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应用药物累积法研究复方中药Ⅱ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对指导新药设计,改进药物剂型,改进给药方案,筛选高效、长效、低毒副作用的药物及指导临床用药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中药有效成分明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另一部分是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和中药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药理效应法。第二种是药物累积法。用药物累积法研究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动物死亡率作为观察指标的“累积法”:即多组动物按不同间隔时间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存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计算药动学参数[1]。赫梅生用此法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概况,开展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评价以及对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新理论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以给药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率为药效指标,研究了中药复方制剂“宠康”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分别采用药效法和量效法两种方法描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程序进行计算,结果,犬口服“宠康”后时间-SOD活力升高率(T-E)及时间-相对生物相药量(T-D)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宠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犬口服“宠康”后产生药理效应较快,达峰时间较短;口服有明显的滞后时间,药效能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4.
选择给药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率为药效学指标,对动物保健中药复方制剂“宠康”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量-效关系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给药剂量范围内,“宠康”对血清中SOD活力的升高率呈现一定的量效相关;通过时-效关系,研究了“宠康”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疯草解毒用复方中药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确定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经口服药物制剂后体内有效成分的吸收情况,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本试验建立了适用于检测8种成分的紫外光谱分析法;制剂经口服给药后能在胃肠道被快速吸收,1 h左右大鼠体内各组分的血药浓度达到最大,药效发挥迅速;党参皂甙、多糖和阿魏酸代谢速度快,甘草酸、柴胡皂苷、黄芪甲苷、升麻素苷的代谢产物在体内作用时间较长。复方中药制剂在试验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基本符合二室模型(陈皮苷除外)。所选用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度和稳定性较高,适用于该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和群体药效学(PPD)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药学领域。文章综述了群体药代动力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优缺点、研究方法、参数估算以及在兽医上的应用。在研究方法中,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应用最广,而最大期望值法(EM)也有其优点。群体药代动力学在兽医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已在群体药效学分析、个体化给药、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医药积淀了我国几千年来数代人的临床经验及用药智慧,中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药效,与西药相比在疾病治疗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制、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复杂性,以及中药的治疗机理是多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给中药现代化带来了很多困难,并对分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中药药代动力学为切入点,以液质联用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为着眼点,从单味药有效成分、复方药配伍有效成分及代谢组学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对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很快,已有磺胺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周效磺胺等对多种动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磺胺嘧啶钠对鸡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报道。本试验对12只星杂288健康母鸡进行了口服磺胺二甲基嘧啶(SM_2)的代谢动力学研究。旨在为临床应用此药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药物累积法对本研究室研究开发的促进犬发情的复方菟丝子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实验,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对穿心莲的化学成分,色谱指纹图谱,对动物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药代动力学以及毒副作用的兽医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盐藻粉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藻类资源,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天然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糖等营养物质,并具有防辐射、延缓机体衰老及防癌、抗癌等作用,近年来在食品保健、医药和畜禽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利用,其作为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的受体在科研上也有了一席之地,已成为近年来的科研热点。主要对盐藻的生物学特征、生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营养学研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以及盐藻粉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推进该类优良饲料资源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草地早熟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是草坪建植的主要草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生长良好.近年来,我国每年草坪草种的引种数量成倍增长,草坪面积不断扩大,这给原本就滞后的草坪管理带来了更加严重的问题.从草地早熟禾的栽培技术和育种等方面论述了目前我国草坪业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今后草地早熟禾科研和生产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概括起来不外乎三个主要方面:本体论研究、本土化研究和实践论研究。其中本体论研究是通识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它是通识教育研究的根本,也是其它两项研究全面展开的基础,通识教育概念的研究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除了通识教育外延的模糊性、内涵的多元性、理解的开放性、实施的灵活性以及概念本身的历史变异性等复杂原因给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以外,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也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进程和结果。文中采用多维论证法,从概念的语素构成、语境生成、语意指向以及外延限量四个维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分层次、立体化的解析,并得出明确结论,以期引起研究者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动物标本是野生动物研究的基础材料,大部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都有自己的标本馆,收集和储存标本供参观和研究所用。标本的采集、记录、制作和保存是野生动物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技能,每位管理人员都应掌握。不管是皮张、头骨、角或牙齿都是很好的标本。对保护动物的采集,必须得到管理部门的许可。黄腹角雉标本的制作尤为重要,作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它更加具有科研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现代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学科门类之一。为了更好地讲授该课程,就《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地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中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已发展为一种快捷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用于研究编码或非编码RNA的功能。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其可通过多种调控途径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疾病免疫等生理或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CRISPR/Cas9技术可以靶向核酸序列稳定敲除基因,得到敲除小鼠或细胞系,虽然其在非编码RNA功能研究中的使用干扰了邻近基因或宿主基因表达,但该技术的出现为非编码RNA功能机制的探索提供了不同的途径。本文通过简要概述CRISPR/Cas系统的发展和作用原理,并重点介绍CRISPR/Cas9技术在动物miRNA、lncRNA及circRNA功能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eline viral rhinotracheitis, FVRs)是由1型猫疱疹病毒引起的对猫科动物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潜伏感染的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宠物临床中诊断与治疗的难点。目前存在多种猫疱疹病毒治疗药物,但是对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充分认识抗疱疹病毒药物的研究现状及治疗效果对于FVRs治疗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抗猫疱疹病毒药物及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FVRs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卵泡刺激素β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动物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卵泡刺激素(FSH)是调控动物繁殖活动的重要垂体激素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FSHβ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动物繁殖性能显著相关,主要集中在与猪繁殖性状的分子相关的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研究结果发现,FSHβ亚基基因对猪产仔数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FSHβ亚基基因功能区的突变对其蛋白功能及对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紫羊茅是羊茅属中用于草坪草最广泛的草种之一,它具有优良的坪用性状和较强的耐荫性,并且耐粗放管理,近几年来在我国广泛用于休闲娱乐、绿地、观赏和环境保护。本文综述了坪用紫羊茅引种选育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在这一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量子点是一种特殊的纳米微粒,又称半导体量子点、半导体纳米粒子或半导体纳米微晶体,是近年来研究越来越多的一类纳米材料.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量子点以其优良、独特的光谱特性和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成为了理想的荧光探针材料,并且成为科研工作者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纳米生物荧光探针.它在生命科学、分析科学、材料科学、免疫医学、检验检疫科学等传统的及新兴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它的作用更是日益凸显,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