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貂皮下埋植外源性褪黑激素效果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辽宁省某水貂场历经5 年对取皮貂皮下埋植外源性褪黑激素试验,现场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可使水貂冬毛生长期提前,提高毛皮品质和尺码,缩短皮貂饲养周期,降低饲料成本。同时,也可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2.
<正> 水貂饲养场的经济效益,只有依靠每只母貂有尽可能高的产仔数、健康的貂群和良好的毛皮质量才能实现。繁殖性能高的饲养场,可用较少数量的种母貂和较低的饲养成本,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优质毛皮。 大多数水貂饲养场通常并没有将水貂群分为种貂和皮貂饲养。有些场为了获得大的皮张,对所有水貂都施行不限量饲养,结果导致取皮期大多数育成貂肥胖。研究(Backus,  相似文献   

3.
从9月份开始,水貂进入冬毛生长期,一直到12月初屠宰取皮,这段时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水貂营养需要,提高水貂皮质量和尺码,还应加强种貂饲养管理,促进其生殖器官发育。冬毛生长期,在保证水貂日粮蛋白质含量不少于35%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小杂鱼、畜禽内脏、架子骨、鱼粉、血粉等动物性饲料。脂肪含量可以略高于其他时期。谷物饲料不要超过饲料总量的20%。饲料中补加畜禽鲜血,有利于水貂冬毛生长,提高毛绒光泽度。一般来说,种貂每天喂饲料300~350克,皮貂每天喂350~400克。种貂和皮貂要分开饲养。种貂放在貂棚阳面饲养,增加光照以利于…  相似文献   

4.
<正> 在水貂生产中,大部份养貂场都能够根据水貂不同生物学时期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精心地进行科学饲养。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养貂场,对水貂个体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连续性缺乏认识,割裂了不同生物学时期的内在联系,片面理解只有配种期、妊娠期、产仔泌乳期才是饲养的关键,忽略了育成期、换毛长绒期和准备配种前、中期的营养需要。他们只看到繁殖成败对当年生产数量的影响,却没有很好地考虑幼貂的生长发育、皮貂的毛皮质量和种貂翌年的生产效果。主观上为了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 在水貂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貂皮质量,人们往往选择毛绒品质优良的种貂进行繁殖,供给皮貂新鲜的全价饲料。但  相似文献   

6.
<正> 南汇县下沙公社沿江大队水貂场,借鉴国内外用蚯蚓喂畜、禽的经验,于1981年9月1日至1982年6月30日,用蚯蚓代替水貂日粮中部分鱼类饲料,以探索对皮貂毛皮质量和种貂繁殖力的影响,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 水貂的繁殖周期和换毛周期是与光周期紧密相关的。水貂原产于北纬45°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形成了以自然界诸因素中最为稳定的光周期为条件,实现其季节性繁殖和季节性换毛的遗传特点。生产实践证明,根据光周期变化与水貂换毛相关的规律,采用控光的方法,人为改变水貂的换毛季节,能促使冬毛早熟,达到缩短皮貂饲养的时间,节约饲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1983年7月3日晨,某貂场突然发现死亡水貂111只(幼貂103,成年貂8)、艾虎4只,当即剖检尸体12具,所见病变相同,均表现中毒特征,无传染病迹象。遂取胃内容物送内蒙古农牧学院化验。次日,又死亡水貂135只(幼貂123只、成年貂12只)、艾虎3只,取尸体10具送农牧学院进行细菌学检查。至7月10日为止,共死亡水貂343只(幼貂310只、成年貂33只)、艾虎15只,以7月3—4日为死亡高峰,占死亡总数的70.67%。  相似文献   

9.
<正>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索用水貂全价熟化颗粒料育成产皮貂的饲喂模式,实测生长情况和评价最终的饲养效果。一、试验场点本试验的场点:①浦口区三河养殖场;②江浦县星甸鱼苗场;③雨花区青石十四队养殖场。二、试验时间1986年6月19至12月3日共计174天。三、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标准水貂从出生到生长基本结束,公貂需要170天,母貂需要130天。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对幼貂的养育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去,就会使幼貂的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甚至大批死亡,影响养貂收益。在水貂生产中,根据幼貂生长发育的规律,把对幼貂的养育分为哺乳期和育成期。下面分别谈谈这两个阶段养育幼貂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 1981年7月,山东省济南市西郊公社小金大队水貂场,发生水貂亚硝酸盐中毒,死亡快,死亡率高。在2小时内,全场1804只水貂(种貂501只、幼貂1303只)因中毒死亡1232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两户园地     
<正> 几年来,我一直常年喂貂VE。每年公貂的配种能力都很强,母貂受配顺利,分窝后的幼貂食欲旺盛,生长快,个头大,并且很少发生疾病。维生素E对黄脂肪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换毛期给取皮水貂加喂维生素E10毫克,能提前数天取皮并提高毛皮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巴氏杆菌病是各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多发的细菌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饶阳县某水貂养殖场发生一种以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水貂不分年龄大小,以幼貂发病较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饲养水貂856只,其中母貂178只,公貂60只,幼貂618只,水貂长势良好。主诉:饲喂饲料配方没有变动,动物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水貂生产中,研究仔(幼)貂生长发育的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掌握仔(幼)貂的生长发育规律,可以达到最大的体型,提高生产力,同时也能为幼貂的定向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关于仔貂生长发育的规律,我国尚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对高原地区(海拔3200米以上)水貂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5.
<正>水貂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总结多年的成功经验:要养好水貂,获得高效益,搞好分期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一)配种前期此期为满足水貂的正常生长和幼貂的发育,一般通常供给的日粮是:动物性  相似文献   

16.
<正> 1982年6月,江苏省某水貂场大群水貂发病。其主要症状为拉稀,少数病例有尖叫、肌肉震颤、阵发性痉挛或四肢麻痹。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二个月内死亡水貂150只,其中大部分为3—4月龄的幼貂。经研究发现,在肠粘膜层及粪便中有雷氏等孢球虫卵囊。本病在国内尚未见到正式报道,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效果作简要介绍,以供国内养貂工作者参考。 一、发病经过 某水貂场共饲养标准水貂655只,其中成年水貂240只(母貂180只,公貂60只),幼貂(3—4月龄)415只。从1982年6月下旬开始,陆续发现零星死  相似文献   

17.
<正>水貂每年繁殖一次,一胎多仔,当年取皮,每年一个生产周期。在一年的时间里,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准备断奶期、配种期、妊娠期、产仔哺乳期、育成期等几个时期。不同的饲养时期有不同的饲养要求,现分别介绍如下。1断奶幼貂按时断奶,对促进幼貂的发育和母貂恢复体质有重要意义。断奶过早,幼貂会发育不良,断奶过晚,母貂过于消瘦,会降低下一年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水貂养殖过程中,因饲养管理失宜,水貂尿结石时有发生,本病主要发生在6~8月份,特别是炎热潮湿的季节,营养良好的幼貂突然发病,多见于断奶后的幼貂,尤其是公貂更多见,而成貂发病较少。由于不能进行有效诊治而导致水貂死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症状病貂主要表现精神不安,后肢叉开行走,排尿时尿液呈点滴状,有的排出血尿;尿道口及腹部被毛浸湿,  相似文献   

19.
<正>病毒性肠炎传染性很高,对水貂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水貂感染后最明显的特征是严重的腹泻,在水貂的粪便中含有一定量的粘液,甚至还有灰白色的肠粘膜。该病无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探究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发病情况某水貂养殖场一共养殖了3000多只水貂,其中有十几只2月龄左右的幼貂突然发病。患病水貂表现为精神非常低靡,会在笼子中的某处卧着,不愿意在笼中行动。水貂进食量减少明显,饮水渴求度较高。水貂体温在40℃以上,伴有严重  相似文献   

20.
1病原学特点 水貂病毒性肠炎(MEV)又称水貂泛白细胞减少症或水貂传染性肠炎,是由水貂细小病毒引起的以胃肠粘膜严重炎症、出血、坏死及急剧下痢和白细胞高度减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幼貂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病貂转归死亡,幼貂死亡率可达90%,经济损失巨大,是世界公认的危害养貂业较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