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丘陵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与促根增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丘陵旱地小麦全生育期所需水份全靠自然降水。因而,旱地小麦的根系发育状况决定着对土壤水分的利用能力,直接关系着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研究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增根、促根深扎的措施,对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有重要意义。豫西丘陵旱地小麦根系生长发育,已有一定研究。我们除观测小麦一般的根系生育规律外,着重探讨各项增产措施对其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根系发育与地上部产量的关系。本文内容仅是1987和1988年两个年度的初步研究结  相似文献   

2.
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寻求旱地小麦最佳播种方式,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常规条播(CK))对旱地小麦氮素积累和运转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各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和花前氮素运转量均有提高,其中,全膜覆土穴播最高;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4种播种方式的穗数和产量分别提高0.9%~3.1%,7.3%~20.5%,其中,全膜覆土穴播的产量提高20.5%;沟播、全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宽幅条播4种播种方式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分别提高0.9%~10.2%,2.6%~12.8%,1.6%~9.7%,7.3%~20.5%,其中,全膜覆土穴播最高。全膜覆土穴播可促进旱地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和运转,提高穗数和产量,最终获得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利用效率及氮肥生产效率,是适合当地推广的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正>丘陵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主要原因是土层薄、肥力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本研究从提高小麦根系活力,改善小麦植株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力求为丘陵旱地小麦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降水少且分配不均、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旱地小麦覆盖保水和氮肥施用的最佳技术途径。【方法】于2010—2013年在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岭村开展试验,主区为覆盖方式,设夏闲期深翻后覆盖与不覆盖2个水平,副区为施氮量,设低(纯氮75 kg·hm~(-2))、中(纯氮150 kg·hm~(-2))、高(纯氮225 kg·hm~(-2))3个水平,明确年际间夏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植株氮素利用、产量的影响。【结果】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植株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均以丰水年最高,欠水年最低,丰水年、平水年较欠水年分别提高产量80%、69%,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20%,提高氮素利用效率6%、5%。夏闲期覆盖较不覆盖,播种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达50—62 mm;花前各生育时期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丰水年和平水年拔节后各阶段氮素积累量显著提高,花前叶片和穗氮素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提高;欠水年花前各阶段氮素积累量及其所占比例提高,花前茎秆+茎鞘氮素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23%—4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15%;丰水年和平水年氮素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达14%—26%,欠水年低氮条件下也显著提高,达10%。丰水年配施高氮,平水年和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配施中氮,不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配施低氮,孕穗期前土壤蓄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丰水年配施高氮,花前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均最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促进花前叶片和穗中氮素向籽粒转运;平水年和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配施中氮,花前氮素转运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最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平水年主要促进叶片和穗中氮素向籽粒转运,穗叶片,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主要促进茎秆+茎鞘和穗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茎秆+茎鞘穗;不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配施低氮,籽粒氮素积累量最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花前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最高,茎秆+茎鞘和穗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贡献率最高,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旱地麦田夏闲期覆盖有利于蓄积降水,有利于促进丰水年和平水年小麦生育中后期氮素积累,促进叶片和穗中氮素向籽粒转运;有利于促进欠水年生育前中期氮素积累,促进茎秆+茎鞘中氮素向籽粒转运。丰水年施氮225kg·hm~(-2),平水年和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施氮150 kg·hm~(-2),不覆盖条件下的欠水年施氮量75 kg·hm~(-2)可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晋南旱地小麦地膜覆盖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晋南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技术配套实施提供适宜的栽培品种,引进11个审定品种,在运城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运旱719、运旱618、运旱20410、晋麦79号、运旱22-33和临旱6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分别比晋麦47号提高65.69%,22.31%,22.11%,21.38%,15.43%,9.91%。运旱618、临旱6号、运旱719、运旱20410、晋麦79号和运旱22-33分别比晋麦47号增产18.6%,18.4%,15.3%,13.9%,7.2%,6.1%。运旱618、临旱6号适宜晋南地膜覆盖栽培,可大面积推广;运旱719、运旱20410在采取化控措施下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 四、豫西丘陵旱地小麦看墒栽培技术以上分析表明,影响豫西丘陵旱作区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自然因素方面主要是降雨量,其次是温度,再次是光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主要是亩穗数,其次是穗粒数和千粒重。因此,在本区小麦栽培中,各项栽培措施都应以水分为中心,在确保有适宜亩穗数的前提下,争取穗大粒多,籽粒饱满。1.备播阶段根据对本区35年麦播前的气象资料,其  相似文献   

9.
丘陵旱地小麦综合增产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胶东丘陵旱地土层浅薄、肥力低下,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实际,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开发,总结提出了单产3 75 0 kg/hm2 左右的旱薄地小麦综合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晋南旱地小麦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南地区是山西省小麦主产区,由于小麦生育期间降雨不足,致使该区旱地小麦产量低且不稳.因此,要实现该区旱地小麦高产稳产.关键在于提高降雨的利用率,即提高每毫米降雨对产量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乐都县高寒山旱地马铃薯栽培方式,指出其徒长对产量影响很大,分析其出现徒长的原因,并提出控制马铃薯徒长的技术措施,对促进当地马铃薯的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旱地小麦育种进展与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是北方麦区典型的干旱省份,旱地小麦面积比例较大,旱地小麦生产对全省小麦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选育抗旱性、丰产性、稳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小麦品种,归纳了山西小麦生产发展概况,总结了山西旱地小麦育种在团队建设、育种方法、育种成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旱地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育种目标、种质材料创新和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的育种策略和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验比较了半膜平铺、全膜平铺、全膜沟播等不同覆膜方式对山旱地麦后复种西葫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膜沟播产量为39 787.50 kg/hm2,较全膜平铺和半膜平铺(CK)分别提高7.96%、18.97%;水分利用效率为285.78 kg/(mm.hm2),较全膜平铺和半膜平铺(CK)分别提高14.02%、27...  相似文献   

14.
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论述了山西旱地小麦在山西小麦生产中的地位、现状及其与降雨的相关性,回顾了山西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山西旱地小麦再上新台阶的5项战略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西旱作麦区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给小麦粒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撑。选用黄淮麦区具有代表性的济麦20、豫麦49-198、郑麦004、郑麦9023、偃展4110和豫麦50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进程,通过F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籽粒灌浆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方程拟合系数R值在0.991 0~0.998 3,经F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Logistic方程真实反映了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籽粒最大灌浆速率(Vmax)、籽粒平均灌浆速率(Va)、快增期灌浆速率(V2)、缓增期灌浆速率(V3)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3、0.69和0.73,灌浆持续时间通过灌浆速率间接影响粒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试验,探讨了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结合施磷调控对旱地冬小麦播前与越冬期0~100cm土壤蓄水量、农艺性状、根冠比、倒二叶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耕、深松可明显提高播前与越冬期0~100cm土壤的蓄水量,且以深耕与中磷处理效果最好;同时,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结合施磷可调控旱地小麦幼苗生长,影响越冬前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分蘖数、单株干重与根冠比;深耕中磷处理明显降低叶片MDA和脯氨酸的含量;休闲期深耕处理效果优于深松与免耕处理,中磷优于高磷与低磷;总之,休闲期不同耕作措施结合磷调控均有利于提高旱地小麦冬前土壤蓄水量、促进旱地小麦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合理均衡生长,可确保旱地小麦安全越冬与来年增产。  相似文献   

17.
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旱地小麦越冬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休闲期不同施肥、不同覆盖对旱地小麦越冬期0~20cm土壤蓄水量、农艺性状、倒二叶POD和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从而通过改革耕作技术,达到形成冬前壮苗的目的。结果表明:休闲期施农家肥可增加旱地小麦越冬期0~20cm土壤蓄水量,可增加越冬期分蘖数、单株干重,显著增加倒二叶的POD、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无论施农家肥与否,0~20cm土壤蓄水量、单株干重、POD和SOD活性均以渗水地膜覆盖最高,不覆盖显著最低,液态地膜居中,且渗水地膜处理较液态地膜和不覆盖处理可显著增加0~20cm土壤蓄水量和单株干重;MDA含量以不覆盖最高,液态地膜覆盖居中,渗水地膜覆盖条件处理最低。可见,旱地小麦采用休闲期施农家肥+渗水地膜覆盖的栽培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促进旱地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晋南旱塬冬小麦农田的土壤水分,分析了深层土壤水分与表层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受降水和土壤蒸发的交互作用强烈,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120 cm以下各层土壤水分直接受外界变化的影响较小,水分运行较慢,土壤水分的变异幅度较小。在研究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根据Biswas土壤水分估算模式参数的2种情况即d0分别取固定值和任意值时计算的各参数值,对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模拟预测,以便为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与动态调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比较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来检验分析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平均相对误差为10%左右,且0~50 cm的预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旱地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休闲期不同施肥、不同覆盖材料对旱地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小麦采用休闲期施有机肥可增加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穗数和经济系数,且显著增产,显著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无论施有机肥与否,旱地小麦产量表现为地膜覆盖>纸覆盖>不覆盖>尼龙网覆盖,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均以地膜覆盖处理显著最高。结果还表明,休闲期施入有机肥可较大程度地调控旱地小麦成熟期单株农艺性状、灌浆后期籽粒蛋白质含量、成熟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对不同覆盖物的响应。总之,采用休闲期施有机肥配合地膜覆盖可达到旱地小麦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 2 0 0 0~ 2 0 0 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为材料 ,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与若干农艺性状的关系 ,以及农艺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有效穗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 ,蛋白质与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 ,湿面筋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湿面筋与沉降值呈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与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 ,株高与蛋白质呈弱正相关 ,生育期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 ,千粒重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据此提出旱地小麦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提高穗粒数、有效穗 ,降低千粒重 ,培育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