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前,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试点,成为这项国家生态战略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开启了中国从毁林种粮到“以粮食换生态”的绿色发展征程。20年过去了,昔日广种薄收的坡耕地层林叠翠、绿意盎然,夯实了美丽四川的生态本底,谱写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辉煌篇章。漫山遍野的退耕林木,浸透着岁月流逝的印痕,记录着艰辛探索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合江人民打破森林是自生自灭的传统林业观念,认真贯彻国家“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现代林业发展方针政策,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要务,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培育了森林资源,绘出了锦绣河山,基本实现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强县惠民的双赢夙愿。  相似文献   

3.
《绿色天府》2019,(6):24-25
红原是阿坝州唯一纯牧业县,草原成为生态资源的主体,全县有天然草原11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121万亩。草原中包含天然湿地310万亩,红原县草原湿地在青藏高原东部极具代表性,其自然资源禀赋在川西北牧区享有盛誉。红原草地资源中,野生植物极为丰富,共有463种,其中饲用植物299种,占植物总数的64.6%,优良牧草154种,占植物总数的1/3以上。红原县是全省唯一现代草原试点示范县、全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全省省级湿地补偿试点县。历年来,始终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修护目标不动摇,统筹推进草原建设和保护,保持草原了生态持续向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据福建省林业局最新公布的信息,自2014年以来福建省森林面积净增150万亩,达到1.21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0.85个百分点,达到66.8%,创历史新高,连续40年位居中国首位。近5年来,福建共完成植树造林710.6万亩,森林经营2350.6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1.21亿立方米,达到7.29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七,并先后创建龙岩、三明等7个国家森林城市和62个省级森林城市(县城)。良好的林业资源保护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8年福建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904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森林旅游产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分析了丁当镇在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工程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两大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有些地区需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为此,全省各地要结合当地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抓住春季造林的大好时机,在补造、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完成2009年5.33多万公顷的退耕还林任务。  相似文献   

8.
1998年长江等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灾后,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在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涉及范围之广、投资规模之大、影响程度之深,是新中国生态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也由此拉开了新世纪我国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序幕。甘肃是全国首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省份之一。从1999年试点到2013年,经  相似文献   

9.
余遵本  王胜男 《安徽林业》2009,(6):23-23,29
2000年初,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重大决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地处中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安徽省也于2002年拉开了这一宏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帷幕.弹指一挥间,十年磨一剑.到2009年,安徽省共完成工程面积87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3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465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成功实施,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极大地改善了安徽生态面貌.据测算,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安徽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据对地处皖西大别山区的岳西县退耕点观测,还林2年的退耕地土壤侵蚀量比不退耕的坡耕地减少66%,比裸地减少80%,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由原来的4240吨下降到1800吨,退耕还林的巨大生态效益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西部生态安全与退耕还林(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森林资源退化、草场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沙(石)漠化面积扩大、水旱灾害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西部国土安全问题,探讨了几年来退耕还林(草)的效果,论述了生态安全与退耕还林(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总土地面积2200平方公里。历史上东胜曾是一个林草丰茂、山清水秀的地方,到了近代,由于气候的变化、人口的增长,东胜区域内林草盖度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建国后,在“以粮为纲”导向和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束缚下,东胜的农牧业生产经营一度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荒越牧、  相似文献   

12.
黄团姣 《中国林业》2011,(15):45-45
随着经济的发展,遏制生态灾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退耕还林工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与此同时,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对退耕还林的目的认识不足;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完善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整治国土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不仅能够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肩负着维护三峡水库安全营运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为科学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标志工程。自实施以来,工程区植被得到了恢复;沿江、沿河的荒山及坡耕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整治国土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不仅能够改善生态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乌兰浩特市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程与扶贫开发,水土保持等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生态建设的同时,很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乌兰浩特市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是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我省自2002年启动这项工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国家安排的工程建设任务835万亩,总体情况良好,成效显著。如何抓住退耕还林延长一个补助周期的机遇,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建设?在国际国内粮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继续推进退耕还林,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怎样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业》2008,(23):F0002-F0002,I0001
四川省成都市自1999年被纳入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以来,通过9年来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赢"成果。全市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46.09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0.3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使全市森林覆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通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