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奶牛业迅猛发展,奶牛头数从2000年的488.7万头增加到2004年的1102万头,牛奶产量从827.4万吨增加到2248.5万吨,分别提高了125.5%和171.7%。然而奶牛业的发展不应仅仅表现在奶牛饲养头数的增长上,还应该显示在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上.同时更应体现在奶农收入的增加上。以往的经验和事实证明,没有利润空间的畜牧业是难以维持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在1976/7和1986/7年间,英国奶牛业的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荷兰牛引入黑白花奶牛群,进行胚胎移植,实行电子饲养制度,发展青贮玉米和添加剂等等,使奶牛头年均产奶量从1976/7年的4350升/头增加到5000升/头。与此同时,奶牛产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平均饲养规模从48头增加到68头。1984年前,全国奶牛饲养头数相对稳定的保持在270万头;1984年实行配额制度后,全国奶牛饲养头数下降到250万头左右。小规模企业特别是40头以下的企业显著下降,奶牛在全国畜群中的比例从53%下降到36%。奶牛业正从小规模经营向大规模经营特别是向70头以上的经营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3.
如今,牛奶产大于销这个问题,正在困扰着西安奶牛业。1984年以前,西安市的牛奶供应还很紧张,订奶要凭户口簿或医院证明。短短几年时间,西安的牛奶供应由过去的限量供给发展为敞开供应,近两年来, 又出现了牛奶产大于销的局面。其实,西安市人均年占有奶量是不高的,按全市人口平均只有8.78公斤,按市区人口计算也只有14.09公斤。目前,奶牛头数和奶产量比十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奶牛头数从1981年的5624头,增加到1.86万头,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奶牛业形势和今后工作的几点意见─—在中国奶协三届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农业部农垦司司长、中国奶协副理事长曾毓庄一、当前形势与问题我国奶牛业近十多年来取得了快速增长。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头数由1980年的64.1万头,发展到1992年的314.1万头...  相似文献   

5.
我国奶牛业波动的原因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但又波动明显的畜牧产业之一。奶牛业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和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奶牛业的滑坡则往往出现奶农卖牛、杀牛、倒奶等现象。应该从奶牛业波动现象的背后寻找根源,采取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奶牛业稳定的发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业波动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业在波动中快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4年,奶牛饲养量由48.0万头增加至1 102.0万头,增加了22.0倍,年均递增12.8%;奶牛产奶量由88.3万t增加至1 885.0万t,增加了20.3倍,年均递增12.5%。在奶牛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4次较为…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克山县是一个养奶牛的大县。由于领导重视,饲养饲料资源丰富,奶牛业发展很快,全县17个乡镇全都养牛产奶,现共有奶牛5513头,其中成年母牛3153头。为了进一步摸清奶牛业现状和发展潜力,1992年7月,县畜牧总站组织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发现全县奶牛总头数1992年比1991年减少1635头,下降22.9%,处于滑坡的不利局面。其主要原因是:(1)拖欠奶户奶资十分严重,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奶款达296万元。(2)奶料比价  相似文献   

7.
1993年11月,笔者在上海市农学会、日本农林交流协会和日本野泽组株式社及其上海办事处的组织和安排下考察了日本奶牛业,拜访日本农林水产省、野泽组公司总部和家畜改良事业团,参观了前桥种公牛中心、家畜改良技术研究所、含贺野奶牛场和关东制酪株式会社,对日本奶牛业的生产现状、技术研究、乳品加工、长远目标和有关政策有了初步了解。由于日本的人口密度、自然资源和人民的饮食习惯与我国或上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将日本的奶牛业情况作一较详细介绍,这对发展我国和上海的奶牛业会有借鉴作用。一、日本奶牛业的发展和1992年饲养头数在近20年内,日本的奶牛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奶牛饲养头数从1975年的181.1万头发展到1992年的206.8万头,啬加14.2%。与此同时,生产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成乳牛平均单产从4464kg提高到6326kg,提高41.7%(见表1)。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前,中国80%的奶牛在城郊国营农场饲养,现在是80%的奶牛饲养在农民家,平均每户饲养5头左右。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奶农不断扩大奶牛饲养规模,一些富起来的人也投资建设奶牛场。2004年中国饲养100头以上的奶农,奶牛存栏123万头,占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饲料生产,是一大产业。在近半个世纪内,美国的畜牧业与饲料生产,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畜牧业方面,始终寄希望于高产家畜品种上,向资金高度密集的专门化方向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极大地增加了肉蛋奶的产量。奶牛业,在美国的国民经济中,已成为单独的行业。业主采取逐渐减少奶牛头数、增加个体产奶量的措施,在保证牛奶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成本却有所下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45~1985的40年间,美国奶牛平均头数由2500万头减少到1120万头,而头均产奶量由2100公斤提高到5485公斤,年总产奶量由  相似文献   

10.
<正>近20年来,我国的奶牛业有了蓬勃发展,饲养头数从1992年的294万头增加到2012年的1 450万头,几乎翻倍增加。在全国各省市中,唯独上海的奶牛生产没有发展,甚至有所减少,从1992年的7.4万头减少至6万头(不包括上海市在外省的奶牛场头数)。这与上海城市的发展和郊区的城镇化建设有关,也与农村耕地数量的减少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10多年来,本市有一批奶牛场迁至江苏、浙江、安徽等省  相似文献   

11.
一、猪舍 (一) 养猪近况在“战后终结”的1956年经济白皮书发表的那一年,养猪头数为117万头,摆脱了战争中和战后的混乱时期,超过了战前饲养头数最后的1938年的114万头,其后,尽管徘徊了若干年,但到1973年发展到943.1万头是1956年的八倍多,这表明日本国的家畜、家禽正向着高速度发展。随着饲养头数增加的同时,饲养户相应也增加,1962年最高达到102.5万户,但以后下降,1979年相当于1956年的1/4,减少至15,6万户,饲养头数增加,而饲养户数的减少,因而平均每户饲养的头数则增多,1956年平均每户养1.8头,至1979年达60.7头,尤其是肥育猪经营向着多头化发展明显。  相似文献   

12.
1项目的提出和主要建设内容   奶牛业被称为“节粮型”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牛奶产量由 9亿千克增加到 70亿千克,奶牛头数由 48万头增加到 450万头,但我国奶牛平均年单产仅有 2800千克,仅为美国奶牛平均产量 7 400千克的 38%,与以色列平均产量 11 000千克相差更远。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之一是良种牛占有率低,遗传改良速度慢。目前,世界上胚胎移植牛年生产数量已超过 35万头,美国、加拿大等奶业发达国家,青年公牛 80%以上是胚胎移植产生。我国要达到世界奶业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建立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奶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年来我国原奶生产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奶业发展中原奶生产和一些相关原奶的粗加工 ,都是奶业生产的基础环节。原奶的生产程序起始于奶牛的饲养 ,涉及到奶牛品种的选择、养殖和产奶等一系列过程。我国奶牛存栏量由1949年的12万头增加到2000年的480万头 ,年均增长7 .8 % ,其中荷斯坦牛为200万头左右。近年来 ,我国牛奶业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0年的4年间 ,奶牛饲养总头数由426万头增加到488万头 ,奶牛平均单产由1550千克增加到3000千克。2000年我国牛奶产量接近830万吨。这主要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 :①奶牛饲养成本的…  相似文献   

14.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奶牛业确定为:二十一世纪的“立市产业”,规划用6年的时间,全市奶牛饲养规模达到20万头,年产奶量达到70多万吨,今年将发展300个奶牛专业村,新增奶牛2.5万头,使全市奶牛总头数达到8万头,大力发展奶牛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奶牛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奶牛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业有了较快发展。牛奶总产量持续增长。1997年达到663万吨,为1980年的5-8倍。但由于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在畜牧业中奶牛业是一个滞后产业,需加快发展。1 基本情况1.1 存栏情况及分布 据1996年末统计,共有奶牛和改良种奶牛447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218-47万头。牧区饲养数量较多,其中内蒙古为87-37万头,新疆78-28万头。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为主产区,饲养数量超过总头数的一半。其中饲养量10万头以上的省、区有黑龙江97…  相似文献   

16.
在一九八五年全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国奶牛业也呈现出继续发展的势头。1985年全国奶牛总头数达到162.7万头,此1980年的64万头增加了98.7万头,五年期间增长了1.5倍;总产奶量达到249.9万吨,此1980年的114万吨增加135.9万吨,五年期间增长了1.2倍;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奶牛场和养牛户。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中国奶牛协会和各地区奶牛协会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做了许多工作对我国奶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风险互助是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是以饲养奶牛为主的牧场,是黑龙江省较大的国营牧场之一,牧场总面积572万亩,其中草原面积248万亩,现有奶牛养殖户1764户,从事奶牛业养殖人员2286人,饲养奶牛4563头,2000年生产商品奶12万吨,奶牛年平均单产514吨,奶牛业产值2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6%,奶牛业已经成为牧场经济的中轴产业,是广大农牧业职工的立命之本。但纵观牧场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业由于受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奶业波动大,对牧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日本北海道奶牛业比较发达,1987年有奶牛81.6万头,占全国奶牛头数的38.8%,有家庭牧场近18000个,平均户养奶牛46.6头,头均产奶量约7000kg。奶牛业如此发达,取决于以下三大社会因素:活跃的科学技术推广工作和研究活动;高度的畜牧机械化作业和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拚搏奋斗的实干精神和一丝不苛的劳动态度。而每年一度各级地区的赛牛大会则是科技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开以来,我国的奶产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为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中的一个热点、亮点。1999-2003年连续五年高速增长.良种及改良种奶牛头数由445万头增加到820万头(2003年预计数),奶类产量由807万吨,增加到1625万吨,翻了一番。与此同时,奶的消费也同步增长。从目前看,无论是奶牛头数、奶类总产、奶的消费仍呈增长的势头,发展形势很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大庆市奶牛业的发展非常快.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末奶牛头数已达到33万头,单产5500kg,总奶量达104万t。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日益显现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庆市奶牛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