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番茄早疫病抗病性鉴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疫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在我国南北方发生较严重,常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进行抗病育种是解决早疫病的有效途径,此工作在国内已受重视,而抗病性鉴定方法,却是抗病育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番茄早疫病生防细菌B731的分离、鉴定及抑菌防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对峙培养法,从分离自番茄根部土壤的细菌中筛选得1株对番茄早疫病菌具强拮抗活性的菌株B731.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在初始pH 7.0的NB培养液、装液量25 mL(250 mL锥形瓶)、28℃、120 r/min培养24~48 h抑菌能力最大,抑菌带宽达1.24 cm,且其在番茄植株及根际土壤中有很强的定殖能力.接种15d后,在番茄植株叶片或果实表面,其定殖量可保持在2×102 cfu/cm2以上;而在番茄根际土壤中,其定殖量可达104 cfu/g.菌株B731的代谢产物能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高达89.72%和82.62%.喷施于叶面,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预防处理防效可高达81.83%.  相似文献   

3.
番茄早疫病生防放线菌WL07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放线菌WL07液体发酵的抗菌效能,采用自然选育、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对其进行菌种选育,并测定生物活性.筛选到4株有较高生产水平的突变株:S.tz-10、S.tz-22、S.tz-36、S.tz-45,其中突变株S.tz-22经液体发酵,产量稳定,抑菌圈直径也最大,其直径是出发菌株的1.66倍,将该菌株连续传代5代后,其生物效价基本稳定.最终确定S.tz-22作为高产稳产的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番茄早疫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早疫病是番茄生产中最常见的1种病害.对番茄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综述了番茄早疫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为开展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拮抗放线菌A03的生防作用及其分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京郊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拮抗放线菌,编号为A03。为了科学评价该菌株在植物病害生防中的应用潜力,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和温室盆栽防治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并通过形态学、化学和分子分类的方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供试的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果蔬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瓜果腐霉的抑制作用较强,平板抑菌带宽度达11.0~12.0 mm。温室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其发酵上清液对甜椒灰霉病和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防治效果分别为84.97%和79.51%。根据其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03归入链霉菌属,并鉴定为吸水链霉菌Strep- tomyces hygroscopicus。  相似文献   

6.
罗华 《植物医生》2002,15(1):29-29
番茄早疫病又名轮纹斑病 ,近几年在塘头镇菜区发生越来越严重。据2001年5月至6月调查 ,在全镇菜区发病地块病株率达20 % ,严重地块达100 % ,造成绝收。1发病症状此病侵染叶片、茎部及果实 ,侵染叶片时 ,病斑初期呈暗褐色 ,圆形或近圆形斑点 ,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病害从下向上发展。危害茎部时 ,一般是侵染分枝处或叶柄茎部 ,呈椭圆形 ,略凹陷 ,发病严重可造成断枝。危害果实时 ,在蒂部及裂缝处发生 ,呈黑色疤状 ,病果常常提早脱落 ,病部常散发臭味。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多年…  相似文献   

7.
从健康杨树枝条上分离到1株能有效抑制杨树烂皮病菌的内生细菌,编号为NS3。该菌株对供试的13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谱广,其中对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溃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其活菌的平均抑菌带宽度达到25.6mm以上,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达到48.6mm以上;人工接种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的无菌滤液对杨树烂皮病具有良好的生防作用,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分别达85.4%和69.6%,与生产上用于防治该病的常用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根据其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比对,最终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8.
用80%代森锰锌WP防治番茄早疫病试验,3次药后200g/666.7m^2的防效达81%~86%,药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代森锰锌WP,而且对番茄无不良影响,值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庄稼门诊番茄早疫病近年来在我市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该病主要为害叶、茎、果实。苗期就开始发病,挂果期达到发病高峰。一般在叶片及分枝处产生黑褐色同心轮纹状病斑,叶上病斑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发展为轮纹斑,其边缘多具黄色晕环,在分枝处...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采自天津、辽宁、新疆地区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的番茄21份根际土壤样品,经室内分离、纯化及初筛,获得了12株对番茄灰霉病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结合盆栽试验,测定了拮抗细菌的抑菌活性和田间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拮抗细菌LNWFD-05对番茄上常见的7种真菌病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6.23~37.48 mm之间,对番茄灰霉病的盆栽防效可达68.65%。LNWFD-05经10代传代培养后,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4mm左右,各代之间的生防活力均无显著差异,其抑菌效果稳定。通过PCR鉴定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确定该生防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1.
生防菌株HL29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态、生理生化、16S rRNA三个方面确定了HL29的分类地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体为杆状细胞,革兰氏染色均匀,并可见芽孢染成蓝紫色。扫描电子显微镜进一步观察到细胞壁外带有厚薄均一的黏质层,可见椭圆型芽孢,无伴胞晶体。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HL29在各项测试中与枯草芽孢杆菌的标准菌株表现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HL29与Bacillus subtilis的同源性达到99.52%。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L29菌株及代谢产物对包括三个亚门真菌10个属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以及4个重要属的代表性植物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表明HL29菌株的菌体和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和较广抑菌谱。  相似文献   

12.
通过药效试验发现氟铃脲对番茄晚疫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室内离体试验结果表明,氟铃脲对番茄晚疫病菌的EC50为65.69 μg/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25~200 μg/mL氟铃脲对番茄晚疫病均表现出一定的预防效果;田间小区试验200 μg/mL氟铃脲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效达到了64.42%。  相似文献   

13.
鸭粪中1株水稻纹枯病菌拮抗细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鸭复合生态系统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作用机理,以从鸭粪中分离到的1株拮抗细菌A168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效果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抑菌谱;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测定、扫描电镜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构建了包括其在内的13株相关种属菌株的系统发育树。A168菌株对水稻纹枯病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抑制作用,抑菌谱广;A168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中生、周生鞭毛、16S rDNA分析与其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acillus cereus(AJ577288.1)的同源性达99%,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A168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16S 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GQ118339。A168为开发防治水稻纹枯病生防制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烟草根际生防细菌的生防机制,从重庆地区连作烟田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烟草疫霉具有较强拮抗作用和对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细菌菌株P-72-10。根据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基因组DNA的(G+C)mol%含量测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的分类地位。该菌株菌落乳白色,能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杆状、大小(8.1~16.2)μm×(1.8~4.8)μm,单端生鞭毛,不形成芽孢。The BIOLOG GN2 结果显示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该菌株基因组DNA的(G+C)mol%含量为 60.72 mol%。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菌株与假单胞菌属荧光假单胞杆菌多个菌株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HQ888871。结合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P-72-10鉴定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 fluorescens。平板检测拮抗代谢产物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蛋白质和结合Fe 3+的能力,但不能分解几丁质。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S、GF1和荧光假单胞菌LX1、BCA1 4株生防菌对7株来源不同的辣椒疫病病菌的拮抗作用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S对辣椒疫病病菌菌丝的拮抗作用显著高于其它3株生防菌,抑制率达到33.2%~59.4%;温室防病试验中,BS喷雾处理和BCA1灌根处理对辣椒疫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56.83%和57.81%。BS抗菌粗提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与抗菌粗提物稀释倍数呈负相关,稀释10倍时抑制率达到100%。BS抗菌粗提物处理使辣椒疫病病菌菌丝分枝增多,分枝间距明显缩短,分枝顶端原生质消解;同时可以显著抑制辣椒疫病病菌游动孢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BS菌株(gfp-BS)在辣椒幼苗各部位定殖情况的检测表明:该菌可以通过种子细菌化成功定殖于辣椒植株体内,出苗60 d后仍能检测到荧光标记的菌落,其定殖量维持在103 cfu/g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芽胞杆菌, 采用对峙培养、双层平板以及生防相关特性检测等方法筛选高活性拮抗菌株, 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多基因测序进行菌株种类鉴定, 通过离体果实和盆栽试验明确供试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 芽胞杆菌JZB30-1对番茄灰霉病菌等1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该菌株具有合成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肽类物质,分泌铁载体、生长激素及溶磷等特性, 经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菌株JZB30-1无菌发酵滤液50倍液喷施处理, 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为95.0%, 发酵液10倍稀释液灌根, 番茄株高、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25.7%和28.4%。相关结果为利用解淀粉芽胞杆菌JZB30-1进行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日光温室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拮抗细菌菌株BSH-4。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显微镜观察确定BSH-4对黄瓜菌核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粗大、弯曲,菌丝体内原生质褐化、聚集,并延迟菌核形成的时间。BSH-4发酵液对离体叶片接种引起的黄瓜菌核病防效为81.6%,盆栽土壤接种防效为68.3%;对田间发病茎秆治愈率为74.4%,明显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且对种子出苗率无影响,对瓜苗有促长作用。经形态特性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明确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及其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2009~2011年从河北省5个县采集180个早疫病样,以常规方法进行分离与纯化。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病原菌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到两种菌(A、B),分离比例为4:6。致病性测定证实分离菌A和B均为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初步认定A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B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采用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A和B的rDNA-ITS序列区扩增并测序,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A与A.solani同源性为98%,B与A.alternata 的同源性达100%。两种病原菌对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极显著,而对异菌脲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因此,将河北省马铃薯早疫病菌鉴定为茄链格孢(A.solani)和链格孢(A.alternata),二者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分离得到的芽孢杆菌菌株B110对棉花黄、枯萎病原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和聚类分析鉴定菌株B11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用经过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75分离得到的粗提蛋白,通过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和对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对其抑菌方式进行了研究,抗菌蛋白能够使棉花黄萎病菌的孢子萌发受到抑制,菌丝扭曲畸变,进而原生质凝聚,最后导致菌丝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