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锌对大蒜生理生化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锌对大蒜生理生化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锌处理水平为Zn4(0 3gZnSO4·7H2O/15kg土)时,大蒜叶片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均达最高。Zn3(0 2gZnSO4·7H2O/15kg土)处理水平极有利于大蒜素和蒜薹中Vc的形成。而当处理水平为Zn2(0 1gZnSO4·7H2O/15kg土)时,鳞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出对照11%,蒜薹中其含量却在Zn3处理水平时比对照增加33%;而锌处理水平为Zn4时,有利于提高鳞茎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6%和5%;蒜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要求浓度与游离氨基酸相同。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子鼻判别西湖龙井茶香气品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电子鼻工作原理与西湖龙井茶香气特征,探索利用电子鼻判别西湖龙井茶等级的方法。该研究提出顶空瓶内茶水直接混合的香气制备法,增强电子鼻响应信号、减少人为冲泡误差;合理选择电子鼻顶空进样及信号采集参数,提高香气指纹图谱信噪比;采用不同等级茶样循环交叉排列采集,增加传感器的适应性,剔除仪器系统误差;经校正集与预测集的样本划分,提高模型建立的可靠判别样本集。利用软独立建模分类法(SIMCA)建立不同等级西湖龙井茶判别模型,等级分类正确率高达95%以上,实现了西湖龙井茶的智能分等分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追施有机滴灌肥在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上的应用效果,以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提取液(T1)、常规施肥+氨基酸肥(T2)、常规施肥+海藻肥(T3)、常规施肥+沼液肥(T4),分析不同有机滴灌肥处理下酿酒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状况。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施肥处理下品质差异,采用最短距离法对各施肥处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的品质指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品质质量排序为T3T4T2T1CK;不同施肥处理下葡萄与葡萄酒品质质量可聚为3类,常规施肥处理单独聚为一类,品质质量为三等,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提取液和常规处理+氨基酸两个处理聚为一类,品质质量为二等,常规施肥+海藻肥和常规施肥+沼液肥两个处理聚为一类,品质质量为一等,最好。综合评价,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追施海藻肥对提高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pectrometry)技术分析鉴定了50、60、70℃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和糖心枣5种红枣样品的香气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对红枣中7类主要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影响红枣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酸类和酚类;自然阴干的红枣香气品质较差,采用热风干制可有效提高红枣的香气品质;60℃热风干制的红枣香气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优于50℃和70℃热风干制红枣的香气品质,为红枣的干制工艺提供技术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可实现对红枣干制条件的区分,并能较好评价红枣的香气品质。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风土条件,适宜酿酒葡萄的种植,已形成\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鼻的鱼露香气品质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识别鱼露的品质,并为缩短发酵周期的工艺优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电子鼻对7种鱼露样品的挥发性气味进行了分析,并与项空-气质联用( GC-MS)和感官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鱼露香气成分复杂,工艺改良对气味影响很大,电子鼻18个金属传感器能很好地将不同样品的气味进行识别.以传统发酵原汁鱼露为标样,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加曲改良工艺的4号样品与标样香气最为接近,相似系数达87.8%,该结果与GC-MS数据和感官分析结果一致,可为鱼露速酿工艺的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氟对茶树生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添加氟浓度为0~200 mg/kg对茶树生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茶树的氟累积特性。结果表明,随氟处理浓度增加,茶树的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 福鼎大白茶的SOD、CAT和POD活性均随氟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名山白毫的3种酶活性则受到明显抑制。2个品种的新梢中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也随施氟浓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茶叶品质降低,表明氟可能抑制茶树儿茶素的合成代谢和氮素代谢。茶树的氟累积量也随着土壤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器官的氟含量(y)与土壤中添加的氟(x)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茶树的聚氟能力依次为叶片>新梢>枝条>茎>根,叶片是氟累积的主要器官。福鼎大白茶耐氟、抗氟的能力明显强于名山白毫,但氟积累能力则低于名山白毫。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山核桃氧化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电子鼻获取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的挥发性氧化产物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及理化指标分析区分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样品品质变化,并通过主成分回归法(principle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建立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总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总过氧化值等指标显著(P0.05)增加,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强度逐渐增大。通过PCA、CA、LDA及理化指标分析均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的氧化程度。采用主成分回归法(PCR)建立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总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的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68、0.975、0.985、0.980。结果证明不同氧化阶段的山核桃的过氧化值,酸价,茴香胺值和总过氧化值的PCR模型验证的相对误差小于16%,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山核桃氧化过程中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环境变量的橡胶园土壤管理分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提高大尺度范围内橡胶园土壤管理的针对性,以海南省国营八一农场橡胶园为研究对象,以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成土母质、气候变量(平均降雨量和平均气温)和植被指数为数据源,对橡胶园进行土壤管理分区。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进行分区,以模糊性能指数(fuzzy performance index,FPI)和归一化分类熵(normalized classification entropy,NCE)作为判断最佳分区数的标准,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分区前后土壤属性以及环境变量变异系数对比对分区结果进行评价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橡胶园管理分区的最佳数目为3个。不同管理分区之间土壤属性(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铁和有效锰)和环境变量(高程、坡度、降雨量、平均温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差异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3个分区中土壤属性和环境变量变异系数的均值比分区前明显下降。这就验证了在大尺度范围内,利用较易获取的多源环境变量进行橡胶园土壤管理分区是可行的,同时依据不同分区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土壤管理措施,提高了大范围区域内橡胶园土壤管理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文针对来源于荷兰的4个引进甜菜品种和国内的6个甜菜品系(其中2个为一年生野生甜菜)进行了ISSR指纹图谱构建和聚类分析研究。筛选出稳定性高且多态性好的6个引物用于试验。利用筛选的6条引物ISSR-PCR 共扩增出51个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86.3%. 利用该6条引物ISSR-PCR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将试验中的全部甜菜品种都鉴定区分开。只利用2条引物L1和UBC846 扩增的8个多态性条带构建了10个甜菜品种(系)的数字指纹识别码,该数字指纹图谱能完全区分10个甜菜品种(系),结果显示ISSR 指纹图谱能非常有效的鉴定不同的甜菜品种。利用生物软件NTSYS-pc针对10个试验甜菜品种(系)的ISSR 扩增条带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甜菜品种(系)的相似系数为0.43与0.83之间,平均为0.62。利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甜菜品种(系)聚类为2个组和3个亚组。UPGMA 聚类分析能清楚的显示10个甜菜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并且聚类结果与10个甜菜群体的特性一致, 说明ISSR标记能用于甜菜不同群体间遗传距离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的白酒品牌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白酒的香气物质决定了白酒产品的差异。为了实现不同白酒产品的区分鉴别,提出了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实现白酒区分的方法。采集了7种产品共70个白酒样本的气相色谱数据,定性定量分析了己酸乙酯、乳酸乙酯等10种基本香气物质的含量,并对测定的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验证区分效果,最后利用线性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对不同白酒进行区分。结果表明,2种分析方法均可用于区分不同白酒,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527%,能有效描述香气物质和产品之间的复杂关系;线性判别分析对所有样本均得到准确的判别,正确率为100%,对预测样本的正确判别率达93.9%,建立的判别函数能准确区分不同白酒。研究表明,利用气相色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可用于不同白酒的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12.
杂质类型与含量的控制是中国粮食流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性清除危害性较大的杂质,减轻或避免储藏过程中杂质导致的危害,旨在提高粮食储藏稳定性,减少储粮损失。该文在30℃、相对湿度为80%~90%储藏条件下,就筛下物杂质对小麦微生物活动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下物杂质通过其携带微生物间接影响小麦储藏品质。在适合霉菌生长的条件下,筛下物杂质可增加粮堆局部带菌量,并使其品质劣变;筛下物杂质携带霉菌越多,小麦品质变化越快。相关性分析可知:外部霉菌量、内部霉菌检出率与脂肪酸值呈显著正相关(r=0.799、0.602),与发芽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由此可见,筛下物杂质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较大,在小麦入库前宜尽可能地将筛下物杂质除净以减轻或避免储藏过程中杂质对小麦储藏的危害,增加小麦储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延长伽师瓜的贮藏期,该文研究了8种不同气体配比对新疆伽师瓜贮期生理变化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积分数为7%CO2+5%O2+ 88%N2条件下贮藏伽师瓜,其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果实硬度可以得到保持,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受到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保持相对较高水平,贮藏80 d腐烂指数为0.3,商品果率90%,贮后果实色泽鲜绿,风味甘甜香美,保鲜效果较好,为新疆伽师瓜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电子鼻传感器阵列优化及其在小麦储藏年限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梅  王俊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164-167
采用德国Airsense公司的PEN2电子鼻系统对5个陈化年限的小麦进行了检测。对传感器信号进行方差分析和Loading分析去掉差异不显著的传感器。最后选择传感器1、2、8、9、10的响应信号进行模式识别。对优化后的传感器阵列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结果显示5个年份的小麦被很好地区分,各个类的集中性也比较强。从BP网络分析结果可以看出network1(优化后传感器阵列数据的BP网络)的预测准确率高于network2(优化前传感器阵列数据的BP网络),可以更好地区分5个年份的小麦。说明对传感器进行优化去掉一些响应不显著的传感器信号并不影响模式识别结果,反而提高了电子鼻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5.
On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 of a varying sulfur (S) nutrition on the pattern of metabolite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ears of winter wheat (Tritcum aestivum L.) at final maturity. More insights into the metabolome as influenced by increasing S‐fertilizer rates would, however,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order to unravel S‐depende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related to grain filling in wheat. We have therefor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varying sulfur nutrition on metabolit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organs of the wheat ear and vegetative organs at final maturit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ite profiles revealed that S deficiency decreased the bulk of metabolites in the straw in favor of an increasing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 in the husk, rachis, and grains. Surprisingly, only four out of 109 detectable metabolites, namely N‐acetyl glucosamine, lysine, ferulic acid, and β‐aminoisobutyric acid were most responsible for organ‐specific differences in the metabolite profiles. Under S‐deficient conditions, N‐acetyl‐glucosamine, lysine, and β‐aminoisobutyric were increasingly transferred from source tissues into the ears and grains.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籽粒受挤压特性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为降低小麦籽粒在收获、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掌握小麦籽粒粉碎机理,运用有限元法建立小麦籽粒的力学模型,研究小麦籽粒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在材料力学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试验,测得不同含水率9.1%~21.6%的小麦籽粒在3种压缩型式下的弹性模量为98.86~206.59 MPa,屈服强度为0.8~1.95 MPa,破碎负载为63.44~154.77 N,最大应变为0.71%~1.02%。结果表明:在3种压缩型式下,破碎负载、弹性模量、屈服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均有明显下降;在同一含水率下,B型压缩时破碎负载最大,L型压缩时次之,H型压缩时最小;屈服强度和最大变形在采用B型和L型压缩时较大,在H型压缩时较小;其主要破碎形式为在腹沟位置产生裂纹。比较3种压缩型式下的试验值的和仿真值,二者最大差异是12%,验证了仿真数值解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小麦粉的粉质特性对速冻熟制面条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研究不同品种小麦粉与速冻熟制面条质构特性之间的关系,选取30种小麦制粉,用FOSS定氮仪、快速黏度仪、粉质仪和拉伸仪等测定面粉品质指标,制作速冻熟制面条,用质构仪测定质构特性。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30种小麦面粉和速冻熟制面条的质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粉的湿面筋、糊化温度、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与硬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蛋白质、湿面筋、总淀粉含量、最终黏度、回生值、糊化温度、粉质吸水率、粉质曲线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弱化度、粉质质量指数、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最大拉伸阻力与剪切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小麦粉的粉质特性,除衰减值、峰值时间和延伸度外,均与拉伸力呈极显著相关(P0.01)。根据方差贡献率提取出可以反映原变量84.023%信息的5个因子,因子1主要反映面粉的粉质拉伸特性,因子2反映小麦粉糊化特性,因子3反映蛋白质特性,因子4和因子5共同反映小麦粉的淀粉特性。这些性状在小麦粉的评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加工中要注重对它们的选择。聚类分析将30种小麦粉分为4类,结果表明,不能仅凭小麦粉的指标数据和质构数据来选择制作速冻熟制面条的原料,还需考虑到感官评价的影响。该结论可为小麦粉在速冻熟制面条加工应用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含醇溶蛋白小麦回生抗性直支链淀粉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含醇溶蛋白小麦回生抗性直支链淀粉性质,该文采用醇溶法从小麦粉中提取醇溶蛋白,采用回生-酶解法分离得到小麦直、支链淀粉。通过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扫描等方法分析研究醇溶蛋白对小麦直、支链淀粉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凝胶化及回生过程中醇溶蛋白与淀粉相互作用,导致淀粉回生率增加。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直链淀粉与醇溶蛋白在高压糊化后干燥或回生的条件下,醇溶蛋白的酰胺Ⅱ键伸缩振动从1 546 cm~(-1)降低至1 539 cm~(-1),即直链淀粉与醇溶蛋白通过氢键结合。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在2θ衍射角为17°,19°,22°等的衍射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添加醇溶蛋白后,直、支链淀粉的晶型未发生明显改变。DSC结果显示直链淀粉与醇溶蛋白之间的氢键是在共同回生过程中产生的,样品中多晶结构和双螺旋结构共存。研究结果表明,淀粉中空间位阻小的6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醇溶蛋白中的脯氨酸和谷氨酰胺通过氢键结合,这种类型的氢键阻碍了α淀粉酶对淀粉的解离,即醇溶蛋白通过与淀粉形成新型氢键而促进了淀粉的回生。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小麦淀粉的回生率的新技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醇溶蛋白促进淀粉回生的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