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冬枣是沾化县特有的优质鲜食枣,以其皮薄肉脆,营养丰富而享誉国内外,素有“中华奇果”、“世界第一果品”之称。盆栽冬枣,生长季节叶包浓绿,果实成熟时色彩鲜艳,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几年来,我们栽培冬枣盆景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冬枣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冬枣是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研究室和有关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培育出的一种特大型晚熟枣类新品种,该品种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扶贫项目。冬枣在立冬前后即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成熟,冬枣个大,平均果重40克左右,最大果重达80克,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仍可品尝到甘甜...  相似文献   

6.
王明珍 《农技服务》2007,24(8):103-104
调查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冬枣园的根系数量周年生长动态,研究了其冬枣根系周年生长动态变化规律和根系垂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8.
9.
10.
采用树木行间两侧不同距离断根的方法,研究了断根措施对I107杨和沾化冬枣的生长调控作用。杨树断根以促进生长为研究目的,而冬枣断根以抑制过旺营养生长,提高果实产量为目标。试验结果表明,两侧8倍胸径距离断根显著提高了杨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在处理后短期内(35 d),杨树叶片N、P、K和生长素质量分数显著减少,降低了叶片光合速率;但是随着根系生长的恢复,在161 d时上述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对冬枣断根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侧3倍胸径距离断根能够显著降低枣头二次枝的长度和数量,没有明显影响到当年冬枣产量,次年则使产量显著提高了8.73%,同时果实Vc和可溶糖质量分数也得到显著增加。3倍和5倍胸径断根虽然降低了冬枣叶片的N、P和K质量分数,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断根在短期内促进了枣头二次枝IAA质量分数的增加,在161d时IAA质量分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吴江 《世界农业》2003,(3):46-46
当前世界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海藻肥来源于欧洲的泡叶藻(Ascophyllumnodosum)干粉,还有一些产品是由墨角藻、昆布、马尾藻等褐藻制成。在提取工艺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的大部分厂家通过热水对干的或湿的海藻进行萃取,有时还要添加碳酸钠或氢氧化钾进行水解。一、海藻肥的作用机理液体海藻精要经过很高比例的稀释以后才被使用,这说明其中的有效物质必须能够在很低的浓度下产生作用的,因此其中的氮、磷、钾养分无法承担起增产的作用。有人提出可能是微量元素起的作用,但早在8世纪初,就有科学家证实海藻肥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在作物…  相似文献   

12.
为改良上海梨枣品质,从而促进上海梨枣产业发展,进行了梨枣嫁接冬枣试验,探索了冬枣接穗和梨枣砧木的亲和力和嫁接后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两者的亲和力较高,嫁接成活率达95.4%,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农家顾问》2007,(5):23-25
冬枣树在全国范围内总栽培面积约12万公项,总产20亿吨左右。由于是一种新兴果树,果农对它的植物学、生物学特性了解较少,不少地  相似文献   

15.
鲜食枣品种中国冬枣果实生长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冬枣果实在兰州地区的生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果实的生长期基本可分为4个阶段: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果核形成及果实膨大期、果核硬化及果实继续膨大成熟期。并对这4个阶段果实生长动态和田间管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 冬枣在立冬前后即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成熟。冬枣个大,平均果重40克左右,最大果重达80克。冬枣当年种植,每棵当年就可收鲜枣1公斤左右,还可收50~100个接穗,收入达100元左右,一家一户种上100棵冬枣,年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随着树龄增长,产量提高,收入越来越多。1 冬枣的育苗 首先选用发育好的酸枣果加水搓洗,去掉外皮,再次入水中浸泡50个小时,然后于12月初选背阴  相似文献   

17.
从中心产区到各地栽培的情况看,冬枣园坐果不太理想,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冬枣是一种优质鲜食品种,长势较旺,幼树结果较难,因此,必须抓好夏季管理,才能促进开花坐果.  相似文献   

19.
<正> 冬枣是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研究室和有关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培育出的一种特大型晚熟枣类新品种(见中心彩页)。该品种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扶贫项目。 冬枣在立冬前后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冬枣个大,平均果重40克左右,最大果重达80克。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仍可品尝到甘甜可口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