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情报学是一门新学科,它的实践活动像任何一门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哲学基础。但当我们翻开科技情报学的基础理论的时候,却发现“它的基础像白纸一样干净”,“情报学还处在被哲学遗忘的角落里,没有什么理论基础。”这实在是一件憾事。(一)“情报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情报是否具有主观解释的内容和意义?”这是黄耀煌在一篇剖析情报概念的文章中提出来的。这两个问题恰恰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科技情报学哲学基础的引子。先举一个科技情报实例。这里有一条关于日本某家汽车公司汽车生产自动线的情报,是一份焊接机器人的  相似文献   

2.
一门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其基本概念的确定.在情报学中,情报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当前,国内对这一概念的讨论正在日益深化并已超出了情报学范畴而上升到了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这就使我们在讨论“情报”这一概念时,不可避免地要从哲学角度来研究它.此外,信息和知识是两个与情报联系紧密的概念,探讨情报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三者的关系。“信息”一词业已在许多的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每个人大抵都是从本专业  相似文献   

3.
1 引言信息与情报是两个概念联系又严格区别的独立概念。然而,由于有关外语对应词的翻译问题,却经常出现混淆现象。例如出版不久的《中国图书情报工作实用大全》(以下简称“大全”)中的“信息”和“情报”两个词条内容,就是这种混淆现象的最新的集中表述。《大全》把信息和情报列为两个独立词条,在解释信息时称“信息是构成知识、情报的原料”,以表明信息与情报是不同的概念。但在解释情报时,却又以外语为据,把信息与情报混为一谈,称:“信息”与“情报”在西语中都是来自拉丁语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4.
在情报这个概念中有种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有几个重要的,一是情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是情报的可用性和受益性,三是情报的累积性(过去)与预测性(未来),四是情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情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所谓情报的普遍性,是指情报传播的社会性,这也是人们把情报与“新闻”、“消息”联系到一起的原因。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是物质、能源和情报(信息)。近二十年,有些国家从事情报、运输与服务行业的人数超过了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农业人数。于是收集、整理、传递情报占有特殊地位,这就是所谓“情报化社会”或“信息社会”,或脱工业化社会。这说明,情报成为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情报的特性     
关于情报的定义,众说纷纭,统计起来有五、六十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论述。笔者认为,首先有必要统一对“情报”涵义的看法,然后利用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推断“情报”的定义。笔者认为“情报”具有下列主要性质(或内涵):1.信息性。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通过信息作用于人体的感官,使人意识到它的存在,这就是事物的信息性。信息种类很多,有生物信息、机器信息、人类信息等。而情报是信息的一种,不是信息的总体,不能和信息划等号。对情报的这种特性,我们可否暂且称之为情报的信息性。 2.知识性。科技情报是前人或他人科技知识的积累、继承和发展,本身具有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情报概念之争历经十数载,尽管仍无统一认识,但整个论争过程中所呈现的良好的学术气氛及所取得的进展是令人欣慰的。综观众家之说可以看出,对情报概念的认识现在主要有两大派别,其一是“情报知识派”,认为情报是某种知识;其二是“情报信息派”,认为情报是某种信息。笔者赞同后一基本观点,按照“情报=限定语+信息”这一通式来认识情报概念。  相似文献   

7.
我们这里所说的情报流,主要是指科学技术情报流。开展情报学的理论研究时,人们已开始注视情报的流通过程。当今社会千变万化,人类活动丰富多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一切活动最终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首先就必须从认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状态开始,这就是要从获得信息开始,然后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并用它来对客观事物进行适当的控制——改造世界。可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情报?这是我们情报工作者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情报的解释其说不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看法: 对几种看法的评价 1.“情报就是信息”。日本的情报界中就有这种看法。如长谷川寿彦和梨山修所著的《情报检索入门》一书给情报所下的定义就是:“存在一个发生源和吸收源,当发生源发生的信息被吸收源所理解时就成为情报。”这种看法主要是把情报和信息等同起来,其实信息的范围很广泛,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不仅是人们通过书本、文献、报刊、广播和交谈等所获得  相似文献   

9.
在情报研究领域内,关于情报的概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为了正确使用这一概念,和明确其他任何科学概念一样,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给概念下定义。如何给情报下定义,是学术界,尤其是情报界众人关注的问题。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方式,就是将情报的概念与信息的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就出现了诸如“情报就是一种信息”、“情报是传递着的信息”等定义。但是,由于当前对于信息的内涵的探讨,虽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信息”概念本身的定义仍远远没有统一,其定义的方法有一、二十种之多,因此,根据尚不确定的概念去定义情报的概念,自然是欠妥的。令人感兴趣的是卢盛孝同志在其“确定情报概念的规则”(《情报学刊》Vol.7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M.C.约维兹(M.C.Yovits)从决策论角度研究了一系列情报理论问题,下面分三个部分择要加以述评,以期引起我国情报学界的关注,加以参考。一、广义情报系统与情报概念约维兹不同意在香农“信息论”的意义上来研究情报学的基本问题,也不赞成把情报看成是知识的同义语,他认为这两种极端都不能严格地建立情报科学的有用原则和理论基础,情报,应该是决策时有价值的数据。约维兹的这一学术观点形成于六十年代末。1969年,他为了深入地分析情报流在决策过程中的动态,提出了“广义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一)情报科学发展到今天,尚不能算成熟.这首先表现在对情报概念理解的不统一这一点上.综观当今纷繁多样的情报定义,包括“知识”论定义和“信息”论定义及其他,应该说“知识”论定义占多数,且过于片面和狭窄,而“信息”论定义为数次之,则显得过宽和笼统,使人不得要领。这已成为我们理解情报概念的障碍。“知识”论定义把情报局限于知识的范围内,这就忽视了一般事实数据情报如商业经济情报、军事情报等。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为什么要讨论情报概念情报概念是情报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前几年国内曾经热烈的讨论了一阵,现在突然停了下来。理由大约有下列三点:①“情报”是不可定义的,讨论“情报的定义是什么,造成了倾向性的混乱”。②讨论情报概念脱离实际。③“这一讨论已属过去”。上述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为什么呢?因为: 1、情报概念的讨论是历史的需要社会发展使人类活动涉及到某些事物,产生了命名与创造术语的问题。创造使用一个术语,是为了反映一定的事物或事物的某种属性,讨论定义的过程就是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和约定术语的过程,对于可认识的事  相似文献   

13.
1.何谓情报化社会情报化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呢?这种社会的特征就是与情报有关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等的活动非常活跃,情报价值相对高于物资的价值。而且,随着进入这种情报化的社会,各先进工业国的工业达到最高度化的程度,因此也有将这种情报化社会称为“脱工业化社会”。历来的工业化社会与新的情报化社会其不同点,可以从技术与市场两个方面加以区别(见表1)。 2.情报化的影响情报化社会不但具有与工业化社会完全不同的特征,而且影响产业与社会的几种形态是:①企业活动的情报化;②产品的情报化;③情报的企业化;④社会的情报化。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一些情报学术论文中,常常运用“等同法”来论证问题。这种“等同”的论证方法,有必要讨论一下。比方说,无论在中文或外文里,“情报”与“知识”都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一个概念,但老是有些文章不加任何限制地主张“情报=知识”,说“情报就是知识”,“情报工作就是知识传递工作”。这是运用“等同法”来论证“情报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殊不知,“情报就是知识”,即“情报=知识”(这与钱学森同志说的“情报是激活了和活化了的知识”完全不同),也就“等于”说,“知识就是情报”,即“知识=情报”(等号两边的量可以互换位置)。如是,几千年前就早已有了知识,也就“等于”早有了情报;今天,已进入了情报化社会,也就“等于”已进入了知识化社会。早已有了情报,今天还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情报概念的讨论,已经历时数载,迄今为止,这个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照此下去,势必影响情报科学活动的发展和深入。我认为,进一步揭示情报的本质属性,寻觅科学的情报定义,仍然是摆在情报界面前的重要任务之一。1948年 N.维诺建立了控制论,以及 C.申农创立的信息论,为情报科学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情报科学的研究从此得到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但是,情报的概念还是未能找到被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定义。C.申农认为“情报就是信息”,美国情报学家J.贝克认为“情报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  相似文献   

16.
“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六大基础工作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它渗透于企业的一切部门和所有环节。可以说,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信息工作如此重要,如何对它实行有效的管理呢?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体会,略谈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几乎所有的情报学著述中,都把情报的“正式交流过程”定义为:借助于(或通过)科学文献系统来进行的情报交流或传递。如严怡民主编的《情报学概论》、《情报学基础》、赵惠丰主编的《社科情报工作概论》等书中均是如此。若仔细地分析这一定义,特别是与情报的“非正式交流过程”的定义相比较,就会发现,这种定义是不准确或有矛盾的。首先,“科学文献系统”的含义不明确。假设“科学文献系统”专指正式出版物,就大大缩小了“正式交流过程”的范围。因为在这些著述中,在解释这一定义时,还对其范围进行了说明,如《情报学基础》中说,“如科学出版发行过程及与发行过程有关的书刊商业活动,以情报提供为目的图书馆书目工作和档案工作,科学情报工作等”。很明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情报调研的性质?当前我国情报调研诸因素的调整如何进行?这是当前我国情报界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情报调研性质的演变近年来,我国情报界对情报调研性质的讨论非常热烈,由分散的、单因素的、局部的、到综合的、多因素的、整体的,认识逐步深入。归纳起来,有三类看法,这些看法,反映了我国情报界对情报调研性质的认识的演变过程。 1.认为情报调研“是一种科技知识领域内的研究活动”这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科技文献知识的逻辑加工,另一种认为是科技文献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主张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科技情报分析研究,是科技研究组成部分,是从科技研究中分出的一项独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情报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由分散到集中的矛盾过程,形成情报基础工作(情报系列化);由集中到分散的矛盾过程,形成情报中心工作(系列化情报传播)。情报系列化的任务是情报资源开发工作,是基础;系列化情报传播是情报资源利用工作,是中心。只有加强“基础”,重视“中心”,克服片面性,纠正偏向,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情报政策”是华盛顿政界用得越来越多的一个术语。在众议院行政委员会新近的一篇报告中指示,最近一次会议通过了有关情报政策的74项规定。确实,要求我们制定出国家情报政策的呼声正与日俱增。情报已渗透到现代社会中。人们是通过各种手段来管理情报的,其中包括:无线电和电视广播、图书和报纸、图书馆电话查咨服务、计算机打印、联机自动化数据库、卫星传播、在公园或在讲堂上发表演讲、电子通讯系统、信件以及其他等等。情报是我们日常生活——从经营商业或管理政府到上学念书或业余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此外,情报与其他活动也是紧密相联的——经常是这些活动的基础。正是由于情报在我们社会中是如此之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