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干旱抑制北方烟区烤烟的生长发育,造成烟叶产量、质量下降。为探讨北方烟区水肥一体化对烤烟田间生长、根系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在水肥一体化和沟灌常规施肥2个不同处理下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沟灌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水肥一体化能够促进烤烟生长发育,使田间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水肥一体化能够明显提高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根冠比,显著增加根系体积、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和比表面积以及根系活力、ATPase等相关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P0.05)。在水肥一体化下,烤烟叶片的光合作用指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_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_p)均显著高于沟灌常规施肥(P0.05),而蒸腾速率(T_r)、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明显较低(P0.05);同时,其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显著高于沟灌常规施肥处理(P0.05)。研究表明,水肥一体化可以创造良好的根系形态,提高根系生理活性,增强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有助于提高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2.
烤烟滴灌技术配套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大田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烤烟生产管理过程肥料利用率低、抗旱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实现抗旱节水、提肥促长、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目的,结合丽江烟区的土壤、气候特点、品种需肥特性、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等综合因素,在现有农业滴灌技术生产应用经验基础上,开展了烤烟移栽养分含量为(N29-P0-K6)二元复合肥用作提苗肥,养分含量为(N14-P14-K32)大田追肥和养分含量为(K52)的全水溶硫酸钾为基础的烤烟滴灌条件下水肥一体化田间试验及推广应用研究,采用分时段按量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14-P14-K32)、提苗肥(N29-P0-K6)、全水溶硫酸钾(K52)适合丽江用作水肥一体化滴灌生产模式的水溶肥,可以在丽江烟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深度剖析,通过对其在香蕉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明确香蕉对养分与水分的需求规律,进而为推动香蕉产量升级提供参考。按香蕉生育时期与叶片数进行水肥一体化的方式施肥,可促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高效应用。通过对水肥一体化技术探讨,以此提高香蕉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葡萄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广泛应用入手,对葡萄种植中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种植上的应用进行具体方案分析。  相似文献   

5.
茶园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生活品味的重要生产基地,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节水、节肥,对茶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从含义、优点以及缺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并从构成要素、应用流程、注意事项、应用现状以及应用策略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在茶园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这对贵州在茶园水肥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的农作物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充分保证了农作物对水肥的需求,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对生态环境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基于此,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技术原理,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沙糖橘种植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分析,并以广西的沙糖橘种植为基础,分析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广西沙糖橘产量与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设施葡萄栽培中水肥盲目投入问题严重,因为缺乏灌溉决策标准导致农户实际生产中难以合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固态电阻传感器设备对设施葡萄根系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建立了基于土壤水分张力的设施葡萄灌溉决策指标,并依托水肥一体化设备实现自动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灌溉与施肥结合的综合管理比农户常...  相似文献   

8.
甘肃灌区既是农作物优质高产区,也是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区。随着灌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逐年深入,节水节肥显著、增产增效突出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始在该区推广和应用。但受灌溉制度滞后、施肥体系陈旧,以及可供选择的专用水溶性肥料缺乏等诸多因素制约,技术应用成效受到一定影响,推广速度缓慢。立足不同生态区域特点,结合测土配方技术,围绕高值经济作物和区域优势主导产业,面向不同土地经营主体, 研发并生产速溶性好、肥效显著的专用水溶肥,研究并确定指导性强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参数,集成提出水肥一体化综合技术体系,并建成可供参考的技术高效应用模式,借助政策引导,强化技术培训,重视示范区建设和带动,是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甘肃灌区快速应用,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和生态安全双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沙糖橘水肥管理工作相比,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能保证沙糖橘对水分及肥料的需求,还能提高沙糖橘的产量与品质,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介绍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及主要优势,阐述沙糖橘栽培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基础,并对沙糖橘栽培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施肥方案进行简要概括,旨在提高沙糖橘的产量与质量,为广大沙糖橘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宁夏银川市日光温室番茄椰糠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成果进行总结,提出了本技术操作规程,具体规定了番茄椰糠栽培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的管理措施,以解决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发展瓶颈,为推广设施番茄椰糠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番茄高效栽培及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烤烟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同时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敏感。而烤烟区划为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从烤烟区划综合指标的集成方法,全国和大区尺度烤烟区划、省域尺度烤烟区划以及地市和县域尺度烤烟区划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烤烟区划的研究现状,并对烤烟区划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目前烤烟区划综合指标集成的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法和指数和法等。在大尺度上的烤烟区划在指导我国烤烟种植上发挥重要作用,但小尺度,如地市和县域尺度则无法满足我国现今卷烟工业企业烤烟原料精准采购需求。今后需加强生态因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提高小尺度上烤烟区划的精细化程度,加强验证区划结果的准确性,实现烤烟的动态区划,从而为烤烟种植和品质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表明,利用从烟叶表面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对烟叶进行发酵,可以改善烟叶的品质,在烟草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画线法,从烟叶、茶叶和笋干上分离得到细菌38株,并将这些菌株应用于烟叶发酵,根据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对细菌处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从烟叶上分离到的YX3、YX11和YX12等10个菌株可提高烟叶品质。对其中一个优良菌株(YX37)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其属于芽苞杆菌属。本研究结果证明了从烟叶表面分离烟叶发酵有益细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细菌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烤烟生产的气候分区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根据湖北各产烟县市1961—200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全省烤烟种植区划分为5类气候区,并对其气候特点及适宜移栽期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国内外优质烤烟区气候条件对比分析,探讨确定了省内优质烤烟的生产区域,其中以咸丰、利川和五峰的气候条件最为优越,为全省及县域内烤烟布局调整和相关技术措施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烤烟连作对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测定了连作1年和5年的烤烟耕层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表明:烤烟连作1年的耕层土壤酸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高于正茬(大豆-小麦-烤烟),而烤烟连作5年的土壤酸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低于连作1年。在0~10 cm土层内,烤烟连作1年和连作5年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正茬低,且连作5年土壤比连作1年土壤降低了35.47%。10~20 cm土层内,烤烟连作1年和5年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比正茬降低了30.27%和52.14%。烤烟连作减少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了真菌数量,细菌主要以土壤氨化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降低为主。因此,烤烟连作破坏了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及降低土壤酶活性可能是引起烤烟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光泽县烟稻连作的烤烟种植气候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光泽县农业气候资源和烤烟生产气候条件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回归法和等量化处理,在建立烤烟生产气象因子地理分布模式和烤烟种植气候区划因子分区模式的基础上,利用Arc info软件制作烤烟种植气候区划,为有效开发和利用光泽县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烤烟生产以及确定适宜播栽期、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硒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硒(Se)对植物生长、化学指标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硒浓度对烤烟生长、化学指标及烤烟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亚硒酸钠)4.4 mg·kg-1时,烟叶中烟碱、蛋白和还原糖等含量处于最适范围,根、茎、叶中矿质元素N、P、K、Ca、Mg、Mn、Zn、Cu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低硒处理(Se≤4.4 mg·kg-1)显著提高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K、Ca、Mg、Mn的影响最为显著,从而促进了烤烟的生长,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而高硒处理(Se≥11.1 mg·kg-1)则降低了烤烟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对N、P、K的影响最显著,从而抑制了烤烟的生长。土壤中不同硒浓度通过调控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化学指标,该研究结果为指导富硒烟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EM保水剂施用对烤烟的影响及其施用制度的优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我国是烟草种植面积和烟叶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烤烟生产对我国西南诸省(如云、贵、川)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烟区出现的阶段性干旱经常影响烤烟的产量及其正常的成熟。因此,加强烤烟节水抗旱技术研究,合理调控烟田水分供应,是确保干旱地区烟叶优质适产的关键。本文分别以MP3005KM保水剂、秸秆、EM活性钙和EM复壮液为主要材料制作EM保水剂,研究了不同EM保水剂处理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引入熵权系数评价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优选综合效益最优的EM保水剂施用制度。结果表明:不同EM保水剂处理均增加了烤烟单株叶面积,秸秆为主要材料的EM保水剂(T1和T2)对烤烟生长中后期叶面积的增长促进作用更明显;表征烤烟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的作物生长模型显示,T2(40 g×株1EM活性钙+300 g×株-1秸秆)和T6(40 g×株~(-1) EM活性钙+6 g×株~(-1)MP3005KM)处理烤烟LAI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EM保水剂明显提高了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Pn),同时降低了蒸腾速率(Tr),调节了烤烟叶片的光合作用。主成分分析显示,与不施保水剂相比,EM保水剂的施用显著提高了烤烟的"综合品质",秸秆为主要材料的EM保水剂的"提质"效益最优,T1和T2烤烟品质综合主成分值分别达3.25和2.76。综合考虑"高产"、"优质"、"节水"和"节肥"等因素,本研究推荐40 g×株-1EM活性钙结合4 500 kg×hm-2秸秆段作为EM保水剂的施用制度,在该制度下,烤烟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 433.5 kg×hm-2、0.608 kg×m-3和27.04 kg×kg~(-1)。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叶提质增效及绿色清洁生产是烟草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烟秆炭化还田是实现烟秆资源化利用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双赢途径。生物炭较大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丰富的官能团、稳定的环状结构以及良好的吸附特性赋予其改良连作障碍烟田土壤、重建健康微生物生境的潜力。炭基肥融合了生物炭与肥料各自的优点,同时具有优于其构成原料的特性,可缓慢释放养分、持久保持肥效,持续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烟草健康生长、烟叶提质增效,在烟草农业应用潜力较大。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和炭基肥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烟田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烟草生长和烟叶品质、烟草土传病害的影响,分析了生物炭和炭基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生物炭及炭基肥调控植烟土壤质量及烟草生长和品质的机制机理;(2)生物炭及炭基肥施用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价;(3)生物炭及炭基肥生产技术工艺创新。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和炭基肥在烟草农业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玉溪烟区烟叶镁含量的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采集玉溪烟区烟叶和土壤样品,通过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明确了烟叶镁含量的整体分布状况及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区间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其与土壤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效镁、有效硼和氯离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玉溪烟区烟叶镁平均含量为4.28 g/kg,变...  相似文献   

20.
不同锌肥水平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锌肥水平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了烟株成熟期中部叶的光响应特征参数。通过分析拟合出的光和特征参数和产量及质量的对比,选出适宜当地的锌肥施用水平。结果表明,随着锌肥适量的增施,光合特征参数有所上升,烤烟叶片的光合能力和产量及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但当锌肥过量时光合特征参数反而下降,产量及质量反而降低。因此,本试验条件下,锌肥施用量为15 kg/hm~2处理能较为显著地提高烤烟的光合特征参数和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