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发病的性质,一般将羊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霉菌、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当羊注射了某种疫苗或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就具有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能力。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释放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病流行。由寄生虫如蠕虫、原虫等寄生于动物体引起的疾病为寄生虫病,特点是有季节性和群发性。寄生虫对动物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使羊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病、产科病等。这类疾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等原因造成,特点是没有传染性,多为散发。中毒病可造成大批羊只死亡,羊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1羊疾病的分类1.1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霉、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以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疾病流行。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1羊疾病的分类1.1传染性疾病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霉、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以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疾病流行。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4.
1分类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轻者影响生长发育,严重的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5.
1羊病的分类 羊在整个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其性质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3大类。羊在发生传染病之后,病原微生物从其体内排出,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给其他羊,造成疫病的流行,有些急性烈性传染病,可使羊只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寄生虫(如蠕虫、蜘蛛、昆虫、原虫等)寄生于羊体时,  相似文献   

6.
羊在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性质,一般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3大类。传染病史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羊体而引起的。羊发生传染病后,病原微生物从其体内排出,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相似文献   

7.
毛皮动物发生传染病有以下五大特征,由此可做出诊断。 传染病都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存在,如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狐脑炎是由犬腺病毒感染引起的,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感染引起的,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这些都需通过病原分离鉴定,免疫学诊断方法等证实。  相似文献   

8.
赵信 《养殖技术顾问》2011,(10):143-143
传染病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寄生虫病,如球虫、白冠病及其他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鸽病的防治     
1鸽病的分类 鸽子的疾病,按其致病病原可以分为传染病、普通病和寄生虫病三大类。传染病是由特定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传染病,或称疫病。寄生虫病是由体内、外寄生虫所引起的疾患,称为寄生虫病。普通病是系因饲养管理失当,某种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普通病。  相似文献   

10.
<正>(一)病原绵羊血虫病包括附红细胞体病和梨形虫病,是羊的一种常发病,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的损失。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动物血液里,可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单细胞原生物;传染病学上分类属于立克次氏体,能引起各种动物热性、溶血性疾病。(二)流行特点该病原各种羊均能感染,但以周岁内育成羊发病率最高。病羊及隐性感染羊是重要的传染源。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注射针头的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  相似文献   

11.
1发病特征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特征是由特异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明显的流行规律的疾病。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和转归期。  相似文献   

12.
(一)界定是否是传染病 顾名思义,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包括病毒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白冠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而是由其他原因引起机体机能障碍,不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如营养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环境性疾病、应激性疾病等。  相似文献   

13.
李中习 《山东家禽》2014,(11):39-40
鸡尸体剖解是用动物解剖学的方法将尸体剖开,使其各个组织、器官充分曝露在观察者眼前,以便于观察者根据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或用已知某种病原微生物人工感染SPF 鸡,致其发病,然后通过剖解研究该病原微生物引起鸡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蚕的一生中,如果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和理化学的刺激就会引起疾病,对蚕茧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蚕病的种类很多,大多数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故称传染病。对传染病来说,它的发生需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病原存在,二是病原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蚕儿体内;三是要被蚕儿感受。缺其中一个条件,蚕儿就不会发病。生产中要预防蚕病的发生,也应从破坏这些发病条件着手。这里,着重谈谈这三个发病条件的有关规律,作防治蚕病上的参考。一、要有病原的存在各种蚕病,各有其特定的病原。如白僵  相似文献   

15.
家禽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病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它包括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性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寄生虫病,如球虫、白冠病及其它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是由其它原因引发机体发生机能障碍不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如营养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环境性疾病、应激性疾病等。要想区别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能单一地从某一点上进行区分,须从综合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正>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病程短、病死率高、危害大。猪传染病是猪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类,有些病至今都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和预防。所以,从事养猪生产,要充分认识猪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和养殖收益。  相似文献   

17.
传染病是由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未被免疫过的动物可群体发病。传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易感动物可通过被污染的物体、饲料、饮水、空气、蚊虫等感染。  相似文献   

18.
人工主动感染免疫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指定动物群感染某种或某些病原微生物,被感染动物耐过后产生的对该病原体或几种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状态。通俗地讲就是病料反饲,将发病后耐过康复的动物的产物——胎衣、血液、流产胎儿等饲喂给健康动物,以预防一些可能或必然发生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养殖场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包括病毒和细菌以及衣原体、真菌等微生物,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一种特定的微生物引起,有的传染病只感染同类属的动物,而有的传染病传染性非常高,甚至人类都会受到威胁。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动物在受到感染时,其器官或者系统功能受到侵害,严重的会导致大批动物死亡,因此传染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动物疾病类型。加强养殖场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做好养殖场的卫生防疫工作,是提高养殖场产品质量和有效预防养殖场疫情的有效方法。如果养殖场的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不当,当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和食品安全质量事故时,将会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羊梭菌类传染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羊的一种急性、死亡率较高的地方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类病型呈上升蔓延趋势,给养羊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介绍了羊梭菌类传染病各型主要病原症状、发病特点、流行情况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