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对四川省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格西沟保护区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结果表明:1.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多样性较高,类型丰富,保护区内有草本植物56科,305属,794种;2.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内草本植物地理分布类型较为丰富,涉及种子植物所有属的分布类型(15个),其中温带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占总属数的64.91%,其次为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16.72%和11.80%;从科的分布类型来看,本保护区草本植物涉及种子植物12个科的分布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占比最大,各占总科数的14.29%,其次为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及北美间断分布型,各占总科数的12.50%和10.71%,体现了该保护区草本植物较为明显的温带性质;3.保护区内草本植物除所含单种科属较多外,还含有大量的特有种和特色草本资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大型野生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初步鉴定,该保护区分布大型真菌有6目8科13属18种,以柄灰包科种类分布最多,有7种;其次为伞菌科,有3种;多孔菌科和鬼伞科各2种;其余种类有白蘑科、粪锈伞科、灰锤科、鸟巢菌科等各1种,为该保护区系统研究、有效保护野生真菌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优势种的种间联结及相关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较高。对12种草本植物优势种共划分了3组植物功能群:“阳性湿生型”、“阳性湿中生型”和“阴性湿中生型”。每组植物功能群都有其特定的优势种和分布区,较好地反映了水、热生态因子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石首麋鹿保护区的草本植物功能群,不仅有助于揭示保护区植被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可为保护区正在开展的湿地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庇护和栖息地.调查保护区园林害虫的资源现状,根据近几年保护区内园林植物被害虫侵害的程度,避免问题再度发生,作者在保护区内进行害虫调查,通过药剂诱捕法、网捕法、观察法、黄盘法、粘捕法、灯诱法等来采集害虫,掌握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园林害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对乌斯吐自然保护区沙地维管植物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内蒙古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野生维管植物375种,隶属于214属63科.该区维管植物的科分属于各类成分,但优势科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成分;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地理成分复杂且具有过渡性.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境内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区。丹顶鹤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其野生种群的个体总数在3000只左右。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每年约有200对丹顶鹤在这里生儿育女,完成丹顶鹤家族的传宗接代任务。  相似文献   

7.
对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8科477属1 118种维管植物进行观赏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观赏植物94科208属342种,其中木本植物191种,草本植物151种。野生观赏植物中优势科包括杜鹃花科、蔷薇科,龙胆科、兰科和毛茛科。观花、观叶、观果和观姿态这几类植物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数的59.36%、22.22%、10.53%和7.89%。在园林应用上包括盆景类、花灌木类、花坛花镜和花丛类,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数的20.47%、16.96%、14.62%和12.87%。珍稀野生观赏植物5科7属9种,分别占区内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55.56%、63.64%和64.29%。文中对保护区在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前景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该保护区发展旅游业所具备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策略,为更好地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吉林哈泥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通化市饮用水的源头。经调查,该保护区内自然分布有61种野生药用植物,其中木本9种,草本52种。本文还针对哈泥自然保护区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掌握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物种类资源、科的分布区类型等,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及其他社会效益。采用样线法与样方法,结合查阅资料及专家检索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野生维管束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该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79 科578属999 种,物种丰富度较高;2. 在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中,泛热带分布科数量最多,有43 科;3. 保护区仅有卷柏科(Selaginellaceae)一个优势科超过VFIW 和VFIC 平均数。研究认为区域范围内植物优势科不一定是该植物区系重要值大的科,优势科不足以反映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且该保护区植物物种热带性较强,这与保护区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深入各代表性地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查阅整理资料,鉴定标本及考证文献资料等。结果表明:经初步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药用植物67科、195属、265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0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8科183属253种。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不同的园林功能,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163科、648属、1584种野生种子植物中的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共筛选出83科202属325种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植物区系组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观赏植物丰富等特点。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特点,将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花灌木、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植物、盆栽及造型类、色叶树种类等9大类。根据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的特色及资源的贮藏量,推荐了32种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观赏植物。最后,提出了对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鉴定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标本的基础上,结合查阅有关研究饲用植物资源文献,统计分析了保护区的野生饲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分布的野生饲用植物共有370种(含种以下单位),隶属57科188属。其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共计302种,占保护区内饲用植物总种数的81.62%;从水分生态型分析,中生植物最多,有199种,占保护区内饲用植物总种数的53.79%。从饲用价值上看优等37种、良等101种、中等121种、低等91种、劣等20种,分别占保护区内饲用植物总种数的10%、27.30%、32.70%、24.59%和5.41%。良等以上饲用植物占该保护区野生饲用植物总种数的37.30%,可以看出该保护区饲用植物价值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还对该保护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标本馆标本信息确实、损坏严重等问题,保护区于2015年11月开展了维管植物标本数字化工作,共整理数字化腊叶标本10375份,隶属196科662属1459种.统计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濒危植物(包含极危CR、濒危EN、近危NT、易危VU)27科35属42种(281份标本),特有种87科150属232种(1723份标本);保护区维管植物标本主要采集于两个时期,分别是1982—1983年和1988—1991年,共获得标本10323份(99.50%),隶属于196科660属1451种;标本采集主要集中在6月(占总数的15.38%)、7月(17.00%)、9月(35.37%)和12月(13.44%),而1月(0.09%)、2月(0.13%)、8月(0.12%)和11月(0.33%)采集标本数量均小于维管植物标本总数的1%.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当注重已有的标本采集空缺,重点关注标本采集数量较少的种类,采集较少的季节,将标本采集工作常态化,为植物种质保存和合理开发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5.
依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朝阳区西北部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8种植物标本记录,按植物的生态生活型,将这些植物归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三大类,分为28类生态生活型。其中,水生植物28种,占全部植物种类的7.82%,湿生植物239种,占66.76%,陆生植物91种,占25.14%。对区内各植物生态生活型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区内的生态系统相对齐全;②区内首次发现以沉水植物水毛茛、岛田水筛及尖叶眼子菜为优势种的沉水植物群落;③丰富的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157种)是区内的主要植物资源;④残留在多石山坡和人工林下的陆生灌木矮高山栎见证了矮高山栎灌丛曾是本区山丘重要原生植被类型之一,而陆生多年生灌木状竹类海竹所形成的海竹灌丛亦为本区以及滇东北亚高山地带的特有原生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山西太宽河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组成、地理成分和生活型类型。本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319种,隶属于81科208属,其中乔木类132种、灌木类83种、藤本类21种、草本类83种;分别阐述了它们的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资源植物。作者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保护区内的资源植物根据资源植物的用途及化学成份,分为5大类,11小类。统计表明,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221种,园林植物407种,食用植物约102种,包括果用类型62种、蔬菜植物资源约40种,芳香植物61种,其他植物684种,包括纤维植物90种、油脂植物107种、淀粉植物42种、单宁植物32种、用材植物111种、饲料植物302种。保护区资源植物具有种类丰富、蓄积量小、品类齐全、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本着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解决合理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重点保护对象即黑颈长尾雉、苏铁、鸳鸯西南种群以及其他野生生物资源现状,并对保护区的面积适宜性、科学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等保护属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白羊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四川白羊保护区的野菜资源调查,得出保护区野菜资源较为丰富,共计25科,52属,69种,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草本植物占59种,灌木7种,乔木3种.具有代表性的种有荚果蕨、车前、紫花碎米荠、野胡桃、枸杞、楤木、蒲公英、卵叶韭等.开展保护区的野生蔬菜产业开发具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