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5优8015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水稻杂交种。本文对内5优8015亲本在重庆涪陵的特征特性、制种基地情况、播种及田间管理、除杂赶粉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国稻7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用内香5A与中恢8015配组育成的三系高产优质新组合,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2011年南昌县在中国水稻所的指导下引进推广了该品种,并进行了百亩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3.
内5优8015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20品种名称:内5优8015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内香5A×中恢8015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1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6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稃  相似文献   

4.
内5优801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经试验试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内5优8015组合(曾用名国稻7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四川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成的香型不育系内香5A,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的恢复系中恢8015配组后选育的新组合。该组合于2005年定型,2006年推荐参加各级区试,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杂交籼稻新品种内5优8015和Y两优689的适宜移栽秧龄期,本试验进行了不同秧龄移栽处理,研究了不同移栽秧龄对两个杂交籼稻新品种在齐穗期和成熟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转运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内5优8015移栽秧龄为6叶期、Y两优689移栽秧龄为5叶期时,籽粒产量最高,分别为644.7kg/亩和658.2kg/亩。此处理齐穗期和成熟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量、齐穗至成熟期的转运量以及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此外,内5优8015品种6叶龄移栽、Y两优689品种5叶龄移栽时,叶面积指数适宜、叶片功能期和光合产物生产能力较强。因此,杂交籼稻新品种内5优8015和Y两优689的最适移栽秧龄分别为6叶期和5叶期.既可显著提高穗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又可获得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内5优801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来源:内香5A×中恢8015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1 d,比对照Ⅱ优838短1.6 d。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稃尖无色无芒,有二次灌浆现象,每公顷有效穗数241.5万穗,株高122.2 cm,穗长26.8 cm,每穗总粒数157.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抽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为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降低高温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水稻品种盐两优1618和内5优8015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抽穗期不同温度[35 ℃/30 ℃(白天/夜晚)(T0,常温)和40 ℃/35 ℃(白天/夜晚)(T5,高温)]处理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与T0处理相比,高温处理(T5)分别使盐两优1618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下降31.05%和54.26%(P< 0.05,下同);内5优8015的Ci显著下降62.61%,蒸腾速率(Tr)显著增加104.55%;其他光合参数未发生显著变化(P> 0.05,下同);高温处理后,内5优8015的Pn显著高于盐两优1618。高温处理降低了盐两优1618和内5优8015各相位的荧光强度,延迟了2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到达P峰的时间,同时降低了光化学效率、比活性和性能指数。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2个品种的实粒数和籽粒重,其中内5优8015的降低幅度较小。【结论】抽穗期高温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抑制水稻的光合参数,降低各相位的荧光强度,抑制光化学效率,并使水稻的穗重、实粒数和籽粒重下降。内5优8015的性能指数整体高于盐两优1618,其对高温的抗性强于盐两优1618。  相似文献   

9.
常山县11个再生稻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2015年常山县农业部门引进11个再生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内5优8015、准两优527、隆两优534、天优3301、丰香优1号等5个品种在产量、生育期、抗性3个方面综合表明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单季晚稻不同组合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在兰溪市种植的适应性,生育特点及产量表现,对"Y两优689"、"内5优8015"等6个组合进行了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Y两优689"组合可在兰溪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的 7个两系籼、粳杂交稻组合在安徽境内的制种安全和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 ,育性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 ;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 ;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 ,确保制种纯度等 4项制种安全技术和 5项制种的高产技术并用于种子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4,(4):9-9
<正>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14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4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3项主推技术。主导水稻品种30个。适合长江中下游稻区的有Y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中浙优1号、内5优8015、珞优8号、宜优673、内2优111、连粳7号、秀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配的7个两系籼、粳杂交稻组合在安徽境内的制种安全和高产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选用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的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将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安全时段内;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防止不育系自交结实,确保制种纯度等4项制种安全技术和5项制种的高产技术并用于种子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内香8518是由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利用自育的优质、香型不育系内香5A与自选抗病优质恢复系内恢95-18配制的优质香型杂交稻组合,具有"优质、高产、多抗"的特性。该组合在罗江基地采用母本直播制种多年,技术成熟,产量稳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在罗江基地母本直播高产制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内5优317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内香5A×内恢3317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2010-2012年连续在陕西安康种植,综合表现好.我们对其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农业部组织遴选了2015年170个农业主导品种,其中水稻品种30个,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嘉早17、中早39、内5优8015、中浙优1号、天优华占等5个品种入选,这5个品种都是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其中,中嘉早17已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稻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中早39适  相似文献   

17.
玉米苏玉糯5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玉糯5号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糯质系通系5作母本,通36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白糯玉米杂交种。通过观察亲本自交系特征特性,分析各种影响制种产量的单项因素,结合制种实践,总结出苏玉糯5号优质高产制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8.
内5优8015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2016年潜山县梅城镇引进试种,结果每穗总粒数157.5粒,实粒数为135.8粒,千粒重称量后为27.0g,10 777.5kg/hm2。该品种株型紧凑,剑叶挺直,抗逆性强,全生育期142d,适合在当地种植。但是,要注意及时烤田、增施穗粒肥和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19.
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该文主要对蜀鑫1S在海南陵水高产、高纯度的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该文主要对蜀鑫1S在海南陵水高产、高纯度的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