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3种柠条中,中间锦鸡儿花期最短;小叶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盛花期约在5月中下旬,并在5月下旬、6月上旬进入结实盛期,柠条锦鸡儿较前两者晚约半个月;种子采收前,92.42%的柠条锦鸡儿种子长度大于3mm,完全发育成熟,较小叶锦鸡儿高22.49%,较中间锦鸡儿高21.41%;3种柠条果荚长度均在20mm以上,但在20~30mm、30~40mm两个长度段上的比例分配有较大差距;3种柠条所有果荚的宽度均大于3 mm,但在3~6mm、6~9mm两个宽度段的构成比例有明显差异;柠条锦鸡儿花果总损失率最大,为82.37%;小叶锦鸡儿为75.96%;中间锦鸡儿为65.98%。  相似文献   

2.
刺桐姬小蜂危害鸡冠刺桐荚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粦  康林  余道坚  焦懿  杨伟东  邵志芳  邱少松 《植物检疫》2006,20(4):207-208,F0004
刺桐姬小蜂能危害刺桐树的叶、叶柄、嫩芽和幼枝,作者最近观察到该虫还能危害鸡冠刺桐花和荚果.刺桐姬小蜂寄生在新抽出的花蕾和新结的幼果中,作者从荚果中找到了该虫的幼虫、蛹及正在羽化的成虫.该虫在深圳可全年发生.本文总结了受害鸡冠刺桐荚果虫瘿的种类与形成过程,指出虫瘿能导致荚果出现条形果、锤形果、打结形果、细腰形果、肿大形果等类型,并对各类型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活史观察和成虫动态监测发现,苹果蠹蛾在新疆库尔勒市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或树干翘皮、裂缝和树洞中越冬。越冬代老熟幼虫在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上、中旬为1代幼虫蛀果为害期,7月上旬为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2代幼虫为害高峰期,9月中、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一直能够诱到苹果蠹蛾成虫。在越冬代成虫和第1代成虫之间没有间断期。说明其世代重叠现象较明显。根据当地苹果蠹蛾的发生消长动态,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双委夜蛾在五种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26℃下,用玉米、黄豆、花生、小麦、白菜5种寄主植物的幼苗饲喂双委夜蛾幼虫,测定了不同食料下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末龄幼虫体重、蛹重及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组建了双委夜蛾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小麦的双委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取食不同食料的幼虫龄期不同,取食小麦以6龄为主,其余4种寄主作物上以7龄为主;食料不同,幼虫体重、蛹重、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及成虫的羽化率差异显著。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小麦、黄豆的双委夜蛾净增殖率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小麦和黄豆是双委夜蛾较适宜的取食寄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烟粉虱的寄生蜂海氏桨角蚜小蜂的特征、发生规律,观察了其新疆种群的形态特征,于2012年在田间比较了该寄生蜂在棉花、甜瓜、茄子和辣椒上与烟粉虱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在辣椒上海氏桨角蚜小蜂成虫发生期最早,7月5日始见成虫;在4种作物上海氏桨角蚜小蜂和烟粉虱成虫分别在茄子和甜瓜上的发生数量最多,单叶虫口数量最高分别为16.12和66.47头;除辣椒外,在其它作物上成蜂的发生期比烟粉虱成虫约晚20 d,而被寄生的烟粉虱若虫与未被寄生的若虫时空动态较吻合;烟粉虱和海氏桨角蚜小蜂在植株上的成虫数量均表现出明显的上部中部下部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与烟粉虱比较,海氏桨角蚜小蜂新疆种群的时空动态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跟随效应,且其可能对寄主植物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研究了豌豆潜蝇姬小蜂对4种寄主植物上美洲斑潜蝇2龄末-3龄初幼虫的选择性和寄生蜂子代生长发育及存活情况。结果表明,豌豆潜蝇姬小蜂雌蜂对不同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差异,对菜豆选择性最强,对番茄选择性最低,斑潜蝇被致死率和被寄生率分别为96.1%、71.4%和73.4%、52.1%;在4种寄主植物上,寄生蜂对寄主的寄生数与致死数比值无显著差异。寄生不同寄主植物上斑潜蝇幼虫的豌豆潜蝇姬小蜂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历期存在差异,在黄瓜上历期最长,为10.21d;寄生蜂蛹期稍短于卵期与幼虫期之和;但寄生不同寄主植物上斑潜蝇幼虫的寄生蜂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羽化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柑橘暴发性害虫-柑橘窄吉丁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柑橘窄吉丁幼虫在柑橘树树体内蛀食危害,成虫取食嫩叶或叶柄。幼虫有5龄,1~5龄幼虫头部口上片最大宽度分别为:0.12,0.21,0.32,0.51 mm和0.78 mm。在浙江省象山地区柑橘窄吉丁一年有2个成虫发生期,第1高峰期在5月份,成虫出孔期比较集中,成虫产卵发育到老龄幼虫并钻入木质部越冬;第2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成虫出孔期分散,长达60 d以上,成虫产卵发育至低龄幼虫在韧皮部越冬。成虫羽化孔为典型的D形。末龄幼虫进入木质部后身体以3∶7(头尾)对折,化蛹前身体明显缩短。文章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今后深入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柠条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昀 《植物保护》2008,34(2):151-152
柠条鞘蛾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柠条种实害虫。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被鞘在土壤表层覆盖物下越冬,每年4月初进入化蛹期,4月底开始羽化,5月进入羽化高峰期。5月底产卵,6月中旬孵化,7月下旬出现老熟幼虫,被鞘越冬。  相似文献   

9.
陈昀 《植物保护》2008,34(2):151-152
柠条鞘蛾是一种中国新记录种柠条种实害虫。该虫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被鞘在土壤表层覆盖物下越冬,每年4月初进入化蛹期,4月底开始羽化,5月进入羽化高峰期。5月底产卵,6月中旬孵化,7月下旬出现老熟幼虫,被鞘越冬。  相似文献   

10.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甜菜夜蛾在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的种群动态,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组建了甜菜夜蛾在供试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苋菜和藜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葱的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16.00d)。蛹的发育历期在藜上最短(8.70d),在苋菜上最长(10.30d)。寄主植物不影响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但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藜上最高(74.67%),葱上最低(26.25%)。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甜菜夜蛾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589.80、376.40、454.60、532.70粒。甜菜夜蛾雌蛾在藜、苋菜、甜菜、葱上的产卵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甜菜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2天,苋菜组为羽化后第3天,而葱组则为羽化后第1天和第3天。甜菜夜蛾在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低。4种寄主植物中,甜菜夜蛾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藜、苋菜、甜菜和葱。  相似文献   

11.
5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吸水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通过对荒漠锦鸡儿、红沙等5种荒漠植物种子形态结构的观察和萌发试验及其萌发过程中吸水特性的研究发现:5种荒漠植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水量有显著性的差异;荒漠锦鸡儿、多裂骆驼蓬等同种植物不同产地的种子的吸水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吸胀过程中5种植物种子的千粒重与吸胀时间呈正相关,与吸水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西部人工灌木林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便携式中子水分测定仪,对黄土高原西部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灌木类型覆盖下土壤水分含量进行观测研究,同时对人工灌木林土壤水分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阴坡土壤水分储量最高,其次为半阴坡和半阳坡,阳坡最低,坡向因子与土壤水分储量呈显著正相关,坡位因子与土壤水分储量相关性不显著。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耗水量较大,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耗水量居中,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枸杞(Lycium chinense)耗水量较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应根据物种抗旱性的不同在不同坡向进行合理的配置。从单株植物对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的影响看,随着离树干距离的加大,土壤水分含量越高,但在不同的土层深度土壤水分水平分布特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Large areas of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and 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and H. C. Fu plantations were established on moving sand dunes in the Gonghe Basin(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Elevat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es in soil characteristic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different plantation types can be useful in the context of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hese plantation types on the restoration of sandy land, we measured soil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at four depths(0–5, 5–10, 10–20, and 20–50 cm) in each of the three plantation types and also in non-vegetated moving sand dunes(as control sites). Gener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ordosica, C. korshinskii and C. intermedia plantations on sand dunes has greatly ameliorated soil quality in the Gonghe Basin. Specifically, relative to the moving sand dunes, shrub plantation has increased the silt and clay contents, total porosity and water holding capacity, soil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contents. The calculated soil quality index suggested that in the Gonghe Basin, C. intermedia is the best choice for soil amelioration. In all the three plantation types, soil amelior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shallow depths.  相似文献   

14.
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Malaise)是近年发生于甘肃天水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一种食叶新害虫,其寄主刺五加是首次报道。该虫1年发生1代,翌年4月上旬越冬预蛹开始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面或正面主脉周围叶表皮下,卵期9~11 d;幼虫食叶为害,共5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老熟幼虫于寄主或周围非寄主植物枝条结茧越夏越冬。5月中下旬3龄前幼虫期,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达95%以上。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或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 倍液,防治3龄后幼虫,防效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南疆地区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不同季节的寄主植物种类以及在主要寄主作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本研究在2021年采用扫网法对阿克苏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23个科55种植物上的绿盲蝽种群动态进行了周年调查,并于2019年-2021年通过黄板诱捕法系统监测了绿盲蝽种群在当地枣园、棉田的发生情况。绿盲蝽在当地1年发生5代,存在明显的寄主转移现象。绿盲蝽1~2代(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在枣树Ziziphus jujuba上为害,枣树花期结束2代成虫大量迁出枣园,3~4代(7月上旬至9月中旬)主要在棉田为害,5代(9月上旬至10月中旬)迁回枣园。除为害主要作物枣树、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外,1代绿盲蝽的寄主植物有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藜Chenopodium album、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2~3代的寄主植物有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黄香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甘草、藜、欧洲油菜、骆驼刺Alhagi camelorum、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5代的寄主植物包括青蒿Artemisia caruifolia、艾A.argyi、白花草木樨、欧洲油菜、萹蓄等。枣园及棉田绿盲蝽成虫种群消长动态与上述寄主转移规律高度吻合。研究结果为南疆地区果棉生态系统中绿盲蝽的发生测报与科学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锦鸡儿(Caraganaspp.)属的植物群众通称柠条,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重要的植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经我们调查研究后,确认锦鸡儿属在鄂尔多斯市有9种,它们是: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Kom.)、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Kuang etFu)、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iKom.)、垫状锦鸡儿(C.tibeticaKom.)、狭叶锦鸡儿(C.stenophyllaPojark.)、短脚锦鸡儿(C.brachypodaPojark.)、甘蒙锦鸡儿(C.opulensKom.)、秦晋锦鸡儿(C.purdomiiRehd.)以及矮锦鸡儿(C.pygmaea(L.)DC.)。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寄主植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温度为25℃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四季豆(红花架豆和红花地豆)、长豇豆和黄瓜等寄主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卵历期外,美洲斑潜蝇幼虫、蛹、卵-蛹历期、雌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在四季豆、长豇豆和黄瓜3种寄主植物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四季豆的两个不同品种上差异不显著(p>0.05)。美洲斑潜蝇在选择性强的四季豆上发育历期最短,化蛹率最高,雌成虫寿命最长、生殖力最高;在选择性差的黄瓜上发育历期最长,化蛹率最低,雌成虫寿命最短,生殖力最低。孵化率、羽化率和成虫性比在供试寄主间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8.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Chiasmia saburraria richardsi(Prout,1908)]是新发现的为害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的重要食叶类害虫。通过室内饲养结合野外采集调查,详细描述了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其两性鉴别特征。结果如下: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腹节后缘中央,平均长度为165μm,两侧平坦,无凸起,并且生殖孔与肛门间的距离明显大于雄蛹;雄蛹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腹面中央,平均长度为155μm,生殖孔两侧各有1半圆形瘤状突起。雌成虫体长较雄成虫粗短,前翅长较雄成虫短,腹部末端圆筒状;雄成虫腹部末端稍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普查、系统调查、室内饲养和田间笼罩观察等方法,对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北京地区的发生为害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全市均有分布,北部山区的虫口密度显著低于南部潮土区。在春夏玉米交错分布区,未发现褐足角胸肖叶甲取食春玉米。北京地区有红棕型和铜绿鞘型2种色型,其中红棕型占93.32%,为绝对优势色型。普查中发现该虫可取食多种植物,其中马齿苋、野艾蒿、茵陈蒿等3种杂草是寄主植物新记录。系统调查表明,北京1年仅见1代成虫,7中下旬是该虫在北京为害的关键期。调查分析显示北京地区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夏玉米田符合聚集分布特征。行为观察发现褐足角胸肖叶甲为害玉米时,喜欢从正面啃食。室内饲养和田间笼罩观察发现成虫平均寿命约为20d。通过调查,首次证实在北京地区,褐足角胸肖叶甲以幼虫在玉米根部5~10cm土层中越冬。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褐足角胸肖叶甲在北京地区的发生规律,可促进相关预测预报技术的提升,为综合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为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芪根瘤象甲成虫羽化当年虽可取食,但不产卵,翌年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取食后即可产卵。在黄芪、红芪、苜蓿和三叶草中,只有取食黄芪叶片的雌成虫才能正常产卵繁殖。黄芪根瘤象甲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明显,产卵主要集中在12:00—22:00,单雌产卵量为2 051.4粒,产卵期为42.6 d。卵、蛹和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9.8、10.6和36.7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