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肋烟杂交种烟碱转化性状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中国白肋烟主栽杂交种鄂烟1号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高的问题,进行了亲本改良并配置出改良杂交种LC-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亲本材料(B 21和B 37)的定向选择可以大幅度减少后代群体的转化株比例,降低其烟碱转化率,经过3代选择后,B 21的转化株比例由70.7%降低到0.5%以下;B 37由10.9%降低到0.5%以下.LC-1的总转化株比例为13.7%,显著低于对照鄂烟1号的45.1%,而且所出现的转化株绝大多数为低转化株;混合样品的烟碱转化率为3.25%,比对照的16.31%降低400%,生物碱组成得到了显著优化.  相似文献   

2.
白肋烟不同品种生物碱含量株间分布与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白肋烟主栽品种单株调制后烟叶样品的生物碱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均表现为烟碱含量变异性较小,其次为新烟草碱和假木贼碱,降烟碱含量株间变异性最大。达白一号和TN90的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株间分布集中,烟碱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4.51%和19.33%,其次为鄂烟一号。达所24和宣汉-5株间变异性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4.80%和36.57%。达白一号和TN90降烟碱含量正常,株问变异小,烟碱转化率低,分别为3.53%和2.54%;宣汉-5、达所24和鄂烟一号的降烟碱含量异常增高,平均烟碱转化率分别为34.80%;26.46%;11.20%,烟碱转化问题严重。达白一号和TN90生物碱含量和组成较为合理。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遗传改良降低白肋烟杂交种烟碱转化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针对中国白肋烟主栽杂交种鄂烟1号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高的问题,采用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定和选择技术对其亲本进行了改良,配置出改良杂交种LC-1和LC-2,并探讨了其增质减害效果。【结果】经过3代定向选择后亲本材料B21的转化株比例由70.7%降低到0.0%~0.5%;B37由10.9%降低到0.0%~0.5%。两个改良鄂烟1号(2005年)的总转化株比例分别为5.0%和11.6%,分别比对照常规鄂烟1号的45.0%降低约 9倍和4倍;混合样品的烟碱转化率分别为2.14%和3.13%,比对照的10.65%分别降低4倍和2.4倍;总TSNA含量分别比常规种降低86.7% 和102.6%,其NNN 含量分别降低186.9%和155.5%。改良杂交种香味品质明显改善,表现为烟叶风格程度增加,香气质、香气量提高,杂气减少。【结论】改良杂交种生物碱组成得到优化,增质减害效果明显,具有很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白肋烟不同品种烟碱转化株比例及转化率株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我国不同产区白肋烟及四川不同品种调制后烟叶的生物碱组成和含量、烟碱转化株比例和烟碱转化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白肋烟烟碱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产区,四川主栽品种宣汉-5存在严重的烟碱转化问题,其中种植面积较大的窄叶型品种的转化株比例高达96.0%,平均烟碱转化率为34.8%,宽叶型品种也较高。达白1号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3个地点的转化株比例分别为18.0%、18.0%和52.0%,平均烟碱转化率分别为3.5%、3.1%和14.3%,在经过改良后,有较高利用价值。鄂烟1号和TN90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转化株。新配制的杂交种达白3号和达所24烟碱转化问题突出,转化株比例达100%,需要进行系统选择和改良。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烟碱转化表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打顶后施用“开片降碱灵”对烤烟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降低烤烟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提供依据。[方法]烟株打顶当天进行32号(0.22%NAA+增效剂)、36号(0.22%NAA)开片降碱灵药签和不插签对照处理,研究开片降碱灵对烤烟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烤烟成熟时32、36号药签的烟株烟碱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少0.17、0.11g,打顶后15d茎秆烟碱含量分别比对照低0.12、0.08个百分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比对照低0.90、0.64个百分点,中部烟叶烟碱含量比对照低0.61、0.55个百分点,烟株根系烟碱含量高于对照。药签处理降低了各个时期特别是成熟期烟碱在烟叶和茎秆中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根系中的分配比例。[结论]烤烟打顶后进行药签处理降低了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同时降低了烟碱在烟叶中的分配率,0.22%NAA药签处理的效果优于0.22%NAA+增效剂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白肋烟达白杂交种及其亲本的烟碱转化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烟碱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别方法,对3个白肋烟杂交种及其亲本的烟碱转化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迭白1号和达白2号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但群体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转化株,总转化株比例分别为10.9%和23.7%,其中多为低转化株.达白3号问题比较突出,所测烟株全部为转化株,且转化程度较高,多为高转化株,平均烟碱转化率达到38.3%.达白1号的2个亲本MSKY 14和达所26均存在一定比例的转化株,对达白1号群体中转化株的产生均有贡献.达白2号的母本MSVA 509多为非转化株,父本达所26对烟碱转化的贡献较大.达白3号父本达所27总转化株比例和高转化株比例都接近100%,是造成达白3号杂交种高烟碱转化株比例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黄富  成志军  张胜  杨会丽  荆永锋  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65-22266,22288
[目的]研究烤烟烟叶烟碱与烟气烟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对同一地区生产的11个品种不同等级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进行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烟叶的烟碱含量和烟气烟碱含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烟叶烟碱进入烟气中的比例为4.06%~8.64%,呈现出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的规律;南江3号的烟叶烟碱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但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品种;K326品种各部位之间烟碱的转化率较为稳定。[结论]烤烟烟叶烟碱含量与烟气烟碱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烟叶烟碱进入烟气烟碱的比例受品种和部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肋烟叶片、主脉及不同叶位间烟碱转化率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和温室栽培条件下,以白肋烟TN 90不同程度转化株为材料研究了烟叶主脉和不同叶位叶片烟碱转化率的差异及在烟叶晾制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化株烟叶在晾制后主脉的烟碱转化率远高于叶片,叶片的烟碱转化主要发生在烟叶晾制前2周的变黄阶段,叶脉的烟碱转化高峰发生在晾制的第2~3周.未充分发育的烟叶在晾制后的烟碱转化率低于同株充分发育的烟叶,打顶前的烟株中部以上烟叶随叶位的升高烟碱转化率降低,正常成熟的烟株在调制后各部位烟叶的烟碱转化率没有显著差异.非转化株主脉和叶片的烟碱转化率没有差异,且在烟叶调制过程中保持恒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四川主要雪茄烟品种烟碱向降烟碱转化程度和烟碱转化率的株间分布,并对烟碱转化率高的雪茄品种进行品种纯化,以优化四川雪茄烟叶生物碱组成,实现雪茄烟叶增质减害。【方法】以四川雪茄品种德雪1号、德雪3号、德雪4号、德雪5号、德雪7号和什烟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各供试品种中部叶的生物碱和TSNAs含量,并通过烟碱转化株的早期诱导鉴别对四川主栽品种(德雪4号、德雪7号和什烟1号)进行纯化改良。【结果】(1)四川雪茄系列品种的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且不同品种雪茄烟叶的烟碱转化率株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德雪5号存在严重的烟碱转化问题,转化株比例为100%,且所有转化株皆为高转化株。什烟1号群体中存在大量的烟碱转化株,其中低转化株居多,占群体总数的37.9%,平均烟碱转化率为18.91%。德雪1号和德雪3号的烟碱转化问题较小,且所有转化株皆为低转化株。德雪4号和德雪7号群体的转化株比例分别为48%和30%。(2)在对德雪4号、德雪7号和什烟1号3个品种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定的基础上,严格选择非转化株进行自交,得到相应的纯化种。与对应的常规品种相比,纯化种雪茄烟叶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显著降...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条件下对湖北省主推的5个不同基因型白肋烟品种调制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不同部位的白肋烟烟叶中致香物质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鄂烟6号、鄂烟211、鄂烟209、鄂烟1号、22083,中部叶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鄂烟6号、22083、鄂烟209、鄂烟211、鄂烟1号;同一基因型白肋烟上部叶致香物质含量要高于中部叶,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白肋烟品种鄂烟6号的总体致香物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达白1号和鄂烟1号生长早期烟碱转化诱导后烟叶及调制后烟叶烟碱转化率与生物碱含量和新烟草碱/降烟碱值(Anat/Nnic)的关系.结果表明,烟碱转化率与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降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烟碱转化率的增加,新烟草碱和假木贼碱含量无显著变化.烟碱转化率与Anat/Nnic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早期诱导烟叶的Anat/Nnic在低于0.8时,烟碱转化率开始显著增加,其对应的烟碱转化率为2.5%:调制后烟叶Anat/Nnic在小于1.1时烟碱转化率显著增加,对应的烟碱转化率为2.8%~2.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烟叶模块部位、烟叶模块等级个数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贵州中烟加工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烟叶模块部位、烟叶模块等级个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结果]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模块烟碱变异系数与烟叶模块部位和烟叶模块等级个数相关性不明显;数量级在2.5×10~5kg以下的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较小,数量级在7.5×10~5~1.5×10~6kg的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较大;从变化趋势看,烟叶模块数量级越大,平均烟碱变异系数也越大;上部上等烟叶平均烟碱变异系数最小,中部中等烟叶平均烟碱变异系数最大;烟叶模块平均烟碱变异系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中部中等烟叶、下低等烟叶、上部中等烟叶、下部中等烟叶、中部上等烟叶、上部上等烟叶。[结论]该研究可为片烟均值化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相似文献   

14.
烟草烟碱转化及生物碱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烟草群体中一些烟株会因为基因突变形成烟碱转化能力,导致降烟碱含量显著升高,烟碱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烟叶香味品质和安全性。从烟碱转化对烟叶可用性的不利影响,烟碱转化的发生规律、生化和分子机理,遗传改良进行生物碱组成优化几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雷超  郭东东  赵佳福  邓振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83-11484,11507
[目的]寻求有效降低烟草中烟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从延安卷烟厂发酵装置的废水中分离纯化出1株高效降解烟碱的细菌,并利用该菌制成的粗酶液作用于某等级烟叶,考察其是否可以降低烟碱含量,改善烟叶品质。[结果]利用含有烟碱的选择培养基共分离纯化出71株能够分解利用烟碱的细菌,其中W9菌分解能力最强,降解试验表明,该菌在烟碱含量1.4%左右的烟碱水提液里经16 h摇床培养,烟碱可被完全降解。将该菌的粗酶液喷施在烟叶上,经数天室内发酵后,评吸结果表明,刺激性、劲头明显降低,抽吸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研究表明,该菌在降烟碱含量及改善烟叶品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施钾量对上部烟叶钾和烟碱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钾量对上部烟叶钾和烟碱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烟叶中钾含量和烟碱含量的关系,为烟草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钾量对上部叶钾和烟碱含量以及对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量下烟叶钾含量表现为:高钾>中钾>低钾,烟碱含量表现为:低钾>中钾>高钾,增施钾肥可以达到提高钾含量和降低烟碱含量的效果;不同施钾量下硝酸还原酶和转化酶活性表现为:高钾>中钾>低钾,增施钾肥可提高Inv/NR的比值。烟叶中钾含量和烟碱含量变化在整个生育期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高钾水平相关系数为-0.929**。[结论]增施钾肥有利于上部叶在成熟过程适时由氮代谢向碳代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复烤加工成品片烟化学质量指标变异系数及提高现场工作效率。[方法]选择云南昆明地区50 t烟叶,以烟叶化学成分烟碱作为主要参数,结合总糖、总氮、还原糖等多项指标进行分组均匀投料研究。首先按烟叶化学成分烟碱高、中、低分组混配挑选出半成品烟叶,通过曼哈顿距离模型指导半成品烟叶出入库堆码;然后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半成品烟叶进行聚类分组,化学指标相似的聚为一组;最后投料时,利用贪心算法模型对聚类分组结果进行小批次均匀投料。[结果]采用信息系统结合曼哈顿模型指导烟叶出入库堆码能有效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使用系统聚类分组和贪心算法均匀投料,能有效降低烟叶各化学指标变异系数,提高烟叶化学质量稳定性。[结论]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平库条件下提高复烤均质化加工水平,同时对未来组建高架库支撑复烤均质化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陈化前期三明烟叶与遵义烟叶的化学特性。[方法]取三明和遵义C3F等级烟叶在实验室内陈化,研究其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地烟叶的总氮、烟碱和挥发碱含量都在前3个月下降,中间3个月上升,后3个月继续上升或保持稳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与含氮化合物的变化趋势相反。三明烟叶的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和挥发碱含量以前3个月的变化幅度最大,且明显大于遵义烟叶同期变化;遵义烟叶的总氮、总糖、还原糖含量以中间3个月的变化幅度最大,挥发酸、挥发碱和烟碱含量以最后3个月变化幅度最大。[结论]陈化前期三明烟叶的化学成分变化早,醇化速度明显快于遵义烟叶。  相似文献   

19.
白肋烟不同品种和叶位叶片生物碱和总氮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2007年设置品种试验并在不同产地取样对我国白肋烟主要品种各叶位烟叶的生物碱和总氮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达白1号和TN90生物碱含量相对较为适宜,生物碱组成合理,降烟碱含量较低,烟碱转化率低于6%的国际限制性标准。鄂烟1号烟碱含量相对适宜,但总生物碱含量偏高,降烟碱含量和烟碱转化率较高。宣汉-5和达所24总生物碱水平较高,但烟碱转化导致烟碱含量偏低,降烟碱含量增高,烟碱转化率大幅度超过限量标准,且下部叶和脚叶氮碱比过商。不同叶位烟叶生物碱含量有显著差异,一般表现为随叶位的升高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增高,但顶叶和上部叶差别较小。我国白肋烟部位间烟碱含量差异较大,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是突出问题。随叶位升高烟叶总氮含量有增加趋势,氮碱比显著下降。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地生物碱含量和总氮含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湖南主产烟区上部烟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湘西北桑植县,湘中宁乡县、湘南桂阳县开展田间试验,均栽培云烟87,在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其上部烟叶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桑植县烟叶总氮含量适中,烟碱含量明显偏高,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低于适宜水平,淀粉含量处于中等适中水平;宁乡县烟叶总氮含量适中,烟碱含量略偏高,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适中,淀粉含量明显偏低;桂阳县烟叶总氮含量较高,烟碱含量偏高,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除M4处理外均适中,淀粉含量偏高.[结论]三个地区上部烟叶的各化学指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部位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