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天津市蓟州区温室促成栽培条件下果实营养价值高、品质佳的蓝莓品种,以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其果实的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分析。单项指标结果显示,‘蓝丰’果实含水量、可滴定酸含量、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均最高,分别为96.91%、0.880%、16.80μg/g、67.72μg/g;‘伯克利’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0%;‘奥尼尔’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0.11%;‘蓝金’果实糖酸比最高,为14.66;‘北陆’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2.67μg/g;‘斯巴坦’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82.6 mg/kg;‘布里吉塔’总酚含量最高,为53.3μg/g。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尔’果实综合品质最佳,其次为‘蓝金’‘伯克利’‘蓝丰’,再次为‘都克’‘布里吉塔’‘斯巴坦’,‘达柔’和‘北陆’果实综合品质较差,‘大果蓝金’果实综合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品种桃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IAD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研究了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评估了不同品种桃的耐贮性,以期为果实适时采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品种的耐贮性差异较大,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表现出统一规律,各供试品种果实IAD值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中油18号'耐贮性最好.在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IAD值和硬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86~0.972.  相似文献   

3.
以蓝莓为试材,探讨采摘成熟度、果实规格和品种的耐贮性,并比较不同成熟度果实贮藏前后内部品质变化,研究其贮藏适宜的果实特性。结果表明:果实全蓝色时采摘,果实内部品质、口感最佳,果实耐贮性最高,同时贮藏前后果实内部品质无显著性差异;M、L级果实耐贮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显著高于XL级;初步得出,"蓝丰"品种的耐贮性显著优于"达柔"、"埃利奥特",贮藏60d好果率高出14%、20%。表明蓝莓贮藏适宜果实特性为果实全蓝色时采摘,果实横径低于18mm并采用"蓝丰"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省楚雄州‘灿烂’蓝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采收期对蓝莓果实贮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1(6月21日采收)蓝莓果实基础指标为:单果重2.07 g,果实硬度178.4 g/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可滴定酸含量0.975%,维生素C含量375.8mg/kg,果实适合0℃贮藏25~30d及电商物流运输;采收期2(7月2日采收)蓝莓果实基础指标为:单果重1.86 g,果实硬度127.5 g/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可滴定酸含量0.914%,维生素C含量283.2 mg/kg,果实适合0℃贮藏15~20 d及电商物流运输;采收期3(7月12日采收)蓝莓果实不适合贮藏,应采摘后及时销售,且不能用于电商物流运输。  相似文献   

5.
以“红阳”“海沃德”“黄金果”3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设置常温贮藏、常温苹果混贮、4℃冷藏3种贮藏方式,测定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硬度及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含量,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的贮藏、运输和货架期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方式对猕猴桃品质影响较大。常温贮藏、常温苹果混贮、4℃冷藏时,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3个品种在常温贮藏、常温苹果混贮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冷藏时均呈上升的趋势。3种贮藏条件下,“黄金果”和“海沃德”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但“红阳”先上升后下降。3个猕猴桃品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大值依次为“黄金果”>“红阳”>“海沃德”,可滴定酸含量降幅依次为“海沃德”>“红阳”>“黄金果”,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依次为“红阳”>“黄金果”>“海沃德”,果实软化后维生素C含量平均值依次为“黄金果”>“红阳”>“海沃德”。“海沃德”耐贮藏性最好,“红阳”次之,“黄金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钾对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贮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与耐贮性,以7年生美味猕猴桃品种米良1号(Actinidiadeliciosacv.Miliang-1)为试材,进行果实生长发育期施钾处理对果实品质与贮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钾能提高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与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含酸量,提高果实耐贮性。在0-4℃贮藏条件下,以株施纯K2O80g+叶面喷施0.3%硫酸钾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最佳,贮藏73d时,其软果率最低(15.56%),果肉硬度最高(0.27MPa)。同时果实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果实贮藏寿命延长。贮藏6个月时,株施纯K2O80g+叶面喷施0.3%硫酸钾处理的果实好果率(68.89%)明显高于对照果实(0)。  相似文献   

7.
以3个晚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新雅和红地球为试材,研究在(-1±0.5)℃低温贮藏条件下不同品种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阳光玫瑰的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最小,新雅的好果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降幅最大;低温贮藏至30d,各品种的好果率为100%,贮藏至120 d,新雅的好果率仅为52.10%,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的好果率仍高于75%。综合分析认为,3个葡萄品种都有较好的贮藏性,红地球和阳光玫瑰的贮藏性明显好于新雅。  相似文献   

8.
以南太湖特早、天工墨玉和葡之梦3个新育成的早熟、中熟鲜食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从果实外观、质地以及营养成分3个方面测定果粒横纵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硬度、弹性等22个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葡萄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平均单粒重为8.95g,较天工墨玉重1.74 g,二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78%、21.83%)和维生素C含量(72.14、73.85 mg/kg)相近,但天工墨玉果肉的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南太湖特早与葡之梦。3个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排序为天工墨玉>南太湖特早>葡之梦。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营养品质(总酚、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果实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花青苷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成熟李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其他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品种间总有机酸含量差异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对8个李品种果实的20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包含了原来信息的32.07%和24.93%,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8个品种中,芙蓉李果实的总酚、花青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李新品种的亲本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4个品种、3种不同贮藏方式对猕猴桃果实贮后性状的影响及气调贮藏中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沃德最耐藏;以100~120g的无伤果贮藏165d后的优质果率最高;低乙烯气调是猕猴桃果实的最佳贮藏方式,果实入贮后的前30d是果实硬度下降最快、可溶性固形物上升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挂机自动冷库贮藏红丰杏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制的挂机自动冷库保鲜贮藏红丰杏,采用容量为1kg的0.03mm聚氯乙烯气调生理保鲜袋,在0±0.5℃自控温度条件下贮藏50天,好果率达96.3%,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有下降,但风味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龙眼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与耐贮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个龙眼品种为试材,采用分层聚类和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果实成熟时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耐贮性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品种间的耐贮性除了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关外,与其他经济性状指标无显著关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果实的重量损失率和低温褐变指数与鲜果率有显著影响;贮藏期间果实的好果率主要受烂果率和霉变率的影响,与经济性状指标无明显关系;果皮的褐变与果肉的自溶腐烂无同步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0个蓝莓品种主要营养成分与色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首次引进江西省南昌市的美青、布里吉塔、莱茜、维尔、美蓝、园蓝、粉蓝、杰兔、芭尔徳温和灿烂等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营养品质及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美蓝(0.344mg/g)和芭尔徳温(0.343mg/g)蓝莓;美青蓝莓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10.22%;莱茜和灿烂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分别是0.98%和0.99%;糖酸比最高的是灿烂(10.285),其次是园蓝(9.32)。在果实色素含量方面,园蓝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1.921mg/g、0.039mg/g,而粉蓝的类黄酮含量最高(1.163mg/g)。总体而言,园蓝蓝莓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丰富的花青苷。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哈密瓜"西州密25号"为试材,定期测定0、2、4、6、8、10℃6个贮藏温度下,不同成熟度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4.5%、16.5%)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细胞膜渗透率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几种贮藏温度对采后哈密瓜果实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及贮藏效果。结果表明:果实在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下降,细胞膜渗透率上升,综合看来,"西州密25号"在6℃左右条件下贮藏效果更佳,温度过低会加重果实表面变色与病斑发生,温度过高会加快果实腐烂与衰老。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花粉直感效应对蓝莓果实关键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兔眼蓝莓"杰兔"为对象,以同园栽培的"芭尔德温"为授粉品种,开展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质量、花青素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粉直感效应对"杰兔"果实品质的形成有着显著影响,自然授粉和"芭尔德温"花粉异花授粉果实的单果质量、花青素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自花授粉,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自花授粉。花粉直感效应对果实单果质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影响在授粉后第20 d至第30 d开始显现,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在授粉后第60 d开始显现,对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影响在授粉后第70 d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岳冠’苹果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钙肥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的中后期也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钙肥处理可以降低果实失重率,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速度,提高果实耐贮性。综合比较认为,果蔬钙处理的果实贮藏期间品质优于其他钙肥处理的。  相似文献   

17.
主成分分析法对‘新余蜜橘’果实常温贮藏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省名特优柑橘品种‘新余蜜橘’为材料,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类黄酮、丙二醛(MDA)含量及果实腐烂率、失重率、果皮亮度L*值、色度角h?值、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余蜜橘’常温贮藏过程中这12个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明确‘新余蜜橘’常温贮藏特性。结果表明,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可以反映‘新余蜜橘’果实品质指标的97.013%信息,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新余蜜橘’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可贮藏30 d,可保持良好的果实营养品质和耐贮性,随后果实综合评价指标迅速下降,与实际情况相近。主成分分析法能科学准确地评价‘新余蜜橘’果实常温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长枝条红型"2001富士"(长枝红富士)、短枝片红型"晋-18短枝富士"(短枝红富士)2个红富士苹果品种为试材,对其冰温贮藏期间果实质构特性、色泽、抗氧化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2个品种苹果冰温贮藏下感官及营养品质变化的差异性,以期为红富士苹果贮藏、果品品质分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比较2个品种质构特性,长枝红富士果实脆性、果肉硬度较高,短枝红富士果皮硬度、果肉纤维指数含量较高。色泽方面,短枝红富士果面色度角h较低,果皮花色苷含量较高。抗氧化成分,短枝红富士果皮类黄酮含量较高,果肉总酚含量较高;长枝红富士果皮总酚含量较高。贮藏后期果实品质下降较快,2个品种分别表现为短枝红富士果皮花色苷、果皮类黄酮含量降幅明显;长枝红富士果实脆性、果肉硬度下降较快,果皮总酚、果皮类黄酮含量下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栽培的‘蓝丰’蓝莓为研究材料,采后2 h内预冷至5℃,分别装入硅窗气调大帐和普通PVC大帐内,置于0℃冷库内贮藏,研究蓝莓采后及时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对蓝莓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蓝莓果实采后及时预冷处理和硅窗气调包装均可降低蓝莓贮藏期呼吸代谢,延缓果实硬度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和花青素分解,降低果实腐烂损耗。其中采后及时预冷结合硅窗气调包装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贮藏至40 d,果实腐烂率仅为6.1%,较好地保持了果实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后蓝莓呼吸代谢及颜色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金品种蓝莓为试材,分别贮藏在0℃和10℃的恒温冷库内,贮藏期间进行呼吸强度、颜色变化、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组蓝莓的呼吸强度、腐烂率、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中10℃条件下贮藏的蓝莓呼吸强度和腐烂率均明显高于0℃,而0℃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同期10℃的;2种温度条件下,蓝莓果实除蜡质前后的亮度差值在贮藏期内均逐渐下降,但0℃的下降速度比10℃的略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