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生性娇嫩,自然繁殖率低。在人工繁殖过程中,由于雌雄亲鲵发育不同步,雄性发育差,精源不足的问题,往往不能使精卵在适宜的时间内相结合,导致卵子不能受精或受精率低,为了避免精卵在人工繁殖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受精率,笔者对产出的活力良好的大鲵精子在体外的存活状况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大鲵苗种价格较高,从事大鲵繁殖的利润空间较大,因此越来越多的大鲵养殖场尝试进行大鲵的人工繁殖.要做好大鲵人工繁殖工作,亲本培育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区分大鲵亲本的性别并进行针对性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另外,对于参繁大鲵需要有合理的性比搭配,并且在注射催产剂时雌雄亲本的注射剂量和次数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不能准确地判断大鲵亲本的性别将会严重影响繁殖工作的进展,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仅从目前关于大鲵研究报道的情况看,对幼鲵阶段和成鲵的非繁殖期进行大鲵的雌雄性别鉴别是一个公认的难题,而对于接近繁殖期的亲鲵,目前,多从以下七个方面区分大鲵性别:  相似文献   

3.
大鲵人工繁殖过程中,同一群体的亲鲵发育成熟的时间差距较大,给人工繁殖造成一定难度,把握好催产时机是提高催产成功率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大鲵人工繁殖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亲鲵选择Ⅵ龄以上,大部分个体4~10kg,体格健康,肉眼观察、手摸明显有性腺发育特征。亲鲵来源有本地野生和纯人工养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大鲵(Megalobatrachus daividia nus(Blanchard))是一种野生珍贵动物。为保护和增殖大鲵资源,1978年我们对大鲵的人工繁殖作了初步研究,采用人工授精,首次获得了人工孵化的幼苗。但雌大鲵未经人工催产,大鲵的受精卵是从成熟的大鲵以人工托出卵带进行人工授精而得到的。如何采用人工催情,达到母鲵产卵与雄鲵排精,并使其受精,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1979年,  相似文献   

5.
欧燎原 《内陆水产》2006,31(5):25-25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省,湖南省以湘西为丰。由于人鲵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且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市场价格一直在1000元/kg以上。受利益驱动,酷渔滥捕、走私倒卖等违法行为十分盛行,造成自然资源濒临灭绝。上世纪70年代湖南省水产研究所阳爱生等开始从事大鲵人工繁殖和驯化研究,并获得少量幼鲵。上世纪90年代,国家在湖南省大鲵产区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大鲵救护中心,专门从事大鲵的救护及人工繁殖等科研工作,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生物资源。全国也逐渐兴起了一股大鲵研究和养殖热。但大鲵繁殖“三率”低和幼鲵成活率低一直是科研上两大难题,笔者等从1999年开始从事大鲵人工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鲵疾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作者自1996 年开展大鲵人工繁殖试验以来,对大鲵蝌蚪期、幼鲵期、成鲵期的主要疾病从体外到体内作了细致的观察,对疾病的病因、病症、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作了阐述,论文为确保大鲵的正常繁殖、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鲵(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我国珍贵的野生保护种类,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珍稀动物养殖种类。 目前,中国大鲵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受精率不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瓶颈。广东梅县海霞水产品有限公司曾开展大鲵人工授精技术方法的比较研究,以优化人工授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精率。近期,公司还在大鲵亲本培育技术环节进行探索试验,通过优化亲鱼培育技术提高大鲵精子和卵子质量,从而提高人工繁殖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大鲵俗称"娃娃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和珠江流域,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物种。近年来,大鲵人工繁殖和生态繁殖获得突破,不少地区开展人工养殖,种群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病害种类增多也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湖北一家大鲵养殖场遇到大鲵幼苗(幼鲵)暴发水肿病,进行了诊疗研究,现将情况作一介绍。一、养殖场基本情况该大鲵养殖场面积5亩,室外生态繁殖池3亩,  相似文献   

9.
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出苗率的关键技术,在大鲵亲本培育期间,通过投喂活体饵料以及调控水温、水流、光照等措施,促使大鲵亲本性腺同步发育,并且优化了人工催产、授精和孵化技术,解决了大鲵人工繁殖率低的问题。试验结果显示:2015年共培育亲本37尾,其中35尾(雌鲵19尾,雄鲵16尾)性腺发育良好;催产后,2批共19尾雌鲵全部产卵,共收集卵9 157粒,产卵率为100%;人工授精24 h后,卵的受精率达85.6%;经35~38 d孵化,平均孵化出苗率为72.0%,远高于通常情况下人工繁殖的平均水平(5%~10%)。  相似文献   

10.
大鲵学名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Blanchard),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产,故又称中国大鲵,属两栖纲(Amphidia)有尾目(Caudata)隐鳃鲵科(Crypotobranchidae),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在食用、药用、观赏用以及科研方面有极重要的价值。但大鲵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雄性发育不完全同步,雄性发育差,“三率”(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偏低,严重制约了大鲵人工养殖的健康发展。作者于1999年~2003年先后在湖南省衡阳市白鹭湖农场和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从事大鲵的人工繁养工作,从亲鲵饲养、人工繁殖、幼鲵培育到大鲵病害防治,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综合报道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大鲵俗称娃娃鱼,为我国特有的大型两栖珍稀动物,既有观赏、科研价值,又有食用、药用等价值.随着大鲵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殖养殖的成功,大鲵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大鲵稚鲵期是指刚孵化出苗到脱鳃的两年时间,稚鲵期管理不善,导致稚鲵及脱鳃变态后的幼鲵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疾病抵抗力差,感染病害死亡,最终影响养殖成活率及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稚鲵养殖的实践,总结出了影响稚鲵成活率的原因,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稚鲵养殖的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鱼》2015,(1):48
<正>最近,从张家界市大鲵保护与发展科了解到,2014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大鲵养殖规模将首次突破100万尾大关,全市大鲵养殖量到达103.4万尾。据统计,2014年张家界市完成商品鲵加工销售9.86万尾,人工繁殖大鲵幼苗30.7万尾,培育能繁亲本1.73万尾,全市开发大鲵深加工产品95个。配套饵料鱼养殖基地3241.5亩山塘水库和79口网箱,已经提供饵料鱼600吨。大鲵养殖重点乡镇53个,千尾以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     
东西南北池养大鲵人工繁殖成功湖南省水产研究所与石门县大鲵繁育中心合作,开展了对大鲵的资源保护和增养殖技术研究。1995年9月7日对一组大鲵进行催产试验,9月10日开始产卵,9月15日产卵结束,共产卵804粒,经过近40天时间的孵化,出苗10尾,孵化率...  相似文献   

14.
浅析快速提高大鲵生长速度的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于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两栖动物,又称中国大鲵。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和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华南和西南的山涧溪流中,其中尤以湖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等省区较多见,由于大鲵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药用价值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养殖者开展大鲵人工养殖。笔者自1999年以来一直从事大鲵的人工繁殖与养殖方面的研究,在人工养殖模式下,通过多年的摸索,突破了自然界中野生大鲵生长速度缓慢的缺陷,使得大鲵的生长速度获得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汪锇铭 《淡水渔业》1999,29(6):38-39
大鲵又称娃娃鱼,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因人为滥捕使野生资源日趋减少,故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动物。大鲵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人们近年来养殖的热点。在进行人工养殖大鲵的过程中,大鲵烂尾病是常见疾病之一。现将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大鲵烂尾病发...  相似文献   

16.
大鲵病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陕西等省居多。大鲵在我国属二类野生保护动物。1978年,我国首次人工繁殖大鲵成功,19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陆续开展了人工养殖和繁殖大鲵,大鲵养殖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鲵国家。大鲵已成为水产养殖中高效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由于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大鲵的各种病害也接踵而来,导致大鲵宝贵资源的损失,也造成养殖经济的损失。现就大鲵有关病害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作一综述。1大鲵病…  相似文献   

17.
李峰 《内陆水产》1996,(11):18-18
庭院饲养大鲵的初步分析李峰(西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俗名娃娃鱼,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动物。近年来大鲵的人工驯养和繁殖已成为水产生产上的新课题。随着大鲵人工繁殖的成功,它必将成为值得大力推广的名特优养殖对象。1995年8月至...  相似文献   

18.
大鲵的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导了河南省嵩县大鲵的人工养殖及对野生大鲵资源的保护情况。通过抢救性收集与养殖,现存池大鲵已达1578 尾,获得了从养殖设施到日常饲养管理的系统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通过政策宣传与监督管理,对防止野生大鲵在该地区的迅速消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鲵遥人工养殖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河南省嵩县大鲵的人工养殖及对野生大鲵资源的保护情况。通过抢救性收集与养殖,现存池大鲵已达1578尾,获得了从养殖日常饲养管理的系统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人工繁殖研究;通过政策宣传与监督管理,对防止野生大鲵在该地区的迅速消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鲵(Andria davidianus blanchard)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的栖息环境较为单一,加之人为的大量捕捉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大鲵的生存面临巨大的挑战,野生大鲵濒临灭绝。中国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人工养殖是保护野生资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成鲵的驯养成功与否,关系到日后人繁和放流的成败。但是由于野生大鲵自身的独特性,其驯养技术还有待成熟,特别是野生成鲵,还保留相当强的野性。近年来,全国一些大鲵原产地在尝试野生大鲵的驯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对成鲵驯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提出见解,供大鲵养殖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