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氏杆菌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散发性人畜共患病,病死率高,各种年龄的动物均可感染发病.对李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重点对鸡李氏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搞好环境卫生的角度对鸡李氏杆菌病的防控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最近几年,随着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猪李氏杆菌病病例也呈现上升趋势,常常因为防控不及时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李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猪李氏杆菌病是一种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散发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孕畜流产。该病的发病率一般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哺乳仔猪感染的年龄越小则死亡率越高。主要对一起仔猪李氏杆菌病的诊疗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李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烈性病,对养猪业伤害较大。本文主要分析了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总结了常见的几种诊断方法,提出了应对本病的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文通过对一起羊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氏杆菌病,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对其诊疗过程做一汇报,意在提升农村养羊户对该病的防治效果,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猪、牛、马、骡、羊、家兔、鸡、鹅、野兽、野禽、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等共患的传染病。2010年3月16日,宣威市某镇畜牧兽医站报告,该镇1个自然村自2010年1月以来,突然出现鸡、骡、牛、猪突然死亡,该病发病急、病程短、致死率高。后经宣威市动物疫情测报站确诊为李氏杆菌病,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彻底控制,现将诊治和防控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感染各种家畜、家禽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大量存在于青贮料、粪便、土壤中,羊得病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神经症状和母羊流产等。笔者在精准扶贫养殖技能培训工作中,遇到一例羊李氏杆菌病,经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汇报如下。1发病情况2017年5月12日接到村民反映,村中有羊出  相似文献   

9.
正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牛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败血症的特征。富源县某自然村发生一起牛死亡的病例,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诊治过程报告  相似文献   

10.
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迄今为止,国内有不少关于猪的李氏杆菌病报道,但尚未见到牛李氏杆菌病的报道。我们于1983年和1984年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羊李氏杆菌病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可对羊养殖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主要由李氏杆菌感染引发,该致病菌的耐受性较强,感染后可造成羊只明显的神经性症状,致死率比较高。本文简单阐述了羊李氏杆菌的病原学特征、分离培养、患病羊只的临床表现以及中西医防治措施,以期帮助相关人员深入了解本病,科学防控,降低本病所造成的损失,促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李氏杆菌不仅可引起猪的李氏杆菌病,而且可引起绵羊、家兔、牛、鸡、鹅等的李氏杆菌病。许多野兽、野禽、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也易感染,且常为本菌的贮存宿主。本病在以饭店废弃的剩羹冷饭和洗碗泔水为饲料的小型猪场尤为常见。2002年冬季,本中心共接诊了4例猪李氏杆菌病,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鹦鹉李氏杆菌病王金美秦建华(江苏省无锡市锡惠公园动物园,214035)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畜禽李氏杆菌病的报道较多,但鹦鹉李氏杆菌病的报道罕见。我园鸣禽房于1995年3月展出笼舍中一群白色鸡尾鹦鹉发生传染病,根据发...  相似文献   

14.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俗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易感。近年来李氏杆菌病对羊养殖业造成了一定损失,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困扰,防治李氏杆菌病对养羊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所致的散发性传染病,国内以猪李氏杆菌病报道甚多。我盟各地历年来都有疑似本病的发生。笔者对阿拉善左旗吉兰太苏木(乡)的五群发病羊进行了诊断,确诊为羊李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羊李氏杆菌病为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主要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该病菌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且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常规的环境下,可在土壤、饲料和粪便中存活。一旦发生该病,会对养殖场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笔者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最后提出综合性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7):137-140
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革兰阳性细菌。近年来,对于该细菌入侵宿主细胞方面取得诸多成就。内化素作为一个蛋白家族在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内化素家族主要成员及其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李氏杆菌病防控中寻找理想药物靶点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氏杆菌病是冬春两季高发的一种神经性疾病,成年羊群较易感染,由饲喂发霉变质并污染了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青贮料引起。李氏杆菌存在于土壤、动物胃肠道及排泄物中。消化道传染为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临床上表现为脑炎及其他症状。脑炎型李氏杆菌病,可根据典型的神经症状做出诊断。通过采集病羊的腰脊髓液,可对该病进行初诊。治疗羊李氏杆菌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红霉素、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非特异性感染在导致山羊的不育方面作用不大,但特异性传染性因素则是引起母羊流产的重要因素。引起母羊不育或低育的传染性因素包括:布鲁氏菌病、弯曲杆菌病、流产亲衣原体(Chlamydophila abortus)流产、钩端螺旋体病、李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弓形虫病、Q热等。本文主要就这些传染性因素进行分析及防控。  相似文献   

20.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家畜、家禽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本病的致死率很高,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01年11月诊治过一起禽李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