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亏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及其模拟模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移动式防雨棚下,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试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RDI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模拟,为建立冬小麦RDI指标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数。试验采用二因素(水分调亏阶段和调节亏水度)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符合“缓-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并可用Richards方程进行较好的模拟;不同水分调亏处理间最大灌浆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活跃生长期和3个灌浆阶段灌浆持续期,以及最终千粒质量等特征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越冬期轻度调亏具有最高的平均灌浆速率(每百粒0.234 g/d)、最大灌浆速率(每百粒0.369 g/d)、最高的第3阶段灌浆速率(每百粒0.099 g/d)和最高的千粒质量(58.46 g)。经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参数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千粒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参数有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活跃生长期和第3阶段灌浆速率等。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调亏灌溉制度田间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拔节期为冬小麦水分最敏感的生育时期,其次为孕穗期和抽穗 ̄开花期,而返青 ̄起身期充分供水则造成冬小麦明显减产。拔节期最大调亏程度为0 ̄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65%,过小则导致明显减产;孕穗 ̄抽穗期、抽穗 ̄灌溉前期最大调亏程度为0 ̄80cm和0 ̄100cm土层土壤含水层≥田间持水量的60%;灌浆后期最大调亏程度为0 ̄100cm土层土 相似文献
3.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生理机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子母盆栽土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度的水分调亏显著抑制蒸腾速率,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又具有超补偿效应,光合产物具有超补偿积累,且有利于向籽粒运转与分配;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冬小麦调亏灌溉的适宜时段为三叶—返青,调亏度为40%~60%田间持水率(θF),历时约55 d;平均比对照增产0.88%~8.25%,节水12.80~18.5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96%~32.98%。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育期调亏灌溉对温室梨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明调亏灌溉对温室梨枣品质的影响,2005-2007年以日光温室7年生矮化密植梨枣树为试材进行试验,试验期间设置充分供水处理(即对照T1),萌芽展叶期(Ⅰ期)轻度或中度亏水处理(T2),及开花座果期(Ⅱ期)、果实膨大期(Ⅲ期)和果实成熟期(Ⅳ期)中度亏水处理(即T3、T4和T5)。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亏水处理对梨枣品质的影响差异明显;与对照相比,3 a间Ⅰ期、Ⅱ期亏水处理对梨枣单果质量、含水率影响较小(P>0.05),梨枣硬度提高13.7%~15.8%,有机酸、坏果率分别下降14.2%~18.8%和21.0%~25.0%,且均达显著水平(P<0.05),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分别提高22.1%~24.4%和47.8%~60.0%,达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使成熟期提前10~12 d;Ⅲ期亏水处理使梨枣果实硬度、着色度、Vc、可溶性固形物及糖酸比依次提高22.3%、41.9%、27.0%、38.1%和53.5%,Ⅳ期亏水处理依次提高22.7%、42.3%、37.4%、27.1%和98.7%,两期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Ⅲ期、Ⅳ期亏水处理使有机酸显著降低(P<0.05),并大幅降低坏果率(P<0.01),成熟期提前15~20 d,但同时使单果质量、果实含水率降低,且Ⅲ期亏水处理差异显著(P<0.05);各生育期亏水处理对梨枣品质的改善程度依次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综合考虑亏水处理对梨枣品质各项指标影响,果实成熟期中度亏水处理对品质改善效果最佳,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棉花调亏灌溉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盆栽试验研究棉花调亏灌溉效应结果表明 ,棉花苗期为水分亏缺最佳时期 ,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5 0 %~ 5 5 % ,吐絮期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5 0 %左右 ,蕾期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6 5 %~ 70 % ,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关键期 ,其土壤含水量应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5 %左右 ,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有助于提高棉株蕾铃数量 ,可减少蕾铃脱落。 相似文献
6.
调亏灌溉合理滴灌频率提高大棚西瓜产量及品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调亏灌溉条件下,该试验研究了不同膜下滴灌频率对早春大棚西瓜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西瓜整个生育期的最佳灌溉频率方案。试验在各生育期设置3个不同的灌溉频率水平,分别为高频(每2 d灌溉1次)、中频(每4 d灌溉1次)和低频(每6 d灌溉1次),并做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共9个处理,各处理总灌水量相等。结果表明:各处理中,苗期中频、开花坐果期高频、果实膨大期中频、成熟期低频灌溉处理植株在生长势上表现最好,该处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全生育期中均能保持较高水平,且该处理植株具有较高的坐果率、单果质量,果实总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达到63.72 t/hm2和303.64 kg/(hm2·mm)。品质方面,苗期中频、开花坐果期高频、果实膨大期中频、成熟期低频灌溉处理的果皮最薄,仅有8.30 mm,且具有较高含量的总维生素C和最高含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中心边可溶性固形物。综合考虑生长势、产量、品质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适用于西北地区早春大棚西瓜调亏灌溉的最佳灌溉频率方案为苗期中频、开花坐果期高频、果实膨大期中频、成熟期低频灌溉。该研究可为实现西北地区早春设施西瓜栽培高效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8.
地下调亏滴灌对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地下滴灌技术是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为了推进地下滴灌技术在紫花苜蓿生产中的应用,2012年在甘肃武威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建植当年第2茬苜蓿不同生育期设置不同的亏水处理,研究了地下滴灌条件下调亏灌溉对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亏水程度的加重,紫花苜蓿的产量降低,耗水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干重茎叶比降低,粗蛋白含量提高,粗蛋白产量降低;全生育期调亏,生育期间的耗水强度呈现现蕾期分枝期分枝前期的规律,并且随着亏水程度的增加,规律愈加明显;分枝期调亏的紫花苜蓿,在现蕾期复水后耗水强度有明显的补偿效应;与现蕾期调亏相比,分枝前期和分枝期调亏有利于降低茎叶比,提高粗蛋白质量分数和粗蛋白产量。该研究揭示了地下滴灌条件下不同调亏处理对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干旱地区优质、高产、节水苜蓿的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调亏灌溉对番茄品质与风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优化番茄调亏灌溉条件,设计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调亏灌溉处理(浇水量分别是正常灌水的75%、50%和25%),研究不同调亏灌溉处理对番茄果实的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酸比和Vc等营养成分和风味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含水量随着调亏灌溉程度的加深而降低,重度和中度处理轻度处理对照;可溶性固形物为重度和中度处理轻度处理对照。可滴定酸是中度调亏灌溉时含量明显高于重度调亏灌溉和对照;糖酸比在重度调亏灌溉时最高,明显高于对照,但与中度和轻度调亏灌溉间差异不显著;Vc含量以重度调亏灌溉的最高。对芳香组分的测定发现,调亏灌溉程度对风味组分也有很大影响。其中,中度调亏灌溉检测出的特征效应化合物最多,正常灌水条件下最少。 相似文献
10.
调亏灌溉对棉花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盆栽试验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调亏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调亏灌溉对棉花株高、蕾铃脱落、成桃数等影响较显著;苗期和吐絮期重度水分亏缺、蕾铃期中度水分亏缺均有利有棉花产量的形成。棉花的光合速率和气孔阻力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阈值约在14%土壤含水量水平,该阈值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60%~65%。合理的棉花调亏灌溉制度是苗期控制水分供应,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5%~60%;蕾期和花铃期是棉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调亏灌溉的生理机制与指标研究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子母盆栽土培法,以夏玉米为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调亏灌溉是可行的,可以实现节水、高产和高效的目标。适时适度地水分亏缺显著抑制蒸腾速率,而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又具有超补偿效应,光合产物具有超补偿积累,且有利于向籽粒运转与分配;抑制营养生长,增大作物根冠比,提高了根系传导力,增强了植株抗旱性。玉米节水高产的调亏灌溉指标是:调亏时段为三叶一心—拔节(七叶一心),调亏度为45%~65%的田间持水率(θf),历时21天;或拔节~抽穗调亏,调亏度为60%~65%,历时21天;平均比对照增产25.24%,节水15.4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5.05%。 相似文献
12.
调亏对膜上灌春小麦生长特性及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国家高科技农业“863”课题,以春小麦为供试作物,2004年和2005年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进行了膜上灌春小麦调亏灌大田试验研究,研究了地膜覆盖(设丰水F(FM)、轻度L(FM)和中度M(FM))、露地(设丰水F(B)和中度M(B))。结果表明,与露地相比,覆膜处理春小麦出苗时间提前7~9 d;最大叶面积指数较露地提高12.34%~40.11%,增温1.5~1.7℃;同一水分处理下覆膜丰水处理F(FM)比露地丰水处理F(B)增产54.22%,WUE提高了4.67 kg/(mm.hm2);覆膜中度处理M(FM)比露地中度处理M(B)增产70.46%,WUE提高了4.91 kg/(mm.hm2)。最高产量所需的土壤适宜水分下限为50%~60%,较露地下降10%~15%。将亏缺灌溉与地膜覆盖两种措施相结合,旨在探讨其对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同一水分处理下覆膜小麦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而且茎、叶、穗等器官营养物质的输出率、分配率、转换率均高于露地小麦,相同水分条件下覆膜处理具有明显的增温、保墒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调亏灌溉的后效性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根据山西省洪洞县2年大田试验结果,研究了玉米苗期调亏处理对后期生理性状及需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调亏处理能延缓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根系活力。复水后拔节期及抽雄期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作物需水量均比对照有所下降,而在灌浆期较高。作物总需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玉米调亏灌溉效应及其优化农艺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玉米苗期调亏,能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结合施肥和密度处理,能调节玉米光合产物积累。使玉米同时达到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双目标联合仿真,获得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调亏灌溉条件下春小麦玉米间套农田水、肥与根系的时空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池栽法对春小麦/春玉米间套系统在不同水分调亏水平下,水、肥与根系的时空协调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出:在小麦拔节后期(玉米苗期)以土壤相对含水率(SRW)的50%进行亏缺灌水,可明显提高间作系统总的生产力;间作农田土壤速效磷(Olsen-P)与根密度的垂直分布呈明显递减特性,30%以上的Olsen-P和40%以上的根干重分布在0~10cm土层,而表层含水率常低于10%,水分空间分布与根系和Olsen-P的错位,限制了磷素养分肥效的发挥,通过磷肥深施(20cm土层以下)和玉米苗期的适度调亏灌溉,可促进根系在土壤下层的分布,便于深层根系在中、后期对养分的吸收。速效氮在空间的分布受灌溉的影响很大,生育前期速效氮虽然在表层含量较高,但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向下层运移,因此灌溉农田过量施氮或施法不当,将造成氮素随水流失,降低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Dariusz Gozdowski Elżbieta Leszczyńska Michał Stępień Jan Rozbicki Stanisław Samborski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2017,48(9):1029-1041
Within-field variability in wheat grain yield and its quality always exists in production fields and depends, among other factors, mainly on various soil properties related to nutrients and water availability. The aim of the research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ected soil properties such as texture; pH; content of the available phosphorus (P), potassium (K), magnesium (Mg), and organic carbon; and winter wheat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Six crop fields with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n three sites located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Poland were examined during two seasons. The grain yield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soil texture,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grain yield. The grain quality trait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examined soil properties to a smaller degree than grain yield. The relationships were not consistent across sites and years. 相似文献
18.
滴灌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滴灌冬小麦灌溉制度,于2012—2013年、2013—2014年连续两年在伊宁县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运用Logistic方程模拟,研究3 000(处理A),3 750(处理B),4 500(处理C)m3/hm2三个滴灌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试验冬小麦不同处理平均千粒重分别为48.35,50.27,52.17 g,不同年份不同处理灌浆各阶段持续时间均为缓增期(T3) > 速增期(T2) > 渐增期(T1),其平均速率分别为1.25,1.92,0.54 mg/d,各阶段平均干物质累积贡献率分别为12.68%,60.90%,26.43%。随着滴灌量的增加,灌浆持续时间延长3~7 d不等,平均灌浆速率减小2.88%~16.79%。3个处理中,处理B具有较高的平均灌浆速率1.21 mg/d,较处理A仅降低了3.41%,较处理C增加了12.25%,适当延长了灌浆时间,但又不致贪青晚熟,较处理C节水750 m3/hm2,可作为大田生产参考。将灌浆参数与粒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多数参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尤其是速增期与缓增期的持续时间以及它们期间的灌浆速率都与粒重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20.
灌水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籽粒品质、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泰山23两个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灌水(0mm)、灌水180mm,240mm和300mm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量对籽粒品质和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180mm和240mm的处理比不灌水和灌水300mm的处理提高了强筋小麦济麦20的籽粒谷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比值(谷/醇比值)、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改善了籽粒品质;中筋小麦泰山23的不灌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水180mm,240mm和300mm的处理,但是GMP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品种的籽粒产量均以灌水240mm的处理最高,但泰山23灌水180mm的处理与灌水240mm的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灌水量增加,土壤中的硝态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增加。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品质、产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的淋溶,济麦20和泰山23可供生产中参考的灌水量分别为180~240mm和180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