蚜蝇、捕食螨、蜘蛛和鸟类,后者包括各种寄生蜂、寄生蝇、寄生菌等.现就捕食性天敌(昆虫和蜘蛛)的保护和利用做简介. 相似文献
7.
8.
灭蚜菌是一种防治蚜虫的生物农药。瓢虫、草蛉等是蚜虫在自然界的重要天敌。为了明确灭蚜菌对蚜虫天敌有无影响,1993年我们在果树上进行了此项药剂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1.1 灭蚜菌(中国农科院生防所提供)。1.1.2 氧化乐果(沈阳新城化工厂生产)。1.2 供试果树 3年生苹果树(间作小麦)。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喷200倍、400倍、600倍、800倍灭蚜 相似文献
9.
昆明地区红蜡蚧的生活史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是多种果树、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1代。5月上中旬为1龄若虫高蜂。8月底进入成虫期,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红蜡蚧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4种,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和脉翅目的草蛉科。寄生性天敌昆虫有17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姬小蜂科、跳小蜂科、金小蜂科、蚜小蜂科和旋小蜂科。其中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eae Girault)为红蜡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42.55%,其次为黑灰蚧长盾金小蜂[Anysis saisteti-ae(Ashmead))]和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sp.),分别占寄生蜂总数的20.33%和14.63%。以上3种寄生蜂的数量变化将影响寄主的整体消长变化。 相似文献
10.
11.
<正> 昆虫的生活习性可分为植食性上、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等类型。笔者介绍植食性昆虫在蔬菜上危害比较多见。 1 寡食性。只喜欢吃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蔬菜——甘蓝、花椰菜等。例如菜青虫。我们利用莱青虫的生活习性,可以合理布局,采取夏季不种植或不生产十字花科蔬菜,就可起到“折桥断代”的防治作用。 2 专食性。只食一种蔬菜,所以称为单食性害虫。如蚕豆象只食取蚕豆。但有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黑带食蚜蝇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0年,研究了上海地区黑食蚜蝇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室内条件下该蝇一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和成虫越冬,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蛹在土壤中越夏,气温在24℃时,完成一世代需28.83天,其中卵期1.77天,幼虫期5.24天,蛹期6.49天和成虫(产孵前期)15.33天,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3℃,有效积温为449.05日度,一天中成虫数量高峰发生在上午10年,中午以后数量就下降,室外的成虫在飞行中交配,历时约1秒钟,田间雌蝇比例占47.6%,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42.51%,室内用25%蔗糖水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15.8天和12.5天,越冬期的成虫寿命可达长2个月左右,在整个幼虫发育期间,平均每头幼虫可吃萝卜蚜276.4或桃粉蚜328.4头。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针对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分析天敌昆虫的多样性特征及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通过筛选和贮存诱集植物上的优势天敌,并构建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评价其对目标害虫蚜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河北廊坊和湖北黄冈两试验基地混合种植5种诱集植物:玉米、紫花苜蓿、向日葵、小麦和大豆。通过调查天敌昆虫类群,计算2012和2015年的天敌群落特征参数,并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天敌群落结构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的关系;2013年通过收集并贮存诱集植物中的优势天敌瓢虫,构建出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并在系统中接种不同密度瓢虫后应用于温室黄瓜中防治蚜虫,比较各瓢虫密度下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诱集植物上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总体上随着调查时间的变化呈现显著差异;通过对天敌的等级划分,蚜茧蜂和龟纹瓢虫为优势类群,二者的个体数量均占所有诱集天敌数量的10%以上;RDA分析结果表明,诱集植物种类、调查时间和植物花期对天敌群落结构均有显著影响,三者总和对2012和2015年天敌多样性信息的总变异可分别解释26.02%和17.20%;2012和2015年的RDA排序图均表明,小花蝽和中华草蛉与植物花期相关性较高;将小麦-麦蚜-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后的第2周,接种200头瓢虫的处理,蚜虫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防治效果为69.4%。【结论】采用协调天敌诱集和助增策略,通过混合种植不同诱集植物,诱集到了多种自然天敌类群,并将筛选出的优势天敌构建成储蓄植物系统,应用于温室黄瓜中,其中,接种高密度瓢虫的储蓄植物系统对蚜虫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此,以天敌昆虫诱集、保护、筛选和利用为一体的害虫生物防治思路在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
蚧壳虫天敌昆虫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蚧壳虫危害严重和防治现状,从蚧壳虫构造特点、天敌资源、生物防治成功事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阐明了蚧壳虫化学防治的效果及产生的副作用,生物防治在蚧壳虫综合防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物防治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对蚧壳虫生物防治作了客观的评价和展望,认为蚧壳虫生物防治将成为研究热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