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论述正题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日本总的水产品进口现状。近10余年来,日本水产品进口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987年总进口量已突破200万吨大关,达到207.5万吨,金额为12335亿日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如今水产品进口额已占食品进口总额的1/3。水产品进口量增长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一是美、苏先后实施200海里渔业经济水域的政策,使双边协定中原由日方领受之捕捞配额锐减,产量相应锐降。二是近期内日元增值,给日本经济带来影响,亦从水产品进口中受惠不浅。目前,水产品进口的动向表现出大众化商品鱼与高档商品鱼齐头并进的现象,如过去在进口数量上一直保持领先势头的对虾、鲑鳟、金枪鱼、蟹等高档品继续保持增长;而以往不太进口的中级鱼,如鲹、鲐、鲆鲽类  相似文献   

2.
日本鳗鲡的人工养殖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粮油科技发展中心美国青蛙养殖场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易被人体消...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鳃是鱼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尤如高等动物的肺脏一样,是生命活动的要害部门。鳃的组织构造纤细而脆弱,且因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故极容易受各种病原体如细菌、霉菌及寄生虫等的侵害。有些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引起全身性败血病;有些进入于其它亲和性内脏器官增殖而造成危害;还有许多病原体则以鳃部为主要寄生器官,破坏鳃组织,造成严重死亡。笔者对福建省莆田市若干养鳗场,自 1998年 6月至 2000年 8月间,共发生的 190多次类型不同、轻重不一的病例,进行解剖镜检和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  相似文献   

4.
5.
采用具有气泡反冲洗型珠子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进行了苗种培育的研究。2种鳗苗的放养密度约为传统模式的8~10倍,试验期间换水量约为20%~45%。结果显示: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成活率均≥96.74%,高于传统模式。投喂水丝蚓阶段,日本鳗苗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7.08±0.08)%/d和4.92±0.03,美洲鳗苗分别为(4.83±0.06)%/d和4.74±0.19。投喂配合饲料阶段,日本鳗苗分别为(2.30±0.19)%/d和1.30±0.02,美洲鳗苗分别为(1.69±0.05)%/d和1.76±0.06。研究表明,该循环水养殖系统可适用于日本鳗苗和美洲鳗苗的培育,并具有节能、减排和无药残等优点,为开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鳗鲡育苗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止水式高密度集约式成鳗池在不同情况下溶解氧浓度,测定与鳗鲡生长情况密切相关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同时比较鳗鲡的投饲量。结果显示:在晴天或阴天,鳗池规格为24×24M~2,放养量约3t,微囊藻浓度在10亿个/L以上,以如下3种不同情况开动水车式增氧机:白天至夜间连续开动3台1.5KW增氧机;白天至夜间连续开动2台增氧机;白天仅开1台,夜间开动2台增氧机。池水中全天的平均溶解氧浓度分别为6.5—9.3mg/l,6.0—7.4mg/l和5.8—6.8mg/l。以上3种不同情况,池水中溶解氧浓度都符合鳗鲡正常生长需求的溶解氧浓度范围。由方差分析可知,全天开动3台增氧机与白天仅开1台,夜间开2台增氧机两种不同情况对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浓度及鳗鲡投饲量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  谢仰杰  黄良敏 《水产科学》2011,30(6):362-368
鳗鲡属(Anguilla)鱼类共有19个种和亚种,其中以日本鳗鲡(A.japonica)和欧洲鳗鲡(A.anguilla)的人工养殖最为广泛。鳗鲡主要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了欧洲鳗鲡及美洲鳗鲡(A.  相似文献   

8.
武湖日本沼虾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胃含物分析的基础上 ,1998年 9月~ 1999年 9月对人工养殖湖泊武湖日本沼虾的食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日本沼虾是一种广食性、杂食性的动物 ,其主要食物是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 ,其次为水生昆虫、水生寡毛类、鱼虾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仅为日本沼虾摄食时所带入 ;日本沼虾的食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大、中、小三种规格的日本沼虾之间存在明显的食性分化 ;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周年变化  相似文献   

9.
梁旭方 《水产科学》2005,24(4):24-26
日本通过40年对鳗鲡成熟控制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17,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的鳗鲡雌鱼成熟诱导技术,使高质量鳗鲡受精卵的取得具有相当高的把握性。日本水产厅养殖研究所采用以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为主要成份并含有磷虾或其它鲜鱼虾抽提液的糊状饲料,喂食人工孵化的日本鳗鲡仔鱼取得举世嘱目的突破性进展,但柳叶状仔鱼全长达到30mm以后几乎不再摄食,出现生长停滞,并已变得十分衰弱。全面攻克日本鳗鲡人工育苗难题尚待时日,特别是研制能有效促进后期柳叶状仔鱼生长并变态的全价育苗饲料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人工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工诱导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性腺成熟的角度,采用对亲鳗群体外形和解剖观察,以及性腺组织切片的方法,对日本鳗鲡从下海鳗到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诱导的日本鳗鲡精巢发育仍可分为5个时相,即精原细胞前增殖期(Ⅰ);精原细胞后增殖期(Ⅱ),精母细胞生长期(Ⅲ),精子出现期(Ⅳ)和精子成熟期(Ⅴ)。除日本鳗鲡下海鳗的精巢有73.3%的个体处在第Ⅰ时相外,其整个精巢的发育过程和细胞学特征与以前的研究无太大差异。在下海鳗群体中未观察到第Ⅰ时相的卵巢。因此,人工诱导日本鳗鲡的卵巢发育只有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期(Ⅱ);脂肪泡出现期(Ⅲ);卵黄充满期(Ⅳ)和卵母细胞最后成熟期(Ⅴ)。本研究除对人工诱导下日本鳗鲡性腺发育各时相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外,还探讨了人工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的时间、下海鳗群体的组成、以及脂肪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等问题,为以后的日本鳗鲡人工育苗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研究了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初孵仔鳗生长与卵黄消耗的关系。在水温(24±1)℃下,仔鳗发育至7~8日龄,口、肠道、肛门、胸鳍等器官形成。仔鳗全长与卵黄的关系为:(1)0~18 d仔鳗全长随日龄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0~7 d生长快,平均日增长0.57 mm/d,8~10 d,平均日增长0.13 mm/d,11~18 d,平均日增长0.09mm/d;(2)0~10 d,仔鳗以内源性营养方式吸收营养,仔鳗全长与卵黄消耗呈指数相关,可用公式Y=1.5879e1.4371L(R2=0.8979)表示,仔鳗卵黄消耗与日龄可用公式Y=0.0852e-0.5547L(R2=0.9702)表示;10 d后仔鳗卵黄消失。  相似文献   

12.
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鳗鲡是优质养殖鱼类,但鳗鲡苗种完全依靠天然捕捞。近年来鳗鲡苗种的短缺限制了鳗鲡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展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鳗鲡的催熟与催产、产后鳗鲡的某些繁殖生物学以及鳗鲡胚胎和仔鱼发育等方面简要回顾了鳗鲡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日本的最新研究进展,日本已将人工苗培育至20多厘米的成鱼,实现了实验室内鳗鲡由卵到成鱼的全人工养殖。文章最后指出人工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研究,才能真正实现鳗鲡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14.
15.
采用电感耦合等等子体发射光谱仪对花鳗、欧鳗和日本鳗肌肉无机元素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花鳗肌肉中Ca含量最高,P含量次之。欧鳗和日本鳗肌肉中P含量最高,Ca含量次之。三种鳗鲡肌肉中Na、Mg、K含量相近且高低顺序相同,花鳗肌肉中常量元素和Zn、Fe、Mn的含量均高于欧鳗和日本鳗。三种鳗鲡肌肉中均含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Zn。据此可认为花鳗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添加剂对日本鳗鲡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和1.5 g/kg的自制中草药免疫添加剂,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饲料,每处理设3个平行样,对体重为30~40 g的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20 d取样一次,以相对增重率、成活率和血清中的溶菌酶(LZM)、一氧化氮合酶(NOS)、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探讨了中草药免疫添加剂对日本鳗鲡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免疫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日本鳗鲡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试验组日本鳗鲡血清中的LZM、NOS、AKP和SOD等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因此,中草药免疫添加剂具有显著促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的添加量为1.0 g/kg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土霉素在鳗鲡组织中残留的消除规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美同 《水产学报》1997,21(1):39-43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o examin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analysis was made for various samples of glass eels that might reflect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pawning aggregates. The mitochondrial DNA from a total of 51 glass eels collected at Tanegashima Island, Kanagawa and Ibaraki in different periods within an inshore migrating season was sequenced for a 615 base-pair fragment from the tRNAThr gene to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ntrol region. The DNA region was so variable that no individual was found to possess the same sequence, although average sequence differences within samples (1.07–1.63) were not large. Average sequence differences between samples (1.22–1.57)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within samples, suggesting no genetic heterogeneity among samples. Tree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s showed neither a geographical nor temporal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Furthermore, although all DNA sequence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were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two sequences were found to be the same with those reported from individuals collected in different localities in different years. Altogether, the present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 analysis of glass eels did not provide any evidence for genetic subdivision of the Japanese ee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