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7,(2):47-50
以株两优211和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同期机插对比试验,探索了机插对双季早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早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均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株两优211和中早39作双季早稻机插栽培时,播期以3月20—25日最佳。在试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季早稻机插品种选择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5,(4):39-43
以陆两优996和中早39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机插对双季早稻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手插和抛栽相比,机插秧苗素质较差,移栽后返青期延长,分蘖高峰滞后,最高苗较低;全生育期较手插和抛栽长1~3 d,较撒播长10~11 d;有效穗较手插增加,较抛栽和撒播减少;穗平总粒数较手插和抛栽减少,比撒播增加;单产较手插减产极显著,较抛栽减产显著,与撒播差异不显著;每公顷纯收入明显高于手插,低于撒播,与抛栽相当。机插能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移栽工效,是水稻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发展必由之路,是目前推广应用的主攻方向。在试验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双季早稻机插栽培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根据“倒春寒”气象指标国家标准(GB/T 34816-2017),利用金衢盆地主要城市历史气象资料,整理1981—2020年“倒春寒”个例并计算得到每次“倒春寒”过程的气象指标K值。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金衢盆地“倒春寒”频次和强度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近40 a金衢盆地“倒春寒”发生频繁,但以轻度“倒春寒”为主,重度“倒春寒”仅占发生次数的3.4%;“倒春寒”气象指标K值在3上下波动;衢州市“倒春寒”次数和气象指标K值分别存在明显的3 a、7 a、19 a和4 a、8 a、20 a左右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变化规律;“倒春寒”较强年受贝加尔湖地区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槽后冷平流不断渗透影响江南地区,导致金衢盆地气温异常下降,发生较严重“倒春寒”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杂交早稻新组合综合评判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1991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区试中的各参试组合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各组合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组合的实际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早稻播谷育秧生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早稻催芽育秧中存在的催芽难、成秧率低 ,遇异常天气易造成烂秧等问题 ,于 1991~ 1993年进行了播谷育秧与催芽育秧的比较研究。指出播谷育秧比催芽育秧具有许多优越性 ,并阐述了播谷育秧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6.
东北杂交早粳稻在长江中游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东北杂交早粳稻组合在长江中游地区(湖南)作双季早稻种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杂交早粳稻表现结实率较高、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较佳等优点,同时表现出丰产性一般、生育期较长、整精米率低等不足。提出在南方籼稻区籼改粳中,应选择耐高温能力强、米质性状对温度钝感、易脱粒的杂交粳稻组合或利用米质性状对温度钝感的热带粳稻、美国稻资源对国内现有杂交粳稻组合加以改良。  相似文献   

7.
以沈甜6号和沈甜7号两个不同熟期的超甜玉米为试材,通过7个播期处理对其播期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播期的延迟,鲜穗产量、生育期、株高、穗位、果穗性状、叶面积均发生明显变化:早熟品种株高受播期影响较大而晚熟品种受影响相对较小;晚播可使叶片数减少1~2片;单株总叶面积在第4期以后明显下降,鲜穗产量随播期的延迟而下降,但前3个播期下降幅度较小。晚熟品种的播期适应性明显好于早熟品种,随播期延迟而减产的幅度较小。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沈甜6号的适宜播期接近1个月,沈甜7号可达1个半月左右并可作为夏播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8.
改良剂对砷污染土壤中生菜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砷污染土壤,研究蛭石、白云石、磷石膏、草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对砷污染土壤中生菜的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生菜的细胞膜透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改良砷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4种改良剂均能缓解砷的毒害作用,与对照相比均能明显提高生菜叶绿素含量(P<0.05),降低丙二醛含量。利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可知,草炭(20g/kg)处理对改善生菜生理指标方面贡献值的关联度(0.9001)远大于其它处理,是改善生菜生理指标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生育后期干旱复水对双季早稻产量补偿效应及其生理机制,选择淦鑫203和淦鑫206为材料,于抽穗期干旱7 d,然后复水处理,分析了其结实和产量、剑叶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和内源激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处理后供试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结实率和单株产量降幅均达显著水平;抽穗期干旱7 d复水不存在产量补偿效应;两个品种剑叶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为干旱处理显著高于CK,以复水0 d后相差最大,复水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但处理与CK之间至复水12 d后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总体上,淹水条件下抽穗期两个品种剑叶IAA、GA3含量随生育进程呈现上升趋势,而ABA、ZR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干旱复水处理下两个品种剑叶ABA、IAA及ZR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GA3含量则表现出先降后升趋势。抽穗期干旱处理将启动稻株体内抗衰老机制,复水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激活稻株体内生长促进因子并抑制生长抑制因子,但其效果十分有限,且与品种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12个抗旱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在种子萌发期采用20%PEG(聚乙二醇)溶液人工模拟干旱处理,测定了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等与抗旱性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品种间的抗旱性排序有所不同;相对发芽率、相对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根芽干重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均可作为水稻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认为采用隶属函数法求取这5项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作为水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的综合指标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宜湘南双季稻的灌溉方式,以早稻中嘉早17和晚稻盛泰优018为材料,比较研究了淹水灌溉、间歇灌溉、湿润灌溉3种灌溉方式对湘南双季稻产量的影响,并从根系形态、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等方面探讨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处理2季总产最高,达15.55 t/hm2,分别较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处理增产8.59%和10.44%;灌溉方式显著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间歇灌溉处理成穗率、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灌溉方式影响水稻源特性,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均以间歇灌溉处理最大,且水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单穴根鲜重、单穴根干重和单穴根体积降幅均以间歇灌溉处理最小;灌溉方式影响水稻物质转运,茎鞘与叶片物质输出率均以间歇灌溉处理最大。可见,间歇灌溉通过扩库、增源、提高茎鞘与叶片物质输出率实现双季稻增产,可在湘南双季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山区单季稻和再生稻高产气象技术,在尤溪县高山区和低山区分期播种5个杂交稻品种。结果明确,不论低山区或高山区于3月中旬早播种,将产量物质形成期调整在强光适温的季节,结实率高,比迟播田增产5%~10%。其中2个具有较强再生力的品种在低山区早播种,再生季安全开花结实,比迟播田成倍增产。结果表明早播种趋利避害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发挥了气候生态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杂交籼稻气候适应性及播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播种期试验结果分析,杂交籼稻的播种期对其生育进程、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杂交籼稻在中纬度地段(苏北地区),保证安全齐穗和安全成熟的临界播种期均为5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早籼与早粳稻品种在湖南的生态适应性,2013年早季在湖南浏阳市永安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产量在5.37~8.25 t/hm2之间,中早39产量最高,达8.25 t/hm2,产量最低的是龙粳21,为5.37 t/hm2;品种全生育期在107~113 d之间,均在7月16日之前成熟。可见试验品种均能在湖南长沙地区做早稻栽培,籼稻品种比粳稻品种产量高,早籼稻更适合在湖南地区作早稻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早稻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安农S-1配制的117个杂交早稻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阐述了两系杂交稻在产量、生育期和经济性状上的优势表现;论述了杂种与父本、杂种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各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选育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双季稻区汕优63、特优63再生制种可行的花期安排及提高再生季异交结实率的有效措施.并讨论了再生季花期调控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华南双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籼稻的主产区之一,研究气候变暖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稻田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对早稻(合丰丝苗,2020年;粤禾丝苗,2021年)和晚稻(粤禾丝苗,2020和2021年)进行全生育期昼夜不间断增温处理,分析增温对早、晚稻加工、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与不增温处理相比,增温(早稻,1.5~1.8℃;晚稻1.9~2.0℃)对早、晚稻糙米率均无显著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显著降低,而晚稻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无显著变化。增温对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影响在早、晚稻之间呈相反趋势;增温显著提高早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而降低晚稻垩白粒率。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呈升高趋势。此外,增温提高早、晚稻稻米峰值黏度和米饭黏性,降低其消减值及晚稻糊化温度和米饭硬度。相关分析表明,增温条件下,早、晚稻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的改变主要与直链淀粉含量的降低有关。【结论】增温导致早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变差,而有利于改善其营养和食味品质。增温条件下,晚稻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安徽省宣城地区双季早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地域分布,通过宣城地区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温度、降水、日照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宣城地区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温度和日照适宜度较高,降水适宜度较低,降水是影响该地区双季早稻种植的主要不利因子,温度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双季早稻生产前期。根据综合气候适宜度分析,适合双季早稻种植气候区主要集中于宣城北部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评估双季稻区的氮肥减施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双季稻区,不同肥力水平稻田的化肥减施潜力还不明晰。本研究针对高中低肥力的双季稻田,通过在养分专家系统(NE)推荐的施氮量基础上设置氮肥增减15%、30%和45%的田间试验,分析了水稻产量及其与氮肥用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高中低肥力等级上各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大体呈现出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的趋势,与低肥力相比,中高肥力的早稻产量提高了2.30%~8.56%,晚稻产量提高了13.56%~17.94%。在NE基础上氮肥减施30%和45%处理下,高中低肥力水平的早稻产量比NE处理降低了8.05%~12.52%,晚稻产量降低了2.03%~6.67%,但低肥力中NE基础上氮肥减施30%的早稻产量则无显著降低。同时,NE基础上氮肥减施15%以及增施15%、30%和45%均不能显著提高高中低肥力水平的早晚稻产量。进一步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拟合表明,不同肥力等级上早晚稻的产量潜力和对应的氮肥合理用量均呈现出高肥力大于中肥力和低肥力的趋势,养分专家系统可以在实现95%的产量潜力下将氮肥减施12.94%~34.07%,且在维持高产的前提下,高肥力的氮肥减施比例明显低于中肥力和低肥力。因此,在南方双季稻地区,养分专家系统可以在高中低肥力水平实现化肥减施增效,但不同肥力等级氮肥减施比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