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格式池鱼藕混养,就是将硬化藕池用房瓦、硬板等隔成一个个2~4米^2的小格,格内植藕,平均每亩水面产藕0.5万千克,产鱼400~450千克,每亩纯效益1万元以上。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们于2001—2002年进行了藕田养殖当地鲶生态试验。试验面积60亩,平均亩产藕1500kg,亩产鱼75kg,亩纯收入775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夏季吃藕吃鱼难的问题,增加渔 (农 )民的经济收入, 2000年谯城区水产办公室与三官镇政府合作进行了 1.7公顷的塑料大棚种藕套养革胡子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月份即可上市销售莲藕和革胡子鲶成鱼,并取得每 667米 2利润 1.6万元的好成绩。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广大渔 (农 )民参考。 1藕池及大棚设计 1.1藕池以东西向为好,长 20米以上,宽 8米左右,面积一般不超过 200米 2;四周要求有 50厘米高的围墙,棚架用毛竹、钢筋或混凝土材料架成;棚膜采用无滴膜或 0.8丝的白色薄膜均可;膜外每 80厘米紧压一…  相似文献   

4.
对采煤塌陷地原有藕池进行适当工程改造,在以藕为主的基础上套养河蟹-鱼类,经过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了藕、河蟹、鱼类的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藕-蟹-鱼套养池塘纯效益约为56 350元/hm2,藕池纯效益约为35 000元/hm2,藕-蟹-鱼套养比单纯养藕效益净增21 350元/hm2,经济效益提高61%左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采煤塌陷地的改造利用提供了一条低碳环保生态高效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 鳜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人们所喜爱,是我市盐都县大特种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藕池的水体空间,提高藕池的经济效益,在盐都县科委和林牧渔业局的支持下,1993年在县大纵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藕池主养鳜鱼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藕池养鱼,一方面可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增加商品鱼,另一方面鱼的活动也有利于藕的生长,达到鱼藕双利,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1.位置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1~4号藕池。1、2、3号藕池面积均为500米z,4号藕池面积为800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藕池。  相似文献   

8.
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阳谷县于2001年开始推广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技术,现已推广面积100 hm~2(1500亩)。2004年,平均每667m~2产藕4650 kg,套养鱼280 kg,每667 m~2平均效益8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技术报告如下:1硬化藕池的建造硬化藕池,是指池底、池壁用水泥沙浆或水泥板铺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藕池的生物资源,提高藕池的利用率,1998年泗水县水产站承担了县科委下达的“藕池养殖革胡子鲶技术研究”试验课题。经验收,亩产藕1900kg,革胡子鲶540kg,亩纯利6065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技术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彦忠 《内陆水产》2003,28(9):24-24
藕池养鱼具有投资小、费工少、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同时,藕池养鱼还可以除野、杀灭害虫、松土。传统藕池养鱼是以养殖杂食性的鲤鲫为主,近两年我们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探索了藕池养殖胡子鲶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藕池选择池塘面积3468米2,地处水源、交通、排灌方便的沙南陶庄湖境内,土质为粘性。2002年3月20日整改池塘,翻土、整平、做畦。池塘内开挖鱼道和鱼槽,鱼道一般呈“井”状或“田字状,宽深均为50~80厘米;在池塘中间和四角挖鱼槽,宽、深各1米,与鱼道相通,以便排水、施药、施肥时,鱼躲避栖息。排水口要设有拦鱼设施。1.2施肥消毒…  相似文献   

11.
1995年5月至1996年8月,利用藕池进行鱼种培育试验。试验面积3亩,共投放夏花鱼苗7500尾,每亩投放2500尾,共收获鱼种6770尾,尾规格达10-12cm,生产莲藕3200kg,总产值1.31万元,利润8970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罗氏沼虾在藕池中养殖的可行性,1998年泗水县水产站进行了藕池养殖罗氏沼虾试验,经验收,亩产藕1980kg,虾62kg,鱼70kg,亩纯盈利5035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藕池条件本试验选在中册镇故县村原养鱼池塘中进行。参试池塘1.2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注方便。养殖期间,池水溶解氧≥5 mg/L,pH值 7~7.6。池底为沙壤土,池埂坚实,保水性好。池塘可注水深1.5 m。1.2藕池改造 3月中旬池塘清淤后,翻池松土 35cm深,平整池底。池内按“目”字形开挖虾沟,沟…  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山东省汶上县银都工贸科技生态园建成投产,属个体私营企业。该生态园总占地20 hm~2 (300亩),总投资350万元。利用涝洼盐碱贫瘠土地,通过科学方法,实行多元复合立体开发,建成一处集蔬菜、牧草种植-畜牧禽类养殖-秸秆养藕-藕池养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我站在北流市郊的中灵村选择两张大面积的池塘养鱼种藕试验,以探索出池塘养鱼种藕获得鱼藕高产高效技术,为今后推广鱼藕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于清泉 《内陆水产》2001,26(1):33-34
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处于新旧黄河的三角地带,有大量的荒洼地,为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近年来我们把开发荒洼地发展莲藕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新的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全区植藕面积达到1.3万多公顷,实现产值4亿多元。在种植方式上不仅有一般的坑藕、池藕,也有地膜铺底植藕、硬化池格式植藕等。其中,硬化池格式植藕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一种,它一般每667米2产量3000~4500千克,是坑藕产量的几倍。1997年单县村民赵保林,0.33公顷亩硬化池首次突破单产5000千克/667米2,1999年定陶县宝宁乡农民李学民,0.53公顷硬…  相似文献   

16.
藕田养鳅属于生态养殖,莲藕能净化水质,吸肥和保持高溶氧量;藕田腐殖土含量一般都比较高,这种土壤有利于泥鳅天然饲料如水蚤、丝蚯蚓等小型水生动物繁殖,天然饵料资源丰富;而泥鳅钻泥穴居,又能促进田内物质循环,能疏松藕根部土壤,摄食水生昆虫,有利于莲藕生长。因此,利用藕田养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好措施,一般每667米2产泥鳅150千克以上,现介绍该项技术要点如下。1藕田改造凡水位较低、淤泥层较薄的藕田,均可用来养鳅。在田块四周挖一条宽2.5~3米,深1~1.2米的环状鱼沟,两角或四角各设鱼溜1个。挖出的泥土…  相似文献   

17.
王德胜 《齐鲁渔业》2003,20(4):32-32
一、材料与方法 1.藕池选择与植藕方法选择远离管理区,环境安静,面积2.5亩的3号池作为试验池。该池是硬化高产藕池,保水性能强,进排水方便,池深1 m,池埂宽1.5 m,东西走向。植藕前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尿素10kg、磷肥30 kg作基肥。然后用大瓦将池塘分割为面积4 m2的小格,将藕种植于格内。在池塘整个北边空出一格不种,以便建食台供甲鱼摄食和活动,同时避免藕叶遮荫池埂,影响甲鱼晒背。植藕时间为4月10日,每亩用藕种250 kg。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临沂市莲藕种植发展迅速,在一些低涝洼地,低产田及一些村内老化鱼塘,都开发种植莲藕,效益较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藕池内的水资源、生物饵料资源,临沂市兰山区水务局积极探索了藕鱼混养技术,该技术采用担形硬化藕池混养鱼类,实现了藕鱼共生、层藕叠状、消除害虫、疏松土壤,达到每667 m~2产藕4000 kg、产鱼100 kg,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藕田开沟养鱼,鱼、藕互利。试验结果每亩藕田产鲜藕1956.7公斤,成鱼26.07公斤,鱼种28.1公斤,收入较一般藕田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发利用当地的藕田资源优势,实施藕田种养结合,发挥藕田生态系统的最大负荷量,汶上县水产站于2002—2003年在县乡机关干部示范服务基地进行了藕田养蟹试验,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