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上篇介绍的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本文提出建立山东省星级冷链物流企业评估标准,切入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创设“知识标准体系”、“人才标准体系”、“产业标准体系”三大支撑的内外双循环生态流通架构,并在此理论上展开详细的绩效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山东省建设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示范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冷链物流在互联网运营中的全方位融合,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时代背景及山东省示范省建设背景与需求,剖析了山东省农产品产能的广域度与其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低效高耗的不对称性,为山东省建设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示范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冷链物流在互联网运营中的全方位融合,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时代背景及山东省示范省建设背景与需求,剖析了山东省农产品产能的广域度与其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低效高耗的不对称性,为山东省建设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示范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荔枝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滞后与薄弱,导致荔枝采后损耗严重。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对影响荔枝冷链物流体系发展的因素进行提炼与分析,选取了10个要素建立邻接矩阵与可达矩阵,并计算得出五阶结构模型。根据模型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完善标准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实现在资源局限下有主次、分步骤地解决制约荔枝冷链物流发展的各种因素,为荔枝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艳  王路  韩立民 《保鲜与加工》2020,20(1):191-199
当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短板凸显,造成我国水产品冷链断链频发,腐损浪费严重且流通成本高的流通难题。将物联网技术集成运用于水产品冷链建设中,有助于破解我国水产品流通难题,补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短板。本文从分析水产品冷链三大应用主体--政府监管部门、冷链节点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功能需求着手,构建了集成冷链上下游企业多个信息平台和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水产品冷链物联网集成体系框架,分析了该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时设计出了物联网技术全方位应用于水产品冷链各环节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陆刚  乔寒  董晓娟 《保鲜与加工》2023,23(11):71-75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城乡居民消费的升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冷链物流市场快速增长,但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存在明显的短板,已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的流通需求。河北省农产品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对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的基础上,从规划布局、技术标准、信息化建设、创新模式和构建冷链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河北省冷链物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煌鸣  孙领  刘伟 《保鲜与加工》2017,17(5):120-128
由于西北地区物流行业滞后,农产品冷链运输设施匮乏,冷链物流制约着农产品产业在该地区的持续发展。以西北地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首先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西北地区冷链物流产品产量进行预测,并利用层次分析(AHP)综合评估法确认冷链物流中转节点冷库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并在基于冷库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化的约束条件下,运用LINGO软件求解,得到西北地区冷库建设布局最优解。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提出西北地区未来冷链物流发展方向和建议,即区域发展和依托发展更有益于我国西北地区冷链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叉污染视角的冷链食品质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交叉污染的发生机理,找出影响冷链食品质量的因素,运用Vensim软件对其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基于交叉污染视角,从冷链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到客户的整个物流过程,分析了食品的各质量控制环节,设计出冷链食品的质量控制流程。为了进一步避免冷链食品交叉污染,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改善冷链食品的运输包装;二是改良设计专门的冷链食品运输箱。这两个方法不仅能解决交叉污染问题,保证冷链食品质量,还能节约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9.
冷链物流是保证肉类食品质量安全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结合国内外冷链物流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在冷链物流体系中应承担的责任和起到的作用,提出我国在完善冷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同时,肉类加工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设备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带动了以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为主的易腐食品冷链保鲜市场的急剧升温,这也为不少企业带来了商机。就目前来看,我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充满机遇,但也不乏成长之路的"绊脚石"。城镇化助推冷链物流产业大发展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规划》指出要"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覆盖农产品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并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降低流通费用。"在我国,冷链物流是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使用2012—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结果表明: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信息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创新发展水平对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华中、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西南和西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效率是制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璐 《保鲜与加工》2024,24(6):87-95
通过测度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效率,对全国31省市生鲜农产品冷链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对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出对策建议。以全国31个省市为分析对象,采集2017—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DEA 3.0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我国各省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空间效率进行测度,构建CCR模型和BCC模型分析静态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分析动态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冷链物流效率水平较高,但距离DEA效率前沿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地区冷链物流效率呈现出空间差异性,技术进步变化对全要素生产力有显著推动作用。提出要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各地区需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政府规划指引,促进冷链物流技术革新,培养冷链物流技术人才,提高冷链物流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还比较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的建成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果蔬预冷是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可以显著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延长运输期和货架期。相对于贮藏设备及流通设备,预冷投资小、效果显著。表明我国现阶段应以预冷为出发点,降低果蔬流通成本,推动我国现代冷链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现持续低碳化发展是冷链物流技术创新与优化的重要方向。基于成本约束视角,将冷链物流存储、配运、交付诸环节的运营成本和碳排放成本纳入企业总成本目标函数,构建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使用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变异算子结合求解,提高了算法迭代收敛速度。以医药冷链物流配送为例进行算法仿真优化与分析,验证了降低物流成本与节能减排可协同优化,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模型和算法对环境可持续视角下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问题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质量和优化资源配置,本文以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研究客体,构建了考虑仓储、运输、包装、配送、搬运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对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物元法对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选择常州某市场的4家冷链物流商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较高的评价指标排名对综合排名有重要影响,冷链物流商家应重点关注权重较高的指标并提高其相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