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药效试验,研究有毒植物狼毒大戟的杀菌效果。[方法]取多年生狼毒大戟的根制成水浸液,用24孔板和平坂培养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药效试验。[结果]狼毒大戟对全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7 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17 g/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17 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75 g/ml。[结论]狼毒大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明显的抑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20种中草药水提物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抑菌活性强的中草药,为临床用药、开发中草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和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部分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秦皮水提物和马齿苋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为125 mg/ml;其次是连翘水提物、石榴皮水提物,MIC为250 mg/ml。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MIC为62.5 mg/ml;其次是石榴皮水提物、黄柏水提物,MIC为125 mg/ml。[结论]2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对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新疆千叶蓍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且测定千叶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为千叶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热提取法和冷浸法提取千叶蓍的有效成分,以大肠杆菌、青霉和部分病原菌等作为供试菌种,采用Bauer-Kirby法(滤纸片法和微量2倍连续梯度稀释法试验)对几种常见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千叶蓍的浓度85%乙醇、浓度95%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灰霉等都有抑菌效果.浓度8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031 25 g/ml,MBC为0.062 5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对变形杆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合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环丙沙星与粘菌素对分离的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两药联用对猪大肠杆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对5株大肠杆菌的MIC≥32μg/mL,粘菌素的MIC≥16μg/mL;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用时,FIC指数介于0.09375~0.125,并可同时显著降低两药的MIC值,表现为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且测定千叶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为千叶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热提取法和冷浸法提取千叶蓍的有效成分,以大肠杆菌、青霉和部分病原菌等作为供试菌种,采用Bauer-Kirby法(滤纸片法和微量2倍连续梯度稀释法试验)对几种常见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千叶蓍的浓度85%乙醇、浓度95%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灰霉等都有抑菌效果。浓度8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031 25 g/ml,MBC为0.062 5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对变形杆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桂枝  靳双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56-11856,11858
[目的]为考察TMP对SMM的抗菌增效作用。[方法]对SMM的单一药物及SMM与TMP配合成的复方制剂(CO.SMM)分别对7种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单方SMM注射液对大肠杆菌、猪巴氏杆菌、李氏杆菌、禽沙门氏杆菌、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0、500.00、500.00、1000.00、1000.00μg/ml,CO.SMM注射液对以上5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15.60、250.0μg/ml,单方SMM注射液对禽巴氏杆菌没有抑菌作用,而CO.SMM注射液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49μg/ml;单方SMM和CO.SMM注射液对猪丹毒杆菌均无作用。[结论]CO.SMM注射液与单方SMM注射液相比具有复方增效和广谱高效抗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苦参与TMP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仔猪黄痢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将TMP作为抗菌增效剂与苦参联合使用进行仔猪黄痢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TMP与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苦参和TMP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750 g/ml和1.250 mg/ml。TMP和苦参联合使用后,TMP和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下降至单独使用时的1/2,即TMP浓度为0.625 mg/ml时,可使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至0.375 g/ml。FIC指数为1.0,说明TMP和苦参联合使用的抑菌作用是相加作用,抑菌效果显著。[结论]TMP和苦参联合使用可增强苦参的抗菌活性,取得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用量,降低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8.
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对27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体外抗菌活性,从而观察副猪嗜血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参考标准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结果]恩诺沙星(MIC50,MIC90,0.25μg/mL,2μg/mL)、环丙沙星(MIC50,MIC90,0.125μg/mL,2μg/mL)、加替沙星(MIC50,MIC90,0.125μg/mL,1μg/mL)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加替沙星的抑菌活性最明显。在耐药性方面,副猪嗜血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最强(22.2%),环丙沙星(3.8%)和加替沙星(7.4%)具有轻微的耐药性。[结论]抗菌药物恩诺沙星、加替沙星以及环丙沙星对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株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在耐药性方面,HPS已经对恩诺沙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因此,今后在临床上遇到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可以采用合理的给药方案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于预防耐药菌株产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麦冬根、麦冬叶、蜂巢、三七、薤白等7味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方抑菌效果。[方法]使用水煮法分别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并用牛津杯扩散法进行抑菌实验,筛选出有较强抑菌效果的中草药。通过试管倍半稀释法测定7种中草药的MIC值。[结果]麦冬根、麦冬叶、蜂巢、三七、薤白、灯芯草、苍耳子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苍耳子和麦冬叶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为7.81和15.63 mg/ml。三七和苍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明显MIC分别为15.63和31.25 mg/ml。且药物的抑菌效果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苍耳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麦冬叶次之,灯芯草最弱。三七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苍耳子次之,灯芯草最弱,为其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构树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王丽  程林  闫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61-18762
[目的]探索构树叶不同提取部位的抑菌作用,为深入开发构树叶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和营养肉汤稀释法对构树叶抑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构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直径都大于15mm,乙酸乙酯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都是为25.0 mg/ml,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6、6.3 mg/ml。[结论]构树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数据,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方法]利用半体内PK/PD模型,研究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喹肟在血清中和肉汤中的MIC值均为0.008μg/m L,MBC值均为0.016μg/m L。单次剂量肌内注射1 mg/kg头孢喹肟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硫酸头孢喹肟通过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并且在体内的持续时间较长。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效应与PK/PD指数(AUC_(0-24)/MIC)的相关性最强(R~2=0.996 7),C_(max)/MIC为0.8056。产生抑菌、抗菌和清除效应时的AUC_(0-24)/MIC值分别为116.0、175.5和218.5。[结论]单次注射1 mg/kg头孢喹肟,即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起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菌必治及设计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离自韶关某猪场的猪大肠杆菌株为受试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菌必治粉针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3种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978μg/ml。不同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呈现不同的PAE。浓度为1MIC、2MIC、4MIC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PAE值分别为(2.7988±0.0063)、(3.9550±0.0300)、(4.3653±0.0967)h。[结论]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有明显的PAE,且呈浓度依赖性,随着菌必治浓度的增大,PAE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乌药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抑菌和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铭  王锦文  边才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61-8164
[目的]探讨乌药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浓度70%乙醇、浓度60%丙酮及沸水提取乌药的活性成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氏菌为供试菌,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平板2倍稀释法统计最低抑菌浓度(MIC)和试管2倍稀释法统计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乌药的3种溶剂提取物对4种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60%丙酮和浓度70%乙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优于沸水提取物。浓度60%丙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抑菌圈大小为(12.08±1.01)mm,MIC和MBC分别为50和125 mg/ml;而浓度70%乙醇提取物对肺炎克氏菌的抑杀效果最好,抑菌圈大小为(11.41±0.65)mm,MIC和MBC分别为200和250 mg/ml。[结论]乌药不同溶剂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尤其是浓度60%丙酮提取物和浓度70%乙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女贞子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女贞子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不同稀释度女贞子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女贞子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31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62 mg/ml,枯草芽孢杆菌MIC为4 mg/ml,MBC为8 mg/ml。[结论]女贞子能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谭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55-17956,17962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作为一种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消毒剂对气单胞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方法]以气单胞菌属标准株ATCC7966和分离自患病鱼及养殖环境的气单胞菌为试验菌株,通过肉汤二倍稀释法研究聚维酮碘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聚维酮碘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增殖,高浓度时杀灭细菌,其对Aeromonas sp.T1、Aeromonas sp.T2、Aeromonas sp.T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00 mg/L,最小杀菌浓度为4.00 g/L;其对ATCC7966、Aeromonas sp.T3、Aeromonas sp.T5、Aeromonas sp.T6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00 mg/L,最小杀菌浓度为8.00 g/L。[结论]为聚维酮碘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胡春红  武安泉  纪秀娥  李季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58+19857-19758,19857
[目的]研究6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方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水煎剂法提取6种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抑菌效果。[结果]6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加抑菌效果增强。6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浓度均为1.000 0 g/ml(个别除外),但相同浓度下,抑菌效果也不同。[结论]野菊花、蛇莓、地黄、泽漆、紫苏和荔枝草6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作为一种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消毒剂对气单胞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方法]以气单胞菌属标准株ATCC7966和分离自患病鱼及养殖环境的气单胞菌为试验菌株,通过肉汤二倍稀释法研究聚维酮碘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聚维酮碘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增殖,高浓度时杀灭细菌,其对Aeromonas sp. T1、Aeromonas sp. T2、Aeromonas sp. T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 00mg/L,最小杀菌浓度为4.00g/L;其对ATCC7966、Aeromonas sp. T3、Aeromonas sp. T5、Aeromonas sp. T6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00 mg/L,最小杀菌浓度为8.00 g/L。[结论]为聚维酮碘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